近年来,作为“后发镇”的企石,发展势头愈发引人注目:GDP一举突破百亿元;领导班子量化考核成绩拾级而上,2018年、2019年和2020年分别排名全市第14、第7和第2;今年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15%,增速排名全市第2……
如何继续保持良好势头,如何在即将迈上“双万”新起点上谋划更高质量发展?“企石镇将聚焦建设智能制造重镇的发展定位,坚持‘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的产业发展导向,打造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在市第十五次党代会召开前夕,企石镇委书记袁丽群接受东莞日报全媒体记者专访时表示,未来五年,该镇将以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核心,奋力取得大成效、谋求大突破,力争到2025年再造一个“新企石”,基本建成“山水相宜、产城融合”的湾区“智造重镇、文旅名镇、生态美镇”。
★
▲企石镇委书记袁丽群
新答卷:
高效完成东部工业园6200多亩土地统筹
东莞日报:
过去五年,东莞上下攻坚克难、奋进新时代,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过去五年,企石镇交出了一份怎样的新答卷?请盘点一下贵镇这些年的经济社会发展亮点。
袁丽群:过去五年,企石镇立足新起点,谋划新发展,实现新作为,地区生产总值进入百亿元新赛道,全国千强镇排名从2016年的第316名提升至2021年的第172名,累计获得单打冠军23个,全镇高质量发展迈出了铿锵有力的步伐。总结起来可概括为“围绕五大维度、实现五个跃升”。
一是聚焦大平台培育,空间拓展实现新跃升。牢牢把握“双区”建设以及松山湖功能区统筹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高效完成东部工业园6200多亩土地统筹工作,有效破解困扰多年的用地难问题,为优质项目落户、产业集聚发展提供重大平台。目前,园区涉及的在建和拟建项目共22个,总投资约39.9亿元,计划新建市政道路18公里,升级改造道路6公里,新建厂房32.3万平方米,东部工业园迎来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的黄金时期。城市更新不断提速,27个“工改工”项目正加快推进,累计拆除平整土地317.6亩,收储土地1595亩。充分发挥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撬动作用,五年来新建镇属厂房和村集体厂房41.3万平方米。
二是抢抓大项目建设,产业能级实现新跃升。坚定不移大抓项目、抓大项目,2017年实现重大项目零的突破后,重大项目增加至目前的14个,总投资79.8亿元,预计投产后年产值141.8亿元,年税收8.6亿元。“四上”企业由2016年的162家增至目前的348家。高新技术企业达122家,比2015年增长近6.8倍。当前,企石各项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快速增长,202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2.84亿元,比2015年翻了一番;今年来看,经济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更加明显。
三是对标大湾区标准,城市品质实现新跃升。城乡面貌发生深刻变化,建成东清湖湿地公园、虾公山森林公园等48个城市品质提升项目,万里碧道(东江企石段)增建10.2公里,形成长达13.8公里的“迎宾景观带”。水生态环境明显好转,五年投入20亿元,累计建成污水管网245公里,完成东江、东引运河、22条内河涌等整治。乡村振兴工作再开新局,总投资110.7亿元的乡村振兴项目已完成96个,13个村成功创建美丽宜居村。
四是坚持大安全理念,社会治理实现新跃升。坚决打好疫情防控攻坚战、持久战,截至目前累计核酸检测25万人次,接种疫苗42万剂,有力守住辖区“零”疫情底线。全力打好安保维稳硬仗,“两抢”案件万人发案量由2016年的23宗下降至2021年的0.31宗。
五是打造大民生样本,群众福祉实现新跃升。五年累计投入约30亿元用于民生建设,占财政支出比例近七成,切实把改革发展红利转化为民生幸福指数。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85万元,年均增长13.7%。教育方面,累计新增学位3240个。一批交通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内联外畅交通体系逐渐形成。在全市镇街一级率先推出人才安居房,上洞村获评全国首批、全市首个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
新起点:
奋力建设“智造重镇、文旅名镇、生态美镇”
东莞日报:
当前,东莞正谋划立足“双万”新起点实现更高质量发展。对标东莞打造高品质现代化都市、湾区创新高地、先进制造之都、民生幸福美好城市等目标,结合镇党代会确定的方向,企石镇接下来有哪些发展新思路、新目标、新举措?
袁丽群:未来五年,企石镇将紧紧围绕“1234”工作着力点,即“一核心、两驱动、三支撑、四突破”,以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核心,突出松山湖东部工业园、新城镇中心区发展辐射驱动,强化政治建设、作风建设和组织建设等三方面的重要支撑,在产业体系升级、城市环境优化、社会治理创新、民生福祉增进等四方面谋求大成效、实现大突破,力争到2025年再造一个“新企石”,基本建成“山水相宜、产城融合”的湾区“智造重镇、文旅名镇、生态美镇”。
一是让经济发展有速度更有质量。积极融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建设,加快形成以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产业为主导,传统优势产业为支撑的特色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培育壮大新动能,实现经济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努力保持地区生产总值中高速增长,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规上服务业占比较大幅度提升,加快实现进位赶超、后发崛起。
二是让产业创新有活力更有效益。加大全社会研发经费和研发人力投入,加快创新型企业、新型研发机构、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优化完善全链条科技创新生态体系,建设“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百强创新企业”创新企业发展梯队,进一步激发基层科创活力。大力引进培育创新科研团队、领军人才、技能人才,完善人才服务体系、优化人才就业生活环境,加快打造人才汇聚高地。
三是让城乡面貌有颜值更有底蕴。依托“一湖(东清湖)、两河(东江、东引河)、三岸(东江南岸、东引河两岸)、四脉(虾公山、飞鹅岭、金椅山、虎斑岭)”等生态资源优势,全面做好“绿水青山沃土城美”大文章,高标准谋划建设新城镇中心区,打造共生共荣的城市样本。
四是让民生改善有力度更有温度。聚焦提升基层末端执行力,推动各项工作高效落实。持续加大公共服务财政支出,围绕“民生五个位”补短板,全力保障优质公共服务供给,用心用情做好对困难群众、特殊群体的兜底和帮扶,加快促进共同富裕。
新作为:
力争未来五年招引市重大项目20个以上
东莞日报: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大市,“科技创新+先进制造”一直是东莞的鲜明城市特色和重点发展方向。企石镇在通过加强科技创新、培育新动能、发展先进制造业等,推动高质量发展、展现新作为方面,有哪些发力点、硬举措?
袁丽群:接下来,企石镇将聚焦建设智能制造重镇的发展定位,坚持“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的产业发展导向,全方位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构建面向未来的现代产业体系,打造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一是高标准开展招商选资。充分利用松山湖东部工业园的平台优势,主动引进产业基地配套项目,助力新兴产业链式布局、集群发展。加快完善招商规划,紧贴产业风口,建立符合企石实际的产业链招商图谱,进一步提高招商的精准性和有效性,努力招引一批效益好、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优质项目,力争未来五年招引市重大项目20个以上,培育多个50亿元级的特大项目。
二是高效能推进项目建设。全力以赴为投资“松绑”,完善重大项目快速落地常态化机制,进一步提升审批效率和服务效能,推动重大项目落地再提速。吹响项目攻坚“集结号”,全力推动现有重大项目全部投产达效,推动增资扩产项目实现原地倍增,推动东部工业园返还厂房、江边埔工业园等厂房项目尽快建成投产,着力打造经济发展“引爆点”。
三是高质量实施产业创新。深度融入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建设,加大“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力度,推动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等支柱产业做强做优,推动服装鞋帽、玩具家具等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数字化转型,促进“创新+产业”携手再上新台阶。更加重视科技创新自立自强,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建立研发机构,努力培育具有独门技术优势的隐形冠军企业。
四是高水平帮扶企业发展。加强经济运行监测调度,加大企业帮扶力度,研究制定一批新的扶企撑企惠企政策措施,及时为中小微企业解难纾困。全力抓好骨干企业服务,重点加大对高成长性企业的指导培育力度,引导企业主动升规入库,推动规上企业“量质齐升”。
来源 | 东莞日报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