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这几个被国家看中的“非遗”,你都知道吗?

清远文体旅游
+订阅

截至目前,

清远已经拥有:

耍歌堂、长鼓舞、小长鼓舞、

英石假山盆景技艺、瑶族婚俗、

瑶族布袋舞木狮,

共6个国家级非遗。

作为清远人,

真的太感到骄傲啦!

快来看看,

说不定你已经体验过国家级非遗!

01

瑶族耍歌堂

瑶族耍歌堂自明代起,

就已经成为清远排瑶的一项大型文化活动。

2006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后,

第一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这是一场集纪念先祖、追忆历史、

庆祝丰收、传播知识和

群众娱乐活动于一体的民间盛会。

每年活动时,龙腾虎跃......

锣声、鼓声、牛角号声、

炮声震撼群山,响彻云霄,

看起来,就是一片欢乐的海洋。

02

瑶族长鼓舞

瑶族长鼓舞主要分布于:

清远连南瑶族自治县的排瑶聚居地,

属广场性的喜庆舞蹈。

2008年6月,

第二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只有在春节、三月三、六月六、

十月十六等重要的传统节日及

“耍歌堂”才能看到哦。

长鼓舞有三十六套表演程式,

可分单人舞、双人舞、群舞等。

群舞表演的人数不限,人数愈多气氛愈热烈!

03

英石假山盆景技艺

来源自英德市民间一项特色手工技艺,

主要分布于英德望埠镇等地。

2008年6月,英石假山盆景制作工艺,

第二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传统英石假山盆景擅长鉴石用料,

景观构思、景物造型也极具匠心,

匠人在咫尺见方的空间,各种景物的逼真形态,

呈现出一道道意态万千的浓缩景观,

被喻为“立体的画,无声的诗”。

04

连山瑶族小长鼓舞

连山瑶族小长鼓舞,也称长鼓舞,

为清远连山地区过山瑶的民间舞蹈。

2011年5月,

第三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小长鼓舞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每套动作均可独立成章,

不管是跳、蹲、或旋转、翻扑等,

都表现出了瑶族人民热情奔放、

坚强勇敢的性格特征。

05

瑶族婚俗

神秘而独特的排瑶婚俗,

是东方婚俗的代表。

2014年11月,

第四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排瑶婚俗分订婚、认亲、择日、

举行婚礼、回门五个过程,

每个环节都情意绵绵,底蕴深厚。

你有没有参加过这样的瑶族婚礼呢?

场面一定很震撼吧!

06

瑶族布袋木狮舞

瑶族布袋木狮舞,又称“舞木狮”,

流传于连州市三水、瑶安等瑶族乡村,

约有100多年历史。

2021年6月,

第五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表演前,先要举行祭祀祖先,

行请木狮的礼仪,木狮舞动,鼓乐齐奏,

木狮头按乐曲节拍往前一甩,嘴巴一合,

发出“啯啯”的响声,

形象生动极了!

此外,瑶族布袋木狮舞还有牵狮表演,

以唱为主,配有唢呐、笛子等民乐伴奏,

曲调有二,三种,

表演一开始,就深受群众欢迎。

非遗不仅是中华文明绵延的见证,

也是中华文化基因的载体,

让我们区别于世界其他民族,

具有独特的民族性格、文化、气节……

这样的国家级“非遗”,

你爱了吗?

疫情防控出行注意事项:

1、为确保广大游客安全,所有进入景区的人员需出示健康码“绿码”、做好测温、佩戴口罩后,方可进入景区。

2、特殊时期请广大游客进入景区后,保持游览距离,建议1.5米以外距离。

3、游览时请不要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请遵守景区生态环保规定。

4、若有发热、咳嗽等身体不适的状况,请及时告知工作人员。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