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城之诗》原创诗歌作品分享会举行,东莞“东城诗群”获肯定

南方+ 记者

12月11日下午,东莞市文化馆东城分馆文朋诗友齐聚,诗意浓浓,东城“作家沙龙”暨《东城之诗——“传承红色基因,寻访魅力东城”原创诗歌作品选》作品分享会在这里举行。

本次活动由东城文化服务中心、东城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东莞市文化馆东城分馆、东莞图书馆东城分馆、东莞市作家协会东城分会、东莞市朗诵艺术家协会东城分会承办。东莞市文化馆副馆长、文艺评论家何超群,东莞市文化馆培训部主任、一级作家、诗人方舟,东城文化服务中心主任、东城文联主席康健等参加活动。

入选《东城之诗》的百余首诗歌,是东城作协2021年开展以“传承红色基因,寻访魅力东城”为主题的“作家社区行”系列活动征集到的作品。这些作品中既有寻访红色足迹、追忆革命历史的红色诗篇,也有抒写城市发展、社区风貌、人文景观的优美华章。

活动中,担任分享嘉宾的何超群、方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东城之诗》入选诗歌作品,进行了详细评点。“我把全部诗歌都读了一遍,非常惊喜!”何超群对入选《东城之诗》的诗歌给予充分肯定,称其中有不少很有洞察力、个人立场的优秀诗篇,并对蒋楠、侯平章、易翔、孔鑫雨等人的诗歌创作展开了深入剖析。

“东城聚拢了这么多的诗人,是我特别意外和感动的!”一直为东莞诗歌奔走呼号的方舟,同样对“东城诗群”给予好评,“一位真正的优秀诗人,一定是不断阅读和进步的,应该具有高远的艺术抱负和野心,一定要对标国内一流作品,这样才能让‘东城诗群’在时代大潮中崛起。”谈到入选《东城之诗》的诗歌作品,方舟认为,作品选里的诗歌质量非常高。在他看来,主题创作很难写,非常考验诗人的功底,“越是主题创作,越是考验一位诗人的深刻性”,但东城诗人却写得很好,用心、扎实,“‘东城诗群’是经得起考验的。

“坐于亭阁处,闻风见汀兰,林菲摇缀,青荷高洁,假山静立于素湖之畔。见云开,稻香浮金,轻起风烟,如龙鳞竞跃,壮哉!美哉!”期间,徐显亮即兴朗诵了孔鑫雨的诗歌作品《游稻田》,深情的演绎,恰到好处的拿捏,赢得众人热烈的掌声。

随后,与会作家、诗人结合《东城之诗》入选作品,畅谈各自的创作体会。如何捋顺创作思路,找出自身创作的差距和不足,把碎片化的感悟进行整合;如何更合理地对一首诗歌进行思考和布局;用什么样的词语才能写出更有张力的诗句……会上,大家各抒己见,碰撞思想火花,气氛热烈。

康健表示,希望东城作协会员多关注东城的城市建设、文化建设与发展成就,以健康挺拔的文学精神与文学追求,深入生活,扎根社会实践,潜心感悟,勤奋笔耕,积极推进文学观念、内容、风格、形式的创新,不断增强文学作品的吸引力、感染力,扩大东城文学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记者】李玲玉

编辑 黎晗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