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中国农业绿色产业大会暨第二十届广东种业大会拉开帷幕,以“绿色引领,种业振兴”为主题的中国农业绿色产业研讨会在广州隆重举行。广东省委常委叶贞琴出席并主持了研讨会。
中国工程院院士、小麦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国家小麦良种重大科研联合攻关专家委员会首席专家、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许为钢针对我国小麦品种改良与良种联合攻关的主要进展与挑战发表主题演讲,深刻分析了我国小麦在单产、品质、品种、病害、成本及环保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详细介绍国家小麦良种重大科研联合攻关体系,以及十三五小麦良种攻关的四个着力点。
中国工程院院士许为钢作主题报告
许为钢院士在小麦新品种选育、种质创新和品种改良途径与方法研究方面取得重要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二等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称号和河南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等。
单产已超世界平均水平
小麦品质改良仍需深化
2019年,世界各国小麦产量排名中,中国以1.33亿吨的产量位居世界第一。进口量仅占消费量的2-3%,小麦总产量已满足国内消费需要,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
“目前我国小麦单产已超出世界平均水平,单产的提高对总产发挥了决定性作用。”许为钢院士指出,我国土地资源禀赋和社会发展需要持续提高农作物单产水平,这是应对我国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的根本方法。
我国小麦产区主要分布在黄淮海区域,包括河南、山东、河北、陕西、安徽、江苏等省份。许为钢院士研究70年来河南省小麦大面积品种株型与产量潜力的变化发现,小麦品种产量潜力的提高主要源于株型、产量构成、同化物积累分配特性的改良。
我国小麦产区主要分布在黄淮海区域
2002年,国家农业农村部出台《优质专用小麦优势区域发展规划》,提出“抓两头(强筋、弱筋),促中间(中强筋、中筋)”的小麦品种优质化发展战略。
经过20年的努力,我国小麦强筋、弱筋品种已从无到有,实现了大面积生产应用,形成华北、黄淮地区成为强筋小麦生产的优势生产区;长江下游地区成为弱筋小麦生产的优势生产区,并育成一批与进口面包、糕点小麦相媲美的优质品种,如师栾02-1、济麦229、济麦44和新麦26等。
同时,国内引进并建立强、弱筋育种技术体系,开展了理论与方法研究,引进、开发并应用了一批重要品质相关基因的分子标记。总体而言,我国小麦品种优质化实现了2002年提出的阶段目标,小麦品种质量的整体水平得到改善。
许为钢院士提出,国内小麦品质改良还需进一步拓展深化,从农民需要、制粉工业发展和消费需求的趋向看优质育种目标。因此,小麦品种优质化的第二阶段目标是选育“面条、馒头”专用优质高产品种、“超强筋”优质高产品种、“饼干、糕点、面包”专用优质高产品种,把人们消费的大宗面制品质量提上去。
节水高产品种选育获突破
我国华北平原是全世界地下水超采最严重的区域,小麦生育期降水量严重少于小麦需求量。为解决北方水资源与小麦生产的耗水矛盾,我国育种工作者强化节水高产品种选育,因地制宜育成一批优异品种,如冀麦38、石4185、邯6172和石家庄8号等,促进华北形成现代节水高产小麦耕作方式,并开展节水高产品种的关键特性研究与改良,促使华北地区节水高产品种选育取得重大成就。
尽管我国小麦良种选育已取得丰硕成果,仍面临多种病害高频危害、育种目标难度大、新品种转化难度增加等多个严峻挑战。现阶段,赤霉病、锈病、白粉病以及纹枯病、全蚀病、黄花叶病等多种小麦流行病害日趋严重,而抗赤霉及多抗品种的不足是我国小麦生产的“心腹之患”。
“小麦化肥施用成本是小麦生产的最大物耗投入,节肥高效已成为规模经营、降低生产成本和环保的重要需求。” 许为钢院士认为,随着技术手段不断“革命”,小麦育种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难度与内容大幅增加,由“传统育种”向“现代育种”转变,拓展破除时空制约的多组学综合育种方式,品种研发与转化主体也在转向多元化发展。跨学科创新已是时不我待,前所未有。
目前,我国已行成小麦主产区与次主产区选育的四个地区优势,具有小麦育种的国际先进水平。“我们希望通过良种攻关,实现国内四大小麦主产优势区相互取长补短,获得叠加放大效应,为我国的小麦产量提升不断地提供绿色品种支撑。”许为钢院士表示。
我国小麦四大主产区的在小麦品种改良上已形成的优势
政、科、教、企联合攻关
打造小麦育种四大着力点
如何让品种创新和品种转化为小麦生产提供更有力支撑?许为钢院士指出,绿色发展摆在我们面前。2017年,农业农村部组建国家小麦良种重大科研联合攻关体系,在种质创制与发掘、品种选育、品系鉴定、品种测试、示范与产业化环节中,51家科教单位与企业联合参与攻关,形成了“政、科、教、企”联合攻关新模式,结合发挥小麦育种的体制优势与市场优势。
针对小麦育种面临的主要挑战,许为钢院士提出攻关的四大着力点。一是聚焦我国小麦主产区的重大前沿问题,以测试平台建设引导育种目标调整,以现代育种技术应用助力新品种选育,组织开展绿色小麦新品种的创新研发工作。按照“推进成熟技术应用,探索新技术利用”的策略,积极开展分子技术等现代技术的应用。
二是创制新种质,培育绿色新品种,为解决小麦生产所面临的关键问题提供有力的品种支撑。聚焦产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强化关键技术的研发与突破。构建黄淮麦区抗赤霉病育种能力,强力推进主产区抗赤霉病新品种选育工作;建设多抗育种亲本创新基地,强化多抗品种选育等。
三是在农业农村部的领导下,科、教、企密切合作,加速成果转化, 推广绿色品种,提升产业竞争力。加快以绿色小麦品种为代表的新品种成果转化,推动产业绿色发展。种子优势企业与品种研发单位合作开展科研成果转化,育种单位与面粉食品加工企业合作,建立优质麦基地,推动供给侧结构调整。
四是加强联合攻关工作交流,完善联合攻关的组织体系,展示攻关研究成果,引导小麦产业发展。先后举办九次绿色优质抗病节水小麦育种工作推进会加强育种工作交流、展示良种攻关成果,发布绿色品种信息。
【记者】戴甜甜
【来源】南方农村报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