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笔者随东莞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观察团来到黄江、大朗镇调研,探寻两镇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新“招式”。
发挥群众力量,共享社区治理成果
近年来,东莞市大力推动“智网工程”网格化社会治理。黄江镇在“智网工程”基础上,探索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规律和特点,结合黄江镇7800余栋出租屋的实际情况,构建出网格员+楼栋长模式,创建“租”你平安治理体系,推动出租屋服务管理走向长效化、规范化、精细化。
来到梅塘社区第五网格,观察员看到,这里的出租屋巷子干净整洁。据悉,梅塘社区第五网格位于田心村,网格面积0.455平方公里,共有出租屋146栋,房间2585间。现居住人口数2650人,其中本地人口数25人,流动人口数2625人。根据黄江镇出租屋管理星级评价规则,现有五星级20栋,四星级92栋,三星级32栋,严管类2栋。
工作人员介绍,几年前,网格员在巡查时发现住户们总是把电动自行车推进出租屋楼道里充电,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通过对小巷加装治安摄像头和便民充电桩,在网格员、楼栋长的引导下,住户们不再把电动车推进楼道里充电,居住环境变得整洁有序。
网格员+楼栋长模式,是黄江镇“租”你平安治理体系的重要一环。黄江全镇出租屋数量为7887栋,但仅有基础网格125个,所配置网格管理员232人,现有力量难以实现高质量的管理效果。通过向兄弟城市学习,黄江镇对出租屋启动“楼栋长”管理模式。
目前,黄江镇已组建了一支6463人的楼栋长队伍,其中房东5326人,管理出租屋5488栋,二手房东1137人,管理出租屋栋数为2399栋,实现辖区7887栋出租屋全覆盖。楼栋长除了日常的出租屋经营,还负责对出租屋的消防安全、食品安全、人员信息登记、治安隐患等开展日常排查,同时配合政府宣传政策,配合网格员开展专项巡查管理工作。
楼栋长张琼管理着100多间出租屋,他是网格管理员们的好助手,也经常帮助其他楼栋长处理疑难问题。今年,他的一名租客因为未打疫苗没有被工厂接收。张琼反映情况后,网格管理员帮助联系了疫苗接种,这位失业的租客也很快找到工作。
楼栋长孙小秋表示,目前他管理的一栋社区房屋涉及30套住房。“租”你平安出租屋管理模式实施以来,社区环境卫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这几年,随着配套条件的改善,租金有所上涨,租客们也从之前的短租转变为半年以上的长租者。
网格员+楼栋长的模式,促进了黄江镇出租屋邻里之间互相帮助,社会治理“神经末梢”得到激活,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更好地引领了社会群体主动参与网格共建共治。
激活基层自治,提高服务群众水平
大朗镇黎贝岭村位于大朗镇西面,北边建有华为、漫步者等大型企业,人流非常密集,商业氛围浓厚,是松山湖的“后花园”。
黎贝岭村富新小区由聚祥二路、三路、四路、富新一巷、二巷、三巷、四巷、五巷组成,辖区面积约105亩,建筑物共104栋,包含55栋出租屋和49栋其他建筑;经营单位共235间,以针织厂为主,共126间,小商铺、小作坊等其他经营单位共109间。富新小区常住人口约7700人,其中企业员工约3400人,党员人数近480人,数量约占小区常住人口的6%。
观察员来到富新社会治理服务中心,首先进入眼帘的是代办区。富新小区列出了涵盖交通、税务、民生、社保、商事、不动产及公积金等141项高频便民代办事项业务,针对小区上班族占比多、白天不方便去办理业务的特点,设立了代办服务岗,每天营业至晚上七点,由专人接受委托并代办跑腿。据悉,代办服务岗至今已累计为62名居民完成86条代办业务。
富新小区管理的另一个亮点是设立了居民议事厅,小区居民通过投票选出了32名居民代表,由居民代表和服务中心共同商讨基层社会治理项目方案,从“为民做主”到“由民做主”、从“做群众工作”到“由群众做工作”。
居民议事厅每个季度举行一次居民听证会,由居民对现阶段需要处理的事情和解决办法进行民主投票决策。村委会结合听证会征求到的意见,对具体事项解决办法进行公示,按照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的规定进行区域自我管理。居民可以通过服务站、居民听证会和“富新有我”微信群对社区的活动进行“点餐”式投选,中心根据投选结果制定下季度服务方向。
社区外来务工人员较多,每年寒暑假,他们的子女像“小候鸟”般从四面八方赶来。社区中心通过购买专业社工服务,针对儿童青少年、妇女及家庭、老年人等弱势群体提供专业的社工服务。据介绍,社区社工至今共策划举行15场活动,累积参与活动人数达到400余人。
在参观富新社区服务中心的过程中,观察员还看到了网格管理指挥室,辖区街道、房屋的监控情况尽收眼底,一架无人机正在社区上空巡逻。
发展人民调解,打造莞版“枫桥经验”
东莞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打造莞版“枫桥经验”,市委政法委、市中级人民法院、市司法局等多部门协调联动,通过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等各方联动工作机制,打造诉源治理新体系,实现了预防纠纷、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促进发展的成效。
位于黄江镇文明东路的祥叔调解工作室是东莞市第一个在镇街设立的个人调解工作室。观察员走进祥叔调解工作室,“心平气和”的氛围扑面而来。调解室共有200平方米办公用地,设有祥和苑、调解1室、调解2室、接待大厅四个功能区。
风格布置上凸显了祥叔特色的调解文化,整体设计映衬了“和为美”的主题,在祥和苑墙面印有“礼之用 和为贵”等箴言,调解区、接待区的墙上悬挂有“和畅 和顺 和谐”“依法调解 公平公正 互谅互让 构建和谐”等标语,让矛盾双方当事人一踏进工作室就受到“和”文化的熏陶和感染,引导当事人平息怒火,重拾平和的心境,理性化解矛盾。
据悉,祥叔调解工作室成立以来已化解73宗矛盾纠纷,参与各类公益宣传活动10余次,累计解答群众咨询100多次,参与协调“义乌商城合同纠纷”等较大纠纷30宗,涉及金额4390.96万元,案件包括社会各类热点难点,工作成效受到了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和辖区群众的认可,被广东省司法厅纳入2019年第三批“固强补弱创新创先”示范培养项目,是东莞市4个项目之一。
任庆祥同志个人也于今年1月8日获得司法部授予的“大排查 早调解、护稳定 迎国庆”专项活动表现突出个人荣誉称号;今年4月,祥叔调解工作室经验被列入作为东莞市首批社会治理实践创新经验复制推广清单第六项复制推广事项——“创新人民调解模式”;5月10日,任庆祥同志被聘任为东莞市调解协会理事,“祥叔调解工作室”品牌效应日益明显。
来到大朗镇,具有大朗特色的“群众信访诉求综合服务中心”致力于打造“大调解”工作机制,实现“一揽子”调处,整合了司法分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分局、医调委大朗工作站、东莞市中立法律服务社大朗服务站等单位常驻办公,引入社工、律师、心理等专业力量,提供纠纷调处、法律服务、心理服务、救助帮扶等综合服务,让群众像在走进“信访超市”一样,可以按需“索骥”,第一时间与职能部门面对面高效沟通。
群众办事由中心统一登记,按照“属地、属事”原则,分类指派到全镇各村(社区)、各行业性、专业性、企事业单位人民调解组织,实现“一条龙”化解各类矛盾纠纷。
据悉,2019年5月启用“大调解”工作机制以来,大朗镇共调处各类矛盾纠纷约6118宗,调解成功率达98.6%,群众满意度98.9%。其中,2021年以来,各级调委会共调解各类矛盾纠纷2488件,调解成功率达98.7%,涉案金额1100多万元,调解结案后100%履行,群众满意度达99%。此外,在“大调解”机制的推动下,大朗镇2021年共办理信访案件302宗,信访案件量保持平稳下降的趋势,办结率达100%,全镇社会大局平安稳定。
通过到黄江镇、大朗镇实地观察,笔者感受到了近年来东莞市域社会治理领域取得的巨大进步。在东莞,还有更多的市域社会治理经验案例等着我们去探索。
【作者】叶子良
【工作单位】东莞市司法局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