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12月8日,2021东莞高层次人才活动周举办,一年一度的东莞人才盛宴拉开序幕。目前,东莞已开展新一轮“十百千万百万”人才工程,加快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市战略,努力打造大湾区创新创业人才高地、技能人才之都。
为全面深入报道东莞人才工作进展与成效,展现东莞人才工作的新气象、新思维,南方+策划推出“一把手话人才”栏目,邀请相关局办一把手围绕中央、省市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单位中心工作及人才职能,畅谈推动东莞人才工作、助力东莞人才强市的新举措、新成效、新思维。
近日,东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肖必良接受南方+记者采访,讲述东莞市工信系统在培育人才队伍的举措、成效,与未来的计划。
南方+:东莞市工信局近年来开展的主要人才工作,呈现出哪些特点、亮点,取得了怎样的成效?
肖必良:党的十八大以来,东莞市工信局始终坚持“党管人才、服务中心、扩大开放”的人才工作原则,加强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不断强化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人才支撑,推动东莞在即将迈入“双万”新赛道上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一是加强产业人才需求调研,促进产业链和人才链深度融合。深入开展摸底调研,对东莞六大行业2000余家制造业企业开展深度调研,从产业链结构、产值规模等维度深度分析产业发展现状,从人员数量、教育背景、职业岗位能力等维度把脉产业人才发展现状,着眼产业和人才融合发展,推动产业人才引进重点方向调整优化,促进人才政策资源进一步向紧缺程度较高的行业和领域倾斜。实施靶向人才招引,聚焦“专精特新”,充分发挥东莞“名企名校行”的积极作用,在广西民族大学开展“专精特新”企业招聘活动,加快引进一批专精特新企业急需的人才。聚焦软件服务业发展,起草了《东莞市推动软件人才聚集 活跃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氛围的若干措施》,在主动招引软件人才、提供软件人才抵莞一站式服务、打造“企莞家”人才供需对接平台等方面提供政策倾斜。聚焦工业设计发展,起草《关于推动东莞市工业设计人才培养实施意见》,加快引进及培育工业设计专业人才,构建起支撑工业设计创新驱动发展的人才培育体系。
在徐福记的智能车间里,产业工人在监测产品的生产情况。
二是加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促进人才链和政策链互相交织。开展精准育才工程,出台《东莞市培养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企业经营管理领军人才”评选实施细则》,从继续教育补贴、专业培训、职称认证等方面加强对高层次人才的政策帮扶,培育产业人才成长壮大。面向在莞工作、创业满三年的人才,遴选出20名扎根东莞的企业经营管理领军人才,在人才入户、医疗保障、子女入学等方面给予600万资金支持;开展企业家经营管理者素质提升资助,2018年至今共对126家企业253人次进行资助。开展扎根留才计划,先后出台《东莞市“倍增计划”企业经营管理者素质提升资助项目实施细则》《东莞市“倍增计划”骨干人员资助项目实施细则》《东莞市“倍增计划”骨干人员子女入学资助项目实施细则》等政策,通过税收奖励、住房补贴和子女入学等激励措施,以政策落地促人才落地。截至目前,共对455家倍增企业2064名骨干人员进行资金资助,242家倍增企业831名骨干人员实施子女学费资助。
2021 DiD Award(东莞杯)国际工业设计大赛颁奖典礼举办,64件优秀作品在逾万件作品中脱颖而出。
三是加强人才集聚平台建设,促进人才链和创新链同步升级。以赛事促创新人才集聚,每年举办东莞杯国际工业设计大赛,吸引包括美、德、日、韩、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中国台湾等众多国家和地区的5万余人次、130余所设计机构与高等院校前来东莞参与工业设计建设,助推东莞2家机构荣获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8家机构荣获省级工业设计中心;连续举办“创客广东”东莞区域赛,成功引导DCLAN智能材料项目、全球首款基因芯片项目、湖北九邦新能源等项目团队在东莞落地,引进张新河团队、哈尔滨工业大学无锡新材料研究院黄玉东团队落地东莞。
第五届“创客广东”大赛在东莞举办,广东创客在“创客中国”大赛中实现历史性夺冠。
打造“莞商学院”企业家集聚平台,充分发挥莞商学院的平台纽带作用,开展一系列专题培训活动,强化民营企业家素质提升“111工程”,提升企业家创新创业意识,推动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目前已累计举办企业发展论坛15场,民营企业家面对面活动105场,民营企业家课堂105期,累计培训人数超3万人次;其中,今年我们开展了企业家精神培育、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研修班等专题培训,带领莞商莞企前往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高等学府进行交流学习。
东莞市工信局、莞商会共同联合清华大学举办企业家精神培育高级研修班。
搭建协会主导的人才交流平台,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鼓励和引导行业协会举办符合东莞产业经济政策导向的各类培训,为企业提供创业创新、素质提升等各类服务支持,2018年以来累积推动行业协会开展了64场公共服务项目,累积培训近5000人次;同时,聚焦中心工作,引导行业协会搭建全方位、多侧重点的人才交流平台,今年以来,推动东莞市成长型企业联合会聚焦“专精特新”企业发展举办服务对接会、发展论坛等多场活动,推动东莞市中小企业发展与上市促进会聚焦“融资上市”举办主题讲座10余场、考察活动20余次。
今年,莞商学院组织东莞“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家们赴新加坡国立大学苏州研究院,举办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经营管理能力提升研修班。
南方+:“十四五”期间,东莞市工信局将出台哪些政策措施,如何开展人才工作,达到哪些预期目标?
肖必良:“十四五”期间,我们将坚持以服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中心,打造需求导向、数据驱动、产才融合、开放共享、协同高效的产业人才发展治理体系,持续贯彻落实《东莞市人才引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东莞市推动软件人才聚集 活跃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氛围的若干措施》《关于推动东莞市工业设计人才培养实施意见》等文件,从健全人才政策机制、打造适应东莞“全国先进制造之都”的人才平台和推动实施人才开发工程等方面,对东莞市制造业人才发展进行全方位谋划。
东莞市工信局近年来积极培育工业设计人才,图为设计师正在讨论设计方案。
【策划】靳延明
【统筹】吴擒虎
【记者】叶永茵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