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顶!东莞松山湖未来学校明年9月正式开学

东莞慧教育
+订阅

12月8日上午,随着最后一块顶板混凝土浇筑完成,东莞松山湖未来学校项目主体结构全面封顶。这所由东莞市政府与中国教科院合作共建的大湾区第一所未来学校,将于2022年9月开学。

230多天,从动工到封顶,该项目创下了令人侧目的松山湖科学城发展加速度。至此,从空中俯瞰,东莞松山湖未来学校、华为小镇、科学公园、中国散裂中子源、大湾区大学(松山湖校区)、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等地标宛若“串珠成链”,在松山湖科学城的湖光山色间熠熠生辉。

东莞松山湖未来学校作为市委、市政府高起点部署建设的市直属公办完全中学,建设进程吸引着各界的目光。东莞松山湖未来学校封顶仪式在学校项目六区学生宿舍楼顶举行。松山湖未来学校自今年4月正式动工以来,各方积极协调沟通、通力合作,项目建设顺利高效推进,学校项目正式封顶,是学校筹办过程中的又一个重要阶段性事件。

高起点建设:

吸引高层次人才的城市配套

城市发展靠创新,创新靠人才,人才靠教育。当前,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松山湖科学城)全面启动,向着“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学城”发展目标迈进。东莞松山湖未来学校作为吸引高端人才创业落户的重要城市配套,同样也是市委、市政府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谋划的重要“落子”。

东莞松山湖未来学校位于松山湖科学城南部滨湖片区,总用地面积约98203平方米。学校规划72个教学班,办学规模3600人,拟于2022年9月正式办学招生。学校项目采用社会代建制建设,自今年4月进场施工以来,每天平均有800多名施工工人奋斗在这里,最高峰时施工人数达1126名。目前工程进展顺利,计划2022年5月建成完工。

高效能推进:多部门协作跑出“加速度”

打造品质教育是东莞市“十四五”时期加快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战略。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推进教育扩容提质、完成新建改扩建公办中小学45所”列入了2021年东莞十件民生实事。东莞松山湖未来学校正是落实政府十件民生实事、深入推进教育扩容提质千日攻坚行动、加快推进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点项目。因此,东莞松山湖未来学校从动工兴建到主体封顶,230多个日夜奋斗,实现了高效能推进,跑出了工程建设“加速度”。

松山湖未来学校项目采用社会代建制实施,建设过程体现了高起点建设、全速度推进、多方面合力、严标准要求的特点。学校创校团队在上级教育部门和城建部门的组织协调下,全程参与、及时沟通、深度介入,定期到建设现场察看进度、跟进质量,特别是严格把控环保选材等要求,代建单位和设计、施工等各方协调奋斗、克服困难、高效推进,按照为自己的孩子设计和建设学校的标准尽最大努力把项目落实好,项目部负责人经常睡在工地全程协调推进,体现出了对未来负责的品质要求。

前瞻性设计:让每一个角落离人和学习更近

不同于传统的“交钥匙”工程,东莞松山湖未来学校从方案甄选到空间设计再到施工建设,宏观如规划布局,细微至桌椅选用,每一个关键环节都有学校筹备团队的深度参与和中国教科院专家智库的专业指导。

目前学校空间布局已现雏形。东莞松山湖未来学校空间设计为“未来的种子”,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每一个孩子都是一颗未来的种子,蕴藏美好成长的无限可能”的设计理念。

未来学校的建设无论是物理建筑、网络空间还是校园整体设计,都追求成为灵巧学习及创新的赋能场。东莞松山湖未来学校的整体建设突出“未来”“生态”“开放”“智能”等特性。

东莞松山湖未来学校空间设计追求“让每个角落离人和学习更近”。学校空间是流动的,通过对围合、连廊、非正式学习空间等的设计,动静结合,虚实对应,让校园每一处都是学习交流发生的地方。同时,学校如同一座生态花园,外环的生态景观带到自然花园、阅读花园、学科花园、酷跑花园、屋顶花园等,建筑与自然无边界,人与自然相融合。

东莞松山湖未来学校项目简介

东莞松山湖未来学校项目,位于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松山湖科学城)南部滨湖片区,总用地面积约98203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147885平方米。项目于2021年4月22日正式动工,2021年11月底封顶,计划于2022年5月底交付使用,2022年9月正式开学,规划办学规模约3600人,是东莞市政府与中国教科院合作共建的公办完全中学。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