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您是这间房屋的租户吗?麻烦把您本人身份证和租房协议给我们核对一下。如果发现违规租赁公租房的情况可以向我们反映……”这是日前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房管部门工作人员对区内保障性公共租赁住房(下称“公租房”)开展上门核查的一幕,也是佛山市纪委监委落实“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聚焦惠民工程强化执纪监督,开展党政机关作风整治,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难点痛点,推进基层社会治理聚民心的一个缩影。
大数据监督精准揪出公租房乱象
“要强化日常监管,严把审核关,加强部门联动,加强数据共享,健全完善信息共享机制,完善住房保障信息化管理系统……”日前,市纪委监委驻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纪检监察组督促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落实公租房分配管理有关问题专项整治,进一步压实职能部门主体责任,确保公租房管理使用存在的问题整改到位。
公租房等保障性安居工程作为民生“一号工程”,承载了城市困难家庭的住房梦。“今年上半年,我们依托佛山市党风廉政建设大数据平台,建立公租房预警专题模块,专门针对公租房分配和管理环节进行专项监督、精准体检。”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在对全市3万多个公租房申请对象不动产、企业登记、公积金缴存基数、社保等数据实时比对后,发现存在“收入超标、有房产、有企业、家庭重复申报”等4类问题,经复核,实际问题属实家庭共47户。据分析,家庭住房和经济状况联动审核及信息共享机制不健全、职能部门工作作风不扎实、后续监管缺位等原因,导致公租房违规申请、欠租等问题的发生。
“不符合条件的家庭违规享受公租房或租赁补贴,说明监管环节‘打瞌睡’了,反映出少数基层干部不担当、不作为,开展此项工作走过场、不深入。”佛山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为切实推动住房保障政策落到实处、让公租房真正成为“公平房”,市纪委监委向市住建部门发出《监督提醒函》,督促各级住建部门研究建立整改台账,推动问题整改,健全完善管理制度。禅城区纪委监委还约谈了区住房城乡建设和水利局及区住房保障中心主要负责人。
以“小切口”推进民生领域“深监督”
“公租房问题既是民生问题,也是发展问题。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等十五项重点工作领头羊。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以‘小切口’推进民生领域‘深监督’,切实推动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提升。”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以南海区为例,区纪委监委运用大数据监督手段,并开展实地检查发现,房管部门此前主要依赖市住房保障管理系统进行线上审查,较少上门核查,审查不细致,导致部分租户在不符合条件的情况下长期占用公租房,侵占了公共资源。经区纪委监委移交督促,区住建部门对相关负责人和审核工作人员共5人进行提醒谈话,并对全区住房保障档案开展复核检查。如今,结合最新的文件要求,南海区公租房每年入户调查率由原来不低于20%提高至不低于50%,各镇街落实建立日常检查制度,并探索通过购买第三方服务、引入审计监督等方式,强化日常监管。
禅城区纪检监察机关则注重放大以案促改的效果,推动了保障性住房领域信息监管信息化提升,区住建部门应用了“市住房保障系统”公租房在保家庭信息监管模块,对在保家庭的房产、车辆、企业、社保等情况进行智能监管,定期自动筛查及时提示异常信息。今年以来,共筛查发现4355条异常在保家庭信息,并核实203户公租房承租家庭情况发生变化需进行清退或调整房屋租金。
为完善机制提升公租房监管水平,结合党政机关作风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各职能部门进一步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和懒政、惰政惩戒机制,五区通过在政府网站重点领域信息公开栏目设置保障性住房专栏等途径,推动公租房申请情况、审核情况、房源情况、配租情况、退出情况、政策文件等情况进行公示,甚至邀请媒体对公租房申请、分配情况进行报道,接受群众监督。
【南方日报记者】王芃琹
【通讯员】佛纪宣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