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疗法!市一医院首次实施Marshall静脉无水酒精化学消融+导管射频消融术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订阅

医学指导: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 刘震

11月9日,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电生理团队成功为一位持续性房颤患者实施“Marshall静脉无水酒精化学消融+导管射频消融术”。这是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首次实施此项新技术,也是国内极少数能开展该项新技术的医院。

患者刘先生今年62岁,近两年来反复发作心悸、气促,生活质量严重下降,曾到多家医院就诊,效果欠佳。此次来到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初步检查动态心电图提示全程房颤,同时心脏超声提示患者心脏已经扩大。为此,心内科电生理团队经过反复讨论后,决定为该患者行Marshall静脉注射无水酒精化学消融联合导管射频消融术。

✅什么是Marshall静脉注射无水酒精化学消融联合导管射频消融术?

据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刘震主任介绍,房颤的射频消融治疗是相关领域难度最大、技术含量最高的手术之一,早前主要用于治疗阵发性房颤、术式主要环肺静脉的电隔离治疗。

这几年通过对持续性房颤的发病机制的理解不断深入以及器械的不断改进,目前已经在部分持续性房颤、长程房颤(以前称为永久性房颤)病例当中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但这些病例和经典的阵发性房颤房颤相比,发病机制复杂,导管消融难度大,目前国际上总的手术成功率为60%-90%左右,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存在肺静脉外的病发灶。

Marshall静脉是心脏发育过程中位于心外膜的退化残存组织,既往研究表明Marshall静脉是持续房颤的发病机制之一。

2020年ACC会议上发布的第一项针对Marshall静脉无水酒精化学消融治疗持续性房颤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VENUS研究,首次证实了Marshall静脉无水酒精化学消融可显著提高持续性房颤的消融效果。通过这项技术,为房颤经导管消融“到不了,消不透”的情况提供了一项创新性技术,极大提高了消融效率。

Marshall静脉无水酒精化学消融

心内科电生理团队李韶南、孙少喜、罗少玲、潘艺朝等医生术中通过冠状静脉窦选择性造影快速找到患者Marshall静脉,并顺利实施无水酒精化学消融,经过3小时的密切配合,同时经消融导管成功完成双侧环肺静脉电隔离,左房顶部、二尖瓣环峡部以及三尖瓣环峡部线性消融,实现消融线的真正阻滞。

心内科电生理团队术中操作

Marshall静脉无水酒精化学消融联合导管射频消融过程中,顺利恢复正常窦性心律

经过治疗,刘先生术中成功恢复了正常的窦性心律。术后刘先生及其家属为医护团队送来了鲜花和感谢信,高兴地表示:“心悸感觉已明显好转!非常感谢市一医院为我进行手术!”

术后患者家属赠送鲜花及感谢信

感谢信

开展Marshall静脉无水酒精化学消融在国内尚处初期阶段,此次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成功开展Marshall静脉的无水酒精化学消融联合射频消融术,标志着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脏电生理介入治疗水平再攀新高,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有望为更多长程持续房颤、房扑等复杂心律失常患者解决“心”病。

团队合照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相继入选广东省、广州市高水平医院重点建设医院,以此为契机,心内科全面发力,强劲发展,依托医院建设平台,在2020年购入了全新Carto3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有力地推进了医院心脏电生理专业的进一步发展。

同时在市一医院心脏电生理专业在学科带头人罗义主任带领和指导下,通过心内科不同亚专业团队的密切配合,形成了年龄层次合理、专业全面的团队,将秉承“仁心仁术方便为怀”的医者情怀,为患者解决“心”病,守护一方百姓健康。

出诊时间:

罗义主任医师——心血管专科门诊(周三全天)、心血管特需门诊(周四上午)

刘震主任医师——心血管专科门诊 (周一下午、周五上午)、心血管特需门诊(周四下午)

李韶南主任医师——心血管专科门诊 (周二、四上午)、心血管特需门诊(周一上午)

孙少喜主治医师——房颤门诊(周一下午)、心律失常门诊(周四上午)

潘艺朝主治医师—— 心血管专科门诊 (周二下午)

(文章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删除)


编辑:宣传科 蔡嘉鸿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