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接触霉变玉米后肺部长满真菌,罪魁祸首竟在我们身边

广东科普
+订阅

今天上午

话题#女子接触霉变玉米后肺部长满真菌#

冲上热搜

引发大众关注

回老家收玉米时未注意防护

竟引发真菌感染连月咳嗽不止

日常生活中哪些食物接触时需注意?

哪些食物发霉状态很难判断?

遇到上述情况应如何自我保护?

跟着科普君一起看看~

接触霉变玉米后

女子肺部长满真菌?

据@南方都市报 报道,武汉一女子回老家帮忙收玉米,事后一个多月咳喘不止。经医生检查,她的肺部长满了黄曲霉菌,引发了真菌感染。据该女子回忆,当时她主要负责将晾晒的玉米收进袋子中,有些玉米可能淋雨霉坏,而她没有做任何防护措施。

专家分析,因为黄曲霉菌广泛存在于腐败或受潮谷物中,她当时没有戴口罩也没有做好防护,吸入了一些霉菌、真菌,真菌可能在她的肺上产生了定植。

黄曲霉素是一种常见腐生真菌,多见于发霉的粮食、粮制品及其他霉腐的有机物上,如花生、玉米、花生油等。值得一提的是,黄曲霉素和寄生曲霉产生的代谢产物——黄曲霉毒素,1993年被世界卫生组织(WHO)癌症研究机构划定为一类天然存在的致癌物,是毒性极强的剧毒物质,是霉菌毒素中毒性最大、对人类健康危害极为突出的一类霉菌毒素。

专家表示,梅雨天潮湿的环境最易滋生曲霉菌,在天气潮湿期间,尽量少开窗,打扫卫生时能戴上口罩,尽量减少曲霉菌感染。老人小孩等免疫力低下的人,避免长时间待在发霉的屋子里。一旦墙体或家具有水汽出现,就应该立即用干抹布擦除。

食物出现这些情况就是变质了

黄曲霉毒素的可怕之处在于,它深深地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藏在多种食物之中,尤其在变质食物之中,比如生姜腐烂、甘蔗出现霉点红心等均由于霉菌的污染引起,一般导致食物霉化变质的有三种原因:

微生物生长繁殖,使食品中的营养成分被破环,会造成变味变色,如饭馊了、水果腐烂;一些致病菌还会产生毒素,对人体有害。

酶将营养素分解成多种低级产物,也会造成变色变味。

食物中的成分受到光照、温度、氧气等影响,从而造成食物氧化变质。

在日常生活中

我们往往可以通过“一看二闻”的方法

辨别食物的状态来判断其变质与否

1.看:食物变质后,外观往往会发生变化,比如颜色改变,失去光泽,出现霉斑、拉丝,固态食物的组织变软、变黏,液态食物出现浑浊、沉淀、表面浮膜等。

2.闻:变质的食物通常会产生不愉快的气味,比如肉类、鱼虾、蛋类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变质后会产生腐臭味,食用油及油脂含量高的食物变质后会产生“哈喇味”,粮食、蔬菜、水果等碳水化合物含量丰富的食物变质时可产生酸味或馊味,粮食霉变时产生霉味。

气味是比较敏感的指标,通过闻气味往往能及时判断出食物的轻微变质。

正确规避食物变质的方法

日常生活中我们使用到的食品,除了食品自身抗病能力、加工方法和包装方式等内在因素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改变外在环境中的温度、湿度和光照等因素来改变其储存效果,规避食物变质。

若购买的食品有包装标签,可根据标识上建议的储存方法进行储存,若没有,则根据不同食品采取不同的方式。

主食类食品

米面粮油、干果、干粉丝等,需用干净且干燥的容器装好,放在室内阴凉、通风、干燥处,避免高温和光照。

一些熟制主食如馒头、烧饼、面包等,应放入保鲜袋内,于冰箱冷藏,若超过2天,应密封冷冻。速冻食品应冷冻保存,若包装破损或已拆封,封好口,避免干燥或脂肪氧化。

果蔬类食品

建议不要一次性购买太多,尤其是绿叶菜,购买量最好在2-3天内能吃完。蔬菜宜在冷藏环境下储存,时间不宜超过一周;土豆宜避光,应存放于室内阴凉处;苹果和梨等水果放在冷藏和室内阴凉处均可。

一些南方水果如火龙果、香蕉、芒果等放在阴凉处即可,若冷藏存放,不宜太久,易发生冻伤。

在储藏期间,注意及时将发霉腐烂的食物挑出,避免扩大污染。

生鲜水产类食品

建议现买现吃。如果购买水产干制品,如虾米、墨鱼干等,可冷藏;冰鲜类,如带鱼、小黄鱼等,可冷冻。

肉蛋奶类食品

鲜肉购买后如果是当天吃,可以冷藏保存。否则,需切成小份分开冷冻保存,尽量避免反复解冻。

鲜蛋类的保质期受温度影响较大,可在冰箱冷藏保存40-60天,但注意冷藏前不要用水冲洗,避免破坏气孔导致变质;若放在室内阴凉处且温度不超过15℃时,储存期为30天左右。

外包装标注“可在常温下储存”的牛奶,可室温存放约30-60天;标注“需低温储存”的牛奶,应冷藏保存,保质期约为3-5天。

生鲜豆制食品

市场上现制的豆腐、豆浆等豆制品,宜当天食用。

若豆制品发酸,豆腐、豆干等表面很黏滑或没有弹性,则说明已经变质,不能再食用。

剩饭剩菜

当餐吃不完的食品如自制的果酒、蛋糕、剩菜剩饭等,应使用容器或食品袋密封后存储于冰箱冷藏,并且尽快食用。

最后

科普君再次提醒大家

所以发现食物变质

一定要丢弃不食!丢弃不食!!丢弃不食!!!

万一真的不小心吃了腐败变质的食物

可口服糖盐水补充电解质以防脱水

如果出现较严重的腹泻、呕吐、发热等症状

应及时就医治疗

今日推荐视频

赤道附近会下雪吗?

前段时间

赤道附近的非洲国家喀麦隆出现降雪现象

那么,怎么样才会有雪?

赤道属于热带,又怎么会有雪?

下雪的原理以及赤道可以下雪的条件

戳视频了解详情~

热门推荐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

编辑:周洁虹

审阅:张龄丹、Vicky

来源:湖北经视、杭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科普中国、南方都市报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