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州市:在“四式课堂”中提本领办实事

南方+ 记者

化州市不断创新工作思路,丰富教育载体,通过四种形式的“红色课堂”全面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激励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学思践悟中感党恩、提本领、办实事。

“思政课堂”让党史学习教育更系统

各基层党组织结合党员领导干部讲党课、“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常态化制度,集中在7至8月开展以红色宣讲为主的党课活动。化州市领导、市委党校、各镇(街道)负责人有针对性地开设“菜单式”宣讲,为各村(社区)提供“乡村振兴”“四史”等专题党课,各村(社区)可通过线上预约进行“点餐”。

截至目前,化州市367个村(社区)已开展宣讲活动400多场次、受众达10万多人次。

“实景课堂”让党史学习教育更鲜活

依托广东南路革命化州教育基地、化州市国家安全教育展馆、宝山革命烈士纪念碑和各地红色革命遗址等红色教育基地,邀请老党员、老战士现场讲述亲身经历或革命故事,让党员干部接受沉浸式情景教育,使党史学习教育更加鲜活。

目前化州市累计开展现场教学1730场次,参加党员7.5万人次。与此同时,化州将中组部“开展组织振兴建设试点村”——红色柑村,打造成美丽旅游乡村和红色旅游景区。今年3月份以来,共吸引茂名、湛江等地近800个党组织2万余人次党员干部前来体验学习。

无

“掌上课堂”让党史学习教育更灵活

着力打破党史学习教育的时间、空间限制,结合“七一表彰”和全市各领域各行业涌现的先进典型,以身边人、身边事为主线,采用访谈节目、事迹报告、故事案例等形式制作党课视频、快闪等,在“云上化州”“南方+”党员微信群、“微支部”等新媒介,集中展现基层党员干部坚守初心、勇担使命、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的生动实践。

坚持每日同步更新学习内容,及时推送学习资料,构建起了人人皆学、时时可学、处处能学的党史学习教育“掌上课堂”,方便广大党员、特别是流动党员随时随地听党史、学党史。

“田间课堂”让党史学习教育更接地气

把党史学习教育与重点工作有机结合,大力抓好“领导承办”、关键少数为民办实事、乡村振兴等工作,将党史学习教育与实用技术培训相融合,邀请种养大户、致富能手、乡村“土专家”深入田间地头,手把手开展种养技术指导。

化州市委常委带领党员干部深入挂点镇村和革命老区,全面开展“我为老区群众办实事”活动,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化州市科协多层次开展“传经送宝”科普活动,以科技推动农业生产、助力乡村振兴;化州市那务镇建立党史学习教育网格员制度,组织协调农业农村办、农技站专业人员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企业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累计开展培训180多次,参训人数达2000多人次。

据统计,化州市领导干部共为身边群众开展服务10万多次,化解群众“身边小事”7850多件,有效提升领导干部在第一线真情服务群众的形象,切实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效转化为推动履职为民的强大动力。

【采写】邓美芸

【通讯员】茂名党史学习教育宣传组

编辑 李明秀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