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文化30强首次出现短视频企业

南方+ 记者

来自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调查最新数据显示,短视频用户规模持续增长,已超8亿,渗透率接近90%,短视频已进入存量用户时代。

在12月6日举办的2021广州文交会系列活动之一“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数字经济背景下短视频文化影响力研讨会”上,来自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区域发展研究所、广州市版权协会、广州市社科院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广州市电影家协会、广州市文化创意行业协会等专家业内人士分享数据谈到,短视频发展进入下半场,简单粗暴的泛娱乐内容被逐渐被淘汰。

知识性、趣味性、三观正等特质正成为短视频吸引网民的关键要素,“何同学一条短视频让一家上市公司股价上涨13.51%,李子柒全球粉丝累积破亿”等等一批批现象级产品接连诞生。

短视频影响力渐涨,企业首次入选30强

“广州的营商环境已经进入到4.0版本,越到后面发展会越具有挑战性,而未来经济发展的一个突破口,就是数字经济新业态的推动。”广州城市研究院副院长覃剑介绍说,作为新兴的内容形式,短视频正在成为文化产业重要的基础设施。

根据《2020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截至2020年6月,短视频用户规模达到8.18亿,近九网民使用短视频应用,目前主要的短视频平台中,抖音的日活跃用户已经超过6亿,快手已经超过3亿。而2021广州文交会上新公布的广州文化30强榜单中,广州有好戏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作为短视频企业首次入选,广州有好戏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自媒体账号矩阵在全网拥有4亿粉丝,其中超九为短视频用户。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尹涛谈到,这展示了“短视频”的力量,近年间短视频快速发展与崛起,进一步丰富了社会公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已经成为重要文娱阵地。像今年5月份,毒舌电影推出粤剧电影《白蛇传·情》的影评短视频,在抖音号上观看量达到上千万,吸引不少网友走进电影院感受广府文化。“岭南地区有着丰富的历史人文资源,为短视频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素材和创作空间。”尹涛如是说。

走过野蛮生长期,超一半人想看知识型短视频

研讨会上,诸多专家与企业人士表示,短视频已走过野蛮生长阶段,进入下半场发展期。

李明充表示,随着行业发展,平台及内容提供者增多,内容同质化、过度娱乐化加剧,平台信息过载,用户审美疲劳,随便卖个萌、跳个舞这类浅薄化、飞沫化的内容越来越难有吸引力。

短视频的下半场,什么内容受关注呢?

深圳市游良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周于婷认为,短视频在下半场要做好三点,一是短视频内容要高质量;二是信息密度要高,垂类内容更丰富,来增加与用户的共鸣;三是要注重价值观取向和引导。

广州市电影家协会副会长、广州有好戏网络科技有限公司CEO何君则分析说,首先我们看到知识学习内容正受青睐。来自CSM媒介研究2021年短视频用户调查显示:2019年36.8%到人看短视频为增长见识,开拓视野,到2020年超过一半多人有此需求;2019年30.6%的通过短视频学习实用技能、生活尝试,2020年这个比率上升了近14个点。诸如生活技巧、知识科普、自然地理历史人文等,成为知识类短视频最受欢迎的几大内容。在李明充看来,短视频的短平快形式非常适合做科普。像疫情突然暴发,医学科普的短视频点击量暴增;“以法外张三”段子出圈的中国政法大学罗翔教授,B站粉丝量第一,成为网络普法大咖。

在短视频的下半场,专业化同样重要。广州市文化创意行业协会副会长、三映影业(广州)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钦茂认为,短视频已经覆盖到全年龄段,对内容的需求量非常大,行业需要根据用户的类型做好相应的题材。短视频进入下半场,对从业者的编导能力、剪辑能力也有了更专业的需求。

鸿星尔克走红非偶然,Z世代看重价值输出

“我们还观察到一个新现象,短视频输出的正确三观,成为吸引网民的一大要素。”何君的这一点观察也得到了与会其他专家的认可,年轻网民尤其是95后,他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明显超过上几代人,“鸿星尔克意外走红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广州冰泉化妆品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朱庆庆对“鸿星尔克现象”深有感触。“的确,现在的年轻人喜欢有态度的国货品牌,喜欢这样的短视频品牌宣传,我们客户70%是95后,他们不是收入最高的人群,但是最容易‘氪金’的群体。”一旦认准品牌传递的价值观,就会有比较强的黏性。三映影业(广州)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钦茂亦认可这样的市场变化:传统硬广的市场在萎缩,短视频形式正占据主导地位。

另外,广州市版权协会会长黄晓涛从版权角度谈及了短视频发展。黄会长认为,满足著作权法独创性要求的短视频是可能构成版权保护客体的,法律禁止的是未经许可的切条、搬运行为,而非我国著作权法规定的合理使用行为。著作权法是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的,原创和二次创作都是社会所需要的,应该要正确区分侵权和合理使用的情形,对版权保护采取灵活态度,既保护版权人权益,也要促进行业的发展。

在技术的进步下,短视频正在为文化产业打开更多增量,这也是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的应有之义。在未来,短视频还会持续地为文化产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活力,促进大众文化的传播方式发生革命性变化。

【记者】李劼

编辑 马华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