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希望建立共同体推动全球化经济发展

阅政观
+订阅

“中国在世界经济复苏中起到牵引、领头的作用。”“因为各个国家的价值观不同,我们才需要建立共同体,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推动全球化的经济发展。”

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是多次参加从都国际论坛的嘉宾。他一直致力于中日友好事业,目前在多所中国大学担任名誉教授。

明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在2021从都国际论坛召开次日,鸠山由纪夫在线上接受采访,高度评价中国在引领全球经济复苏中的积极作用,并就加强中日交流合作、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热点畅谈了自己的想法。他认为,中国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他倡导的东亚共同体有不谋而合之处,很重要的内容就是要尊重自己、尊重他人,相互理解和帮助。

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在线上接受采访。  南方+ 徐昊 拍摄

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在线上接受采访。  南方+ 徐昊 拍摄

中国在世界经济复苏中起到引领作用

问:中国经济在世界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中国主张维护以世贸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您如何看待中国在全球经济复苏中的作用?

鸠山由纪夫:去年开始,新冠肺炎疫情袭击全球经济,中国很快控制住疫情,成功地实现了经济复苏。2020年世界上大部分国家经济都是负增长,只有中国是主要国家中唯一实现正增长的。可以看到,中国在世界经济复苏中起到牵引、领头的作用。

最近南非出现新冠新型变异毒株,未来发展情况还不明朗,但我相信中国会持续控制住疫情,这是不容置疑的。

美国现在倡导一国主义、保护主义,但是中国坚决反对贸易保护主义,主张维持经济贸易系统。我也希望中国能够在维护以世贸组织为核心的基础上,今后更好维持贸易秩序。中国经济发展得好,脱贫攻坚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希望中国在经济成长当中继续在世界上树立很好的形象。

问:明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刚您肯定了中国在脱贫攻坚、抗疫中的一些成果,中日两国民众如何加强交流和了解?

鸠山由纪夫:我在辞职之后一直积极致力于中日民间的交流活动。事实上,在二战结束后,日本人对战争接受的教育是不够的,很多人不了解战争的历史知识,可能对战争没有正确的认识或存在误解。我想通过实际行动推进教育。我去过南京的大屠杀纪念馆、重庆大轰炸惨案遗址。在中日战争里,日军的一些行为是残虐的,我用自己的行动表明了这样的态度。我觉得应该用行动,正确教育日本的年轻人。

问:从中国层面上来说,我们还有什么可以做的?

鸠山由纪夫:因为疫情,中日民间的认识和交流越来越难。过去很多中国游客来日本。希望(疫情结束后)更多的中国游客来日本旅游,加深理解,并能够带动经济发展,从这个角度增强中日民间交流是非常重要的。我也希望中日在官方层面进一步加强交流,尽快实现中日元首互访。

粤港澳大湾区有望成为链接世界的枢纽

问:您一直倡导友好外交,希望推动建立“东亚共同体”,中国还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性何在?各国之间要如何努力?

鸠山由纪夫: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东亚共同体有不谋而合之处。我认为,构建共同体的理念是友爱外交,很重要的内容就是要尊重自己、尊重他人,相互理解和帮助。在这个理念基础上,因为各个国家的价值观不同,我们才需要建立共同体,相互之间取长补短,形成这样一种格局,共同推进全球化的经济发展和世界局势的平稳。

目前全球面临的种种问题,都不是一个国家能够解决的,需要大家一起协商。通过构建共同体,一起商量、探讨经济、贸易、能源、环境、防灾、流行病等问题,找到解决方案,同时在这过程中形成共同体的规则,并一起践行。

问:东京湾区被誉为产业湾区的代表,在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过程中如何借鉴东京湾区的发展经验?

鸠山由纪夫:结合我的所见所经历,我感觉粤港澳大湾区未来可能比东京湾区发展得更好。我问过粤港澳大湾区一些大桥的建设者,他们在建大桥的时候参考了日本的技术。可见中日之间有很多不为人所知的相互合作,起到了相互促进的作用,大桥的建设就是这些重要作用的例子。

东京湾区之所以取得很大的成功,当初是以海陆空为枢纽的目标来建设,集中了日本很多的大企业,以东京湾区成为他们发展的支点,也形成了很多企业的技术都集中在东京湾区的情况。如果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当中借鉴东京湾区的经验的话,相信也会获得很大的成功,也能成为链接亚洲乃至世界的海陆空枢纽地区。

【记者】谢庆裕 龚春辉 钱明雅

【摄影】徐昊

编辑 魏伯航
校对 刘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