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集|“算盘子”也可食用?这道奇特的客家美食是这样制作的……

南方日报·大埔视窗

算盘柱上的珠子也可以食用?

在大埔,有一种食品名叫“算盘子”,因其外形酷似算盘上的珠子,加上当地特殊的文化观念,故取此名。实际上,算盘子是用芋头和木薯粉搭配制作成的一种粄食,是大埔地区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小吃。

在大埔县瑞锦酒店营销部经理蓝小丽带领下,笔者一行慕名从梅城驱车70多公里,来到大埔小吃文化城。已有20年烹饪经验的江德坤向笔者一行展示了算盘子的制作过程。

算盘子是用芋头和木薯粉搭配制作成的一种粄食。

算盘子是用芋头和木薯粉搭配制作成的一种粄食。

据他介绍,算盘子使用的芋头和木薯粉,两种材料一软一硬,使得成品不会太“韧”也不会太“痞”,富有弹性而且口感刚刚好。

后厨内,他将芋头剥皮、洗净、切片,洒上适量的食盐蒸至烂熟,趁热掺入木薯粉,加开水拌匀揉搓至软韧粘连。

把木薯粉和芋泥加入少许沸水,揉成团状。

把木薯粉和芋泥加入少许沸水,揉成团状。

紧接着,江德坤从中揪出一小团,搓成汤圆状,用拇指和中指轻轻一捏,互按成中间凹下两边凸起的扁圆形,形状上与算盘上的珠子别无二致。“需要注意的是,芋头和粉时,水的温度要控制在90℃-95℃,才能保证算盘子的生熟度刚刚好。”江德坤说。

拇指和中指轻轻一捏,互按成中间凹下的扁圆形,便形成了“算盘珠子”。

拇指和中指轻轻一捏,互按成中间凹下的扁圆形,便形成了“算盘珠子”。

雏形已现,餐桌上的美味佳肴已经端倪可见。

下一步,江德坤将满满当当的“算盘珠子”放进沸水锅里煮熟捞起,再放进冷水中去浆冷却,随后捞起将水滴干。

将算盘子放入沸水中煮熟。

将算盘子放入沸水中煮熟。

另一旁,猪油、鱼露、酱油、葱花、熟食等五种配料迫不及待欲大显神通,热油锅也已恭候多时。江德坤将配料放进锅里爆炒。小小的一碗熟食配料却是颇具匠心。江德坤介绍,这里面包含了四种食材:虾米、香菇、肉碎、豆干,经过爆炒,熟食的鲜味可以与算盘子融为一体。

算盘子与猪油、鱼露、酱油、葱花、熟食等五种配料搭配爆炒。

算盘子与猪油、鱼露、酱油、葱花、熟食等五种配料搭配爆炒。

油锅中,噼里啪啦声此起彼伏,配料的颜色逐渐变成金黄。

随后,算盘子上场。一下锅,它便和配料搅拌在一起,金黄色成为点缀,香味四溢。翻炒片刻,江德坤撒上葱花、加点鱼露,一盘色香味俱全的算盘子顺利出锅。

一盘色香味俱全的“算盘子”出锅。

一盘色香味俱全的“算盘子”出锅。

观之,每一颗皆是珠圆玉润;尝之,不由感叹其口感香滑、鲜美可口。

人们用竹签将几颗串起来食用,使得算盘子的形象更加生动。

饮食习俗反映出浓厚的传统文化观念。据了解,客家人吃“算盘子”不但象征团团圆圆,同时寓意“年年有余有钱算”的好意头。

原标题:

珠圆玉润“算盘子” 年年有余庆团圆

大埔传统特色小吃“算盘子”,形如算盘上的珠子,饱含美好寓意

【来源】南方日报·大埔视窗

【见习记者】陈泽铭 

【南方日报记者】张柳青

【通讯员】余灏

【图片作者】袁群华

编辑 邱珂娜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