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晚,凤凰网行动者联盟2021公益盛典颁奖典礼在广州举行。活动揭晓了年度十大公益人物、年度十大公益创意、年度十大公益项目等多个奖项。
爸妈食堂困境老人关怀计划 、来自彩虹的孩子等公益项目获“年度十大公益项目”;“趣河边”公众参与河流生态保护、阿妈的药园等获“年度十大公益创意”;音乐人、制作人、“爱的分贝”爱心大使周笔畅获颁最具网络人气公益人物奖,徐峥荣获凤凰网行动者联盟2021公益盛典年度公益引领大奖。
除了颁奖,行动者联盟公益盛典还邀请行业专家共同探讨“双碳”背景下的商业向善。2020年9月,在联合国大会上,中国承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实现碳中和。企业在气候变化和“双碳目标”背景下的商业领域如何担当责任?
已在阿拉善SEE生态协会工作12年、现任该协会会长的孙莉莉表示,商业向善是企业创造财富、解决就业等基本使命的超越,当公益与商业跨界,在公益模式和商业模式当中找到一个共赢点才能真正实现。在“双碳目标”出台下,企业是应对气候变化必不可少的主力军。尤其是处在高排放价值链中的企业,必将作为应对气候变化关键行为主体,承担节能减排的工作重任。
投资机构禹闳资本的董事长唐汉荣表示与碳达峰、碳中和相关的领域,影响着投资者的关注点,这被视为一个“巨大的绿色机遇”。身为投资人的他预测,未来低碳技术与零碳、负排放技术将会被全面布局,将重点关注有助于降碳的新技术以及商业常青方案,并重点在循环经济和清洁能源领域发掘,并投资支持那些规模化解决环境问题的常青企业。
中国扶贫基金会副秘书长王军指出,到11月底,中国扶贫基金会年度筹款的额度已超过了2020全年,这也说明了越来越多的企业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在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热心参与公益。另外,现在的企业家捐款以后,更加注重捐款的使用效率、项目的实施效果。同时,王军指出,在双碳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捐赠的时候,希望将碳中和、碳减排结合到它援助的项目里面,有意识去选择一些双碳目标的项目,或在项目中融入一些双碳理念。
银杏基金会秘书长、自然之友理事张伯驹指出“双碳”目标不简单是商业的机会,而是一个需要整体社会协同才有机会来回应的一个国家区域甚至是全球性的问题。他认为双碳背景下的商业为善,未来或还面临挑战,比如国家政策到省一级、市一级、县一级如何落实的问题,这不仅需要政府,还需要商业界、公益界携起手来共同推动。
【记者】周中雨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