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兴县司前镇温下村村民种植的2000多棵益肾果迎来了丰收。眼下正是益肾果的采收期,预计可采收果子一万多斤,收入三十多万元。
益肾果是一种坚果类植物,属于壳斗科植物,每年结1到2次果,一年三次开花,开花结果后,果实生长期长达13到14个月。益肾果的果壳厚实坚硬,将外壳撬开,里面包有黄白色的果肉,生吃时有苦味,炒过后却绵软爽滑,还有清甜的香味。同时它也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可以浸酒,果壳可以煲茶,有祛湿功效。正是因为看中它的经济效益,温为军当年才敢下定决心在农场搞起了试种。
2013年,温为军引种了2000多棵益肾果在农场种植,八年时间,益肾果从一棵棵小苗长成了茁壮的树木,每一棵都有两米多高,而且枝叶繁茂,种植四年后开始挂果,产量一年比一年高。记者在现场看到,树上结满一团团的果子,果子外有一层像荔枝样的褶皱皮半包裹着,只露出肚脐眼大小的硬壳,有的树上还正在开花。它的花也很特别,长条形穗状,密密麻麻地开满小花。
温为军告诉记者,益肾果属于坚果,没想到也能在司前生长得那么好。“今年我们这里是丰产的,证明这个热带品种在我们这里是适合种植的,在我们这里也是可以种成功的。”
益肾果的种植是粗放型管理,不用施肥,不用打药。温为军就种植益肾果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今年可以收到一万多斤,生果是25块钱一斤,零售可以卖到40块钱。村民不用种很多,一年都会有8到10万的收入。”
温为军说,目前,当地村民普遍大面积种植柑橘,且柑橘管理难度大,效益也不算太高,与益肾果种植形成鲜明对比。他表示,自己的引进种植已经成功,他将把益肾果作为始兴特色的产品推广出去,带领村民一起种植,提高大家的收入。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