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依港而建、因海而兴,一直以来把推动工业发展和园区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
奋力推动产业园区发展跑出“加速度”
12月2日,湛江市产业园区发展大会召开,研究部署湛江市产业园区发展思路举措,全力推动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
湛江市委书记刘红兵出席会议并讲话,湛江市市长曾进泽主持会议,广东省工信厅一级巡视员何荣到会指导。湛江市领导曹兴、程凤英、黄明忠、何嘉旻、陈峻华参加会议。
会议提出,要坚持工业化、生态化、数字化融合发展理念,聚焦重点、系统谋划,推动产业园区扩能增效、提档升级,为湛江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现场还进行了入园项目集中签约仪式,宣读了《关于表扬2020年度产业园区建设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的通报》。
从“工业立市”发展战略的确立到“三大三化”发展理念的提出,湛江推进工业提速发展、打造制造业强市的步伐从未停止。
湛江市产业园区从改革开放之初唯一的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到目前拥有国家级开发区1个、国家级高新区1个、省级开发区8个、省产业转移集聚地6个,省级以上工业园区数量位居全省前列。
◆ “十三五”期间,全市园区签约项目195个,立项投资总额693亿元。
◆ 截至2021年9月,全市园区共入驻企业1136家。
◆ 产业转移工业园的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税收等三项指标总量连续五年排名全省园区第一。
◆ 2016年以来,累计投入209亿元用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全市40%园区达到“七通一平”标准,建成一批公共服务平台。
◆ 实现5G基站园区全覆盖,宝钢湛江钢铁产业园被认定为全省首批8个“5G+工业互联网示范园区”之一。
树立一盘棋理念,着眼差异发展、协同共进
乘势而上,起而行之。目前,湛江正加快构建,以广东湛江临港大型产业集聚区和一县(市、区)一省级产业园区的“1+N”发展新格局,将大型产业集聚区打造成为全省沿海经济带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将县(市、区)工业园区打造成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主引擎”。
◆ 经开区、奋勇、雷州:积极推动广东湛江临港大型产业集聚区建设,培育绿色石化、先进材料、汽车及装备等3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 徐闻:规划建设临港产业园,重点发展新型海洋装备制造、临港物流、绿色农业等产业。
◆ 吴川:谋划建设好现代空港经济区,重点发展保税加工制造业、航空物流业等,构建服务湛茂阳区域的临空产业体系。
◆ 廉江:发挥中国电饭锅产业基地品牌优势,争取到2025年建成创新能力和生产智能化、自动化水平达国际一流水平的小家电产业聚集发展基地。
◆ 遂溪:发展生态产业园,形成多产业融合共生的产业集群结构。
◆ 麻章:打造以现代森林工业高新技术为亮点的世界一流、全国最大的现代森工产业园区。
◆ 坡头:加快建设海东高新产业园、龙头产业园、官渡产业园,着力打造湛江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
◆ 霞山、赤坎:发挥主城区优势,打造都市型产业,加快打造大数据应用先导区。
筑巢引凤再迎新突破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湛江将加快完善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功能,逐步提高园区产业承载力和项目吸引力。
全市工业园区将推广“七通一平”(即道路通、给水通、排水通、电力通、网络通、燃气通、公共交通通和场地平整)标准化建设,规划建设工业园区到高速公路、港口、机场、铁路站点等交通节点的快速通道,优先安排产业园区的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和公交线路,改善园区周边交通配套条件。
在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推进5G、“双千兆”网络和移动物联网在园区深度覆盖,打造“智慧园区”,打造一批“5G+工业互联网”应用示范标杆,建设一批工业数字化服务平台。
坚持绿色、循环、低碳的生态化理念,推广使用高效制冷、先进通风、余热利用、光伏发电等技术,促进废物综合利用、能量梯级利用、水资源循环利用,努力打造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节能低碳园区。
带动产业集聚发展
聚焦项目发展,湛江力求在提高园区发展质量上实现新突破,以重点项目为牵引,全面提升园区产业发展水平。
◆ 发展壮大三大战略性支柱产业。以绿色钢铁、绿色石化、智能汽车三大战略性支柱产业为重点,加快园区临港产业发展。
◆ 培育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绿色能源产业,大力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培育发展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培育发展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
◆ 推动四大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农海产品深加工产业,加快推动造纸产业绿色化高端化升级,打造全国最大的浆纸产业和高端特种纸生产基地,打造羽绒纺织产业集群。
◆ 推动园区与周边城镇协同发展,使产业园区成为工业化、城镇化互相依托、互相促进的重要平台载体。
加快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其时已至,其势已成。湛江将以永不懈怠、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不断推动产业园区发展迈上新台阶,为全力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加快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记者】陈思亮
【摄影】郭龙碧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