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广东 | “中国民间艺术一绝”——碣石麦秆画

广东省非遗促进会
+订阅

麦秆剪贴画,简称“麦秆画”,是我国一项传统美术工艺品。

碣石麦秆画是民间纯手工艺技术,其一幅作品的完成要经历泡、割、刮、碾、烫、染、贴等多道工序,它吸收中国画、油画、版画等诸多技法和艺术表现形式,利用麦草表面天然光泽,染上各种颜色,以山水、花鸟、人物等为题材,用木板、厚纸板裱上黑白绸布做底并绘上草图,麦草粘上乳胶用各种刀具剪贴在底板上,精心制作出各式麦杆画。其制作技法独特,制作过程复杂,整套工序全部手工完成,需先将麦草剪条去目、浸泡、漂洗然后剖开整平,利用麦杆本身的自然光泽和质地,经科学加工处理漂染上丰富多彩的颜色,以人物、山水、花鸟等为题材,用木板裱上绸布绘上草图,将漂染好的麦草粘上乳胶用各种刀具剪贴在画板上,精心制作出自然美感的原色、彩色麦杆画。

制成的作品画面精美、栩栩如生,被誉为“中国民间艺术一绝”,具有较高的欣赏和收藏价值,在室内可保持几十年不褪色、不脱落、不变质。

碣石麦杆画始于清代初期,起初只用原色麦草剪贴在画板上,制成较简单的小幅麦杆画。直至上世纪50年代,老一辈麦杆画从艺人员创作出大批新作品,为开辟各种销售渠道,探索、挖掘麦杆画艺术、创新产品、培养后继接班人作出贡献。

目前碣石麦杆画已被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