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前通过手机APP在盒马鲜生买好全套火锅食材,回到家时,晚餐火锅早早就在家门口“候着”了——这已成为很多白领的日常。
大到家电、厨柜,小到一肉一菜,通过互联网大数据“算法”得出的资源配置,让人们享受到前所未有的购物便利性和丰富性。
2016年,伴随着网民的壮大、用户网购行为的养成,新零售盒马鲜生应运而生。
背靠互联网科技公司,盒马不断探索整合线上线下资源、将数字化模式贯穿零售全产业链的新模式。同时,对应各环节的运作场景,又将高科技应用投入其中,进行测试,做中国新零售“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如今,配送到家、线上线下全渠道、电子标签、AI导购、扫码购、用户画像、订单农场等创新做法,在中国零售业被广泛应用,“盒马模式”也成为主流业态。
然而,正如盒马创始人兼CEO侯毅所说,中国新零售还未定形,他们仍在不断探索用数字化的方式重构零售消费,不断锤炼新模式。这些探索和创新,为世界零售的多样性增添了更丰富的样本。
科技新平台▼
30分钟内送达商品
走进盒马门店,“黑科技”随处可见:屋顶的滚动滑轨吊着用户在APP下单的货品,快速滑向门店一侧的取货区,快递小哥娴熟地取下袋子,快速地骑着电动单车送货;在结账区的自助机前,消费者拿着商品对着扫码小窗“滴”一下,屏幕上立即显示该商品价格、件数,支付时打开支付宝或微信,扫一扫即可完成交易。
在门店后端的仓库、物流、生产等环节,人工智能、大数据算法、物联网等新科技的应用更多。
盒马鲜生有关负责人以拣货环节为例:“用户在线下单后,后端系统把拣货员管理区域内的物品信息传到RF扫描枪,电子价签在系统中已经记录了所有货品和货架的位置,可以计算出最科学的‘拣货动线’,甚至可直接定位货品,分配给最近区域的拣货员。”
这些新科技应用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消费者获得更快、更便利、更新鲜的购物体验。
“以现制现做的熟食、预制菜为例,传统零售的做法,会要求所售品类全国一致。但对于我们来说,这个类目要本地化,要把更多适合本地人需求和喜欢的产品纳入到经营范围内。比如在广东盒马店会推出更多潮汕味道、客家味道的美食。”盒马鲜生大湾区总经理孙庆阳说。
“这不是超市,也不是餐饮店,而是一个数据和技术驱动的新零售平台。用户不仅可以在店内购物、就餐,还可以在APP上购物,盒马最快会在30分钟内将商品送达。”盒马诞生之初,曾备受质疑,当时,侯毅道出了其心目中盒马的“样子”。
消费新需求▼
“订单农场”稳定供应
新零售“盒马模式”的出现,不仅在前端对传统零售的服务、货品、店铺形式等做出改变。更重要的是,它通过前端的消费大数据,倒逼零售产业链中上游供给端的革新,重构产业结构,提升有效供应。
在上海市一家有机农场的包装车间里,员工们有条不紊地为刚刚采摘的空心菜进行分拣和包装。这些有机菜70%以上供应给盒马店。按要求,每包菜身上都必须带有机认证二维码。消费者通过手机扫码可溯源其“身世”。
这家农场是盒马在国内外众多“订单农场”的上游合作者之一。在全国,其自2019年开始布局自有“盒马村”,即专为该公司种植农产品的村庄,农户种出的优质农产品可直接卖到盒马线上线下新零售平台。
与传统种植基地不同的是,这种模式属于定向种植、以需定产。通过消费大数据,前端把市场行情、消费趋势传递给种植端,再进行有效生产。
盒马副总裁沈丽认为,这种模式一方面依靠销售端的用户反馈,把更多市场信息和用户需求带到田间地头,帮助农户规划种什么、怎么种;另一方面在农产品种植前提前约定采购金额和采购量,稳定农产品价格。
据悉,截至目前,全国共有136个盒马村,遍及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出海新布局▼
“全球定制”满足需求
今天,连接上亿消费者的消费互联网,对产业链、供应链的影响作用已向更广阔的空间纵深发展。
今年进博会上,全球最大肉类供应商——来自巴西的企业JBS与盒马签署合作协议,来自美国科罗拉多牧场的谷饲牛肉将直抵全国300多个盒马门店,进口贸易成本节省10%,中转贸易时间缩减10%。此外,进口牛肉在鲜度、溯源上也升级。
“我们已实现国际供应链牛肉做中国市场,美国、加拿大、新西兰、俄罗斯等牛肉制品,通过直采进入中国市场,新鲜牛肉的品质和价格都可以超越国际巨头,能够与全球巨头竞争。”侯毅自豪地说。
传统零售是基于货品去驱动消费者的行为,但新零售是从人开始的。基于中国消费升级,再加上消费和产业互联网技术加持,中国新零售的国际供应链已从“全球买货”升级为“全球定制”,分处世界各地的原产地,逐渐被链接成为中国消费产业链上的一环。中国消费市场与国际产业更紧密结合了。
近年来,头部中国零售企业纷纷在海外布局新基建,除了盒马外,京东也拥有约50个保税仓库及海外仓库、近千条国际运输线路,国际供应链网络触达全球220多个国家,可实现门到门48小时送达。
“过去200年,各国零售都在反复迭代。未来中国零售将成为去中心化的零售,产业链各环节可在手机上进行无缝操作,在手机上就能实现商品生产制造、消费体验等场景。”在中信证券研究部总监、商业零售行业首席分析师周羽看来,“线上线下未来一定是不分开的”。
【特写】
消费新体验:智慧价签亮灯,4分钟搞定订单
新一轮促销来了,线上部分品类商品降价促销,工作人员动动手指在电脑系统上操作,瞬间全国所有门店电子价签上的价格也同步更新;来订单了,货架上相应货品智慧价签的指示灯亮了起来,分拣员快速拣货,4分钟就完成了一张订单;下午,烘焙区糕点价签上显示的鲜度数据已悄然变化,上午制作的食品下午仍未卖出,其鲜度会自动降级……
最近,广州盒马门店又出现“黑科技”。这次,新零售从一张小小的价签牌上找到了创新的窗口。从外观看,该价签是一块电子屏,上面显示相关物品的信息,如上架时间、新鲜度、热销排位等。相比传统纸质价签,此次该公司上新的第三代智慧价签更环保。它采用电子墨水技术,内含可联网的芯片,工作人员可通过后台随时对商品价格及相关信息进行调整。
“未来还将增加更多功能模块,比如好评率等,为消费者选购商品提供更多参考。”盒马技术专家朱梦洁说,该智慧价签系公司技术团队自主研发,属行业内首创。朱梦洁还表示,该公司在零售系统里使用的大多是成熟技术,但创新应用到各类场景中,以新面貌出现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无论是智慧价签还是其他技术创新,我们都希望以更好的消费者体验为目标。”
【记者】欧志葵 叶丹
【实习生】王一舒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