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国资委副主任覃海宁:广州将构建“1+5+X”国资产业片区体系

南方+ 记者

当前,枢纽经济已经成为新一轮城市竞争的核心内容。近年来,广州枢纽之城建设和枢纽经济发展不断提速,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地位也日益提升。这其中,广州国资国企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强大力量。

12月1日,2021“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广州)“读懂广州”枢纽经济专题研讨会在广州越秀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会上,广州市国资委副主任覃海宁表示,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生力军、全市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广州国资国企围绕广州“十四五”建设枢纽之城、发展枢纽经济的战略目标,较好地发挥了建设者、引领者和支撑者的作用。

   南方+ 符超军 拍摄

覃海宁介绍,围绕枢纽之城的建设,广州国资国企以提升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功能为导向,由功能类和公益类企业统筹推进海、陆、空及轨道交通建设的重任,助力广州建成立体式综合交通网络,努力当好枢纽之城“建设者”。

海港方面,广州港集团建成南沙一、二、三期集装箱码头,形成16个万吨级深水泊位;空港方面,作为省机场集团股比49%的第二大股东,南航集团并列第二大股东,全力支持白云机场建设、南航集团发展及全省“5+4”骨干机场建设;轨道交通方面,广州地铁建成开通15条总里程589公里地铁线路,18号线时速高达160公里,构建市中心至南沙副中心、外围城区中心30分钟直达、至周边中心城市60分钟直达的“3060”轨道经济生活通勤圈;高快速交通方面,建成高快速路总里程760公里,承载广州市域高快速路78%的通行量、85%的货运量。

“‘十四五’时期,我们还将建设一批打基础、增功能、互联互通的重点基础设施,打造高能级海港、空港枢纽,不断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夯实城市长远发展根基。”覃海宁表示。

广州国企还将充分发挥国企平台优势、资本优势,加快临空、临港、轨道交通等产业发展,努力当好枢纽产业“引领者”。

“我们将构建‘1+5+X’国资产业片区体系,着力建设1个产融示范新城、5大重点产业价值园区、X个特色产业片区,预计总投资3000亿元、占地超过15平方公里、年产值约1万亿元。”覃海宁透露,广州还将推动国有资本更多投向枢纽产业,并通过成立大湾区轨道交通产业集团,积极推动轨道交通全产业链在广州集聚发展。

   南方+ 符超军 拍摄

以优越的交通枢纽为基础,广州国资国企也通过汇集要素资源,推动建设科技枢纽、金融枢纽、人才枢纽,建设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扮演起枢纽经济“支撑者”的角色。其中,为推动产融结合,成立140支规模达千亿级的国资基金,以产投集团、越秀产投、创兴银行等企业为主体,联合IDG等社会资本,强化市区联动,建设投融资一体化对接平台,加大对枢纽经济重大平台、重点项目和重点产业的资金支持。

“在新的征程上,广州国资国企将以奋进者的姿态和搏击者的担当,推动城市经济发展再提速、城市基础设施再完善、城市服务范围再拓展、城市公共服务效能再提升,更好支撑保障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为广州建设枢纽之城、发展枢纽经济贡献更大的力量。”覃海宁表示。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 黄舒旻 钟晓宇

【摄影】梁钜聪 符超军

编辑 尤丹娜
校对 居伟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