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共植友谊树!中土友人相聚广州“绿心”

粤洋记
+订阅

秋末初冬的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内,阳光和煦,温润清风迎面吹来,令人神清气爽。

广州海珠湿地被称作广州“绿心”

广州海珠湿地被称作广州“绿心”

广州海珠湿地被称作广州“绿心。

广州海珠湿地被称作广州“绿心。

“让我们一起倒计时,三、二、一,揭幕!”12月1日,在全场观众的注视下和热烈的掌声中,来自广东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广州市以及土耳其驻广州总领事馆的嘉宾共同为中国—土耳其建交50周年友好纪念林揭幕。

当日,为庆祝中土两国建交50周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与土耳其驻广州总领馆共同举行中国—土耳其建交50周年纪念植树仪式。活动上,中外嘉宾共同栽种了20棵黄花风铃树苗。这些黄花风铃成长后会随着四季变化而呈现不同的独特风貌,寓意着多彩的世界、多元的文化,象征着中土两国友好合作的多样性与广阔未来。

中国—土耳其建交50周年纪念植树仪式。

中国—土耳其建交50周年纪念植树仪式。

中国—土耳其建交50周年纪念植树仪式。

中国—土耳其建交50周年纪念植树仪式。

广东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副主任钱红洁表示,自去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土两国同舟共济、守望相助,双边合作展现出了强劲韧性和巨大潜力,为两国关系增添新亮点,谱写了中土友谊新篇章。

“希望通过今天的纪念植树活动,让中土友好的种子继续生根发芽,为两地友好交流与务实合作不断注入新的活力,带来新契机。”钱红洁说,在中土双边关系稳步发展的大背景下,广东将继续在地方层面深化与土耳其的交流合作,进一步促进双方友谊与相互了解,积极推动中土合作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中土两国历史文化渊源深厚。中国与土耳其于1971年8月4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建交50年来,中土各领域友好合作关系持续发展。2010年10月,双方宣布建立和发展战略合作关系,标志着中土关系进入新阶段。在中土双边关系稳步发展的框架下,广东省与土耳其的友好合作也不断深化拓展。

2001年6月,广东省与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省正式结好。自结好以来,双方一直保持着良好交流关系,地方高层互访不断,经贸往来频繁,旅游文化交流热情高涨。即使是在新冠疫情阻断人员正常往来期间,两省之间依然各尽所能,践行友好互助精神。

去年,广东省向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省捐赠了6万只医用口罩。在广东国际青少年交流线上活动举办之际,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省相关美术中学学生积极参赛,增进了双方友好关系。今年8月,在中国和土耳其建交50周年纪念日之际,广东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副主任何如胜线上出席了中国—土耳其民间友好合作对话会并发言。

广州海珠湿地被称作广州“绿心”。

广州海珠湿地被称作广州“绿心”。

“我相信,这片满载着两国人民深情厚谊的树苗一定会得到广州市民的喜爱和呵护。”广州市政府副秘书长张文涛说。

近些年,广州与土耳其持续深化多领域务实合作。2012年7月,广州市与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正式建立友好城市关系,两市在高层互访及教育、文化、旅游等领域开展了务实交流合作。2020年2月,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市长埃克雷姆·伊马姆奥卢致函广州市市长温国辉,赞扬中国人民在面对磨难时表现出极大的应变能力和勇气,希望中国朋友早日战胜灾难,恢复日常生活。2019年7月,广州市与安卡拉建立友城关系,安卡拉成为广州第37个友好合作交流城市。

“广州是一座花园城市,希望在两国建交50周年之际,我们共同种下的友谊之树能进一步见证双方在教育、文化、旅游领域更加丰硕的合作成果。”张文涛表示,广州期待与土耳其在更广领域、更高层次深化交流与合作,促进经济互利共赢、文化繁荣发展,谱写友谊新篇章。

中国—土耳其建交50周年纪念植树仪式。

中国—土耳其建交50周年纪念植树仪式。

中国—土耳其建交50周年纪念植树仪式。

中国—土耳其建交50周年纪念植树仪式。

活动中,土耳其驻广州总领事馆副领事李诗涵宣读了土耳其驻华大使埃明·约南的书面致辞。“这片纪念林是两国关系深入发展、加强合作的众多坚实成果之一。我衷心希望,随着这片纪念林在这片土地的生根发芽,土中关系会在更加坚实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埃明·约南在书面致辞中说。

“我们期待进一步加强与中国人民的友好关系,并将这种友好关系以坚实基础传承给子孙后代。我们相信,书本和树木是传承情谊的两种重要载体。”土耳其驻穗总领事库特鲁·阿义坎表示,将于近期在广州图书馆设立土耳其国家主题书架,并通过系列活动向广东朋友推介土耳其文化。

【记者】龚春辉

【通讯员】粤外事

编辑 邓苇
校对 刘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