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商务局副局长吴伟华:全力加速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南方+ 记者

12月1日下午,2021“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广州)之“读懂广州”营商环境与城市发展专题研讨会在广州越秀国际会议中心举行。营商环境可以给城市发展带来哪些优势和机遇?广州市商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吴伟华进行了分享交流。

广州是国家中心城市、综合性门户城市和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广州深入推进内贸流通改革创新,大力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努力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广州5次荣获《福布斯》“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第1名,5次获“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称号,被《世界城市名册》列为全球一线城市。广州以完善的基础设施、一流的营商环境、包容创新的城市品质吸引着各种人才、创业者和企业在广州聚集。

吴伟华表示,广州将力争用5年时间,基本建成面向世界的数智化、时尚化、现代化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枢纽之城

白云机场旅客吞吐量全球第一

广州陆海空铁河等交通运输方式齐备,有着联通全球2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贸易网络。2020年白云机场旅客吞吐量全球单体枢纽机场第一,货邮吞吐量175.95万吨、居全国第二,港口货物、集装箱吞吐量分列全球第4和第5位。机场航线网络覆盖全球230多个航点,其中国际及地区航点95个,航线168条。广州积极推进口岸营商环境改革创新,通过优化通关流程,压缩通关时间,规范和降低口岸收费,加强单一窗口建设,进一步降低货物进出口通关成本,增强企业获得感。

吴伟华指出,广州市助力外贸新业态发展,推动跨境电商综试区改革创新,在全国首创跨境电商出口退货“合包”模式、“空铁联运”跨境电商出口模式,建立跨境电商商品全球溯源体系等。2020年全市外贸进出口9530.06亿元,跨境电商进口连续7年居全国第1。

实力之城

汽车产量全国第一,生物医药产业全国第三

广州市面积7434平方公里,服务管理人口超2200万,是中国最开放、经济最发达、市场化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即使在疫情影响之下,广州的经济基本面仍展现出强大的韧性与定力。

今年1-10月,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5.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355.16亿元,同比增长12.0%;实际使用外资436.29亿元,同比增长11.0%。拥有5000平方米以上大型零售商业网点392个,商业街36条,商超、品牌连锁便利店及社区生鲜连锁门店超6600家,3家全国十大购物中心。全市共有596家专业批发市场,其中交易额亿元以上市场108家,商户约17万户,在美妆、花卉、茶饮、箱包、珠宝、服装等多个领域形成辐射全球的供应链枢纽。

吴伟华指出,“广州拥有联合国41个工业大类中的35个行业,制造业综合实力和配套能力居全国前列。汽车产量居全国第1,生物医药产业全国第3,新型显示、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轨道交通等全产业链初具规模。”

与此同时,广州的研发设计、工业互联网、检验检测、供应链管理、现代物流等高能级生产性服务企业加速集聚,制造业服务化快速推进。全市重点场馆展览场次和展览面积连续多年居全国第二位,2021年1—10月,各专业展馆举办经贸类展览152场,同比增长19%,展览面积53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75%。广大企业凭借广州支点,可有效链接国内国际“双循环”,有力撬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

机遇之城

330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广州投资

广州市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始终站在市场主体的角度,致力于营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作为全国首批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和标杆城市,《中国营商环境报告2020》显示,在营商环境评价涉及的18项指标中,广州均获评“标杆城市”。

此外,“获得电力”“跨境贸易”“办理破产”“市场监管”4项指标,广州均入选“最佳实践”。为打造全球企业投资首选地和最佳发展地,近年来累计盘活存量用地92.7平方公里;建立“3+X”招商服务机制,为项目洽谈、签约、注册、开工、投产(营业)全流程提供专属服务,对企业的诉求实施闭环全程跟进;发布全国首个投资政策智能化运算服务平台“投资政策大算盘”,帮助投资者一键准确了解广州的最新产业政策,一键联系市、区专属服务官,即时得到一对一的政策服务;启动“金融支持广州市稳外资战略合作计划”,本市9大金融机构将在“十四五”期间为广州市外资企业和项目提供合计超过7200亿元人民币的融资支持。

吴伟华指出,“完备的产业体系、不断拓展的综合服务功能、高效完善的投资服务政策,让国际国内广大企业坚定信念选择广州、扎根广东、抢抓机遇、乘势而上。”

截至2021年11月12日,广州市场主体总量突破300万户。截至2021年10月,169个国家和地区在穗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6万家,共有330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广州投资,投资项目累计1468个。

宜居之城

每5.2万人拥有一座公共图书馆

广州已经构建起华南地区最完备的重大文化设施体系,全市每万人拥有室内公共文化设施面积达1515.78平方米,各类博物馆(纪念馆)超过60座,全市平均每5.2万人拥有一座公共图书馆(分馆),广州大剧院跻身“世界十大歌剧院”,每年上演各类知名作品、演出近400场。广州极强的包容性和浓浓的人情味,让来自天南海北的异乡人感受到亲切、温暖,获得“此心安处是吾乡”的归属感。

今年,广州获批全国首批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夜经济、特色老字号、直播电商之都、5G商业步行街、广交会四期扩容、专业市场加速拥抱数字化,新消费场景不断丰富城市生活新体验。

吴伟华指出,广州将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通过进一步强化政策措施配套,加强消费领域诚信体系建设,健全市场监管和消费维权体系,为消费者、商家营造近悦远来的市场环境。

【南方日报记者】谭超 苏力

【摄影】符超军 梁钜聪

编辑 尤丹娜
校对 洪江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