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话题
字数:2400阅读时间:4min
在一些国家,动物并非单纯的私人物品,而是“动物演员”。如好莱坞电影中涉及动物的拍摄,会在片尾说明拍摄手法,避免拍摄过程中对动物造成伤害。
“知道”(nz_zhidao)跟你谈谈,影视剧里的动物为什么没得到善待。
▼
(IC photo / 图)
于正担任编剧的《当家主母》,本身没啥好讨论的,但剧组涉嫌虐猫,引发舆论广泛讨论。
有网友发现第32集里出现疑似真猫中毒死亡镜头,因“过于逼真”,怀疑剧组“虐杀动物”。有自称是现场群众演员的网友表示,那只猫不是被毒死的,而是用电击刺激小猫条件反射,最后被电死的,当天就被埋了。
剧方进行了多次澄清,并于11月29日晒出了拍摄于28日的小猫的视频,并表示将提告传播猫被电死的群众演员诽谤罪。不过,视频底下仍有许多网友提出诸多质疑。
于正剧组到底虐猫没有仍然是疑云,但抵制《当家主母》的浪潮愈演愈烈,豆瓣评分已跌破3分。抵制浪潮得到很大一部分网友的支持,也有声音认为网友的声援是“圣母”,“目前没有法律禁止,宠物应该视为私人物品看待,不应过度解读”。我们应该关注影视拍摄中动物的处境吗?
影视剧虐待动物
并不鲜见
近两三年来,有个别影视剧卷入涉嫌虐待动物的风波中。2018年播出的爆款剧《延禧攻略》中,有几处情节对于鸟类的动作过于简单粗暴。2019年《清平乐》被曝虐狗,小狗被绳子绑住,还被马腿带飞悬在空中,最后倒地抽搐。2020年播出的《狼殿下》里,反复出现了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苍鹰,虽然一直打着“出场动物为CG制作”的字幕,但网友怀疑剧方使用了真实的野生苍鹰拍摄,苍鹰因过劳还出现了应激反应……
如果时间往前推移,影视剧中虐待动物的情况就更多了,并且行为严重得多。
2016年上映的《皮绳上的魂》,被指拍摄过程中杀死了怀孕的鹿。之后剧组澄清,为了拍摄该片,剧组在鹿场买了两只鹿,两只都是三岁的成年鹿,都没怀孕。但真的是有鹿在拍摄时被杀死了。
2010年播出的《三国》,导演高希希为了说明剧中的大场面很真实,在采访中举了这样一个例子:“我们从新西兰一下找了50匹纯血马,而且还随时进行补充,我们的马在拍戏中一共牺牲了六匹,疯了八匹,连马都受不住了,你想想大概是什么样的一个战争场面吧。”这段采访引发巨大的争议,尽管事后高希希一再解释“马都是病了……已尽了最大的努力”,剧组各路人马也出来解释说剧组尊重马就和尊重人一样,但确实有很多马拍摄时严重受伤或死去。
更让人愤慨的是1993年上映的电影《犬王》,这部电影在豆瓣评分2.1分,是豆瓣评分最低的电影。电影中有一个情节,军犬被绑上炸弹,身体炸成碎片。这竟然是真实拍摄的。导演让一只退役的军犬以为自己是在执行任务,军犬毫无犹豫地叼起炸药包,结果它却被残忍炸死了。这只军犬当时的训导员,一开始还以为炸药是道具,在军犬真的被炸死后,哭得死去活来,当场就晕厥了。
除此之外,还有电影《悲情布鲁克》,为了追求真实,准备把一匹马推下悬崖,摔得血肉模糊;电视剧《大宅门》中,刀子插进马身体,用枕头闷死了一只小猫;电视剧《天天有喜》中,小白狐因日夜赶工,过劳而死;电影《投名状》为了镜头好看刺激,设计出对马危险性极大的动作,导致了马的死亡……
(IC photo / 图)
非必要不伤害原则
早期影视拍摄存在的虐待动物行为,还可以归咎为保护动物的意识不够强烈。但经过《犬王》风波和《三国》风波后,仍然有剧组“铤而走险”,就可能不仅仅是意识不够的问题。
剧组“无所谓”的底气,一方面来源于,我们的相关法律法规,对于剧组使用动物拍摄时应该遵循什么样的伦理基本还是空白状态。换句话说,只要不涉及保护动物,那么剧组怎么处理,更多是道德上面的谴责,并不涉及违法。
然而在一些国家,动物并非单纯的私人物品,而是“动物演员”。如好莱坞电影中涉及动物的拍摄,会在片尾说明拍摄手法,避免拍摄过程中对动物造成伤害。同时,美国也有相关的协会,负责检查电影、电视、广告、音乐片中的动物演员的待遇。
对许多剧组来说,除了缺乏外力的约束外,也有成本的考量。其实涉及伤害动物的场面,完全可以用特效来替代。制作方宁愿选择真实的动物,既因为逼真,也在于使用动物的成本往往低于特效制作。譬如有些剧组就认为,毒死一只流浪猫是零成本的事儿,如果用特效拍摄反而费钱费力费功夫。
就当前的情形来看,剧组怎么使用动物,大概只能靠舆论的约束和倒逼了。这也是分歧的来源,有人认为,动物就该跟人享受一样的权利,享有基本“人”权;也有人认为,动物只是私人物品,爱怎么处置怎么处置,那些动物保护者简直是“圣母”。
将动物同人绝对平等起来,让动物也享有“人”权,显然是不现实的。目前地球上已知的动物大约有150万种,有些动物更“高级”,有些可能就更“低级”,判别标准往往在于动物“有无感受痛苦和快乐的能力”。就比如伤害一只猫的冲击力远远大于伤害一只毛毛虫,因为前者能够感知痛苦,也就具有更高的情感地位,人类伤害它们的道德负担就更沉重。所以,当前是很难将所有动物的权利跟人相提并论的,就连不同的动物之间也没办法一视同仁。
某种意义上,人类繁衍生息,有时就是建立在对动物的“伤害”基础上的。比如动物实验是生命科学研究中获取可靠、精确结果的实验基础,生命医学研究离不开动物实验。去年有报道指出,每年用于研究的动物有1.15亿只,包括小鼠、大鼠、鸟、鱼、兔子、豚鼠、家畜、狗、猫以及非人灵长类。
不过,有时不得不伤害动物,并不意味着伤害动物就是理所当然的,那种动辄把保护动物视为“圣母”,也是缺乏同理心和怜悯情感的冷血做法。说到底,人也是一种动物,只不过人是更高级的动物,人类有丰富的感知痛苦的能力,那么生而为人,就应该避免制造不必要的痛苦和伤害,而不是倚强凌弱、弱肉强食。
也因此,这些年来,动物伦理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哪怕是生物实验中不得不使用动物,医学界也更多关注到使用动物的正当性问题,以及如何将给动物造成的伤害降到最低,如何避免那些不必要的伤害。对于影视拍摄也同样如此。应该遵循正当、非必要不伤害原则,只要有可以替代伤害动物的方法,那就不要伤害动物。
▼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