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新纪录!梅州五华抽水蓄能电站首台机组投产

南方+ 记者

11月30日24时,南方电网调峰调频梅州抽水蓄能电站(简称梅蓄电站)首台机组正式投产,成为“十四五”开局之年南方电网服务区域内首台投运的抽水蓄能机组。

南方+ 何森垚 拍摄

首台机组投运将进一步提升粤港澳大湾区电网调节能力,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再添新动能。电站主体工程开工至首台机投产仅用时41个月,创造了国内抽水蓄能电站最短建设工期纪录。

梅蓄电站位于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境内,是南方电网在广东省内建成的第五座抽水蓄能电站,是国家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及《赣闽粤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规划》重点项目、广东省重点建设工程。电站主要服务于广东电网,在电网中承担调峰、填谷、紧急事故备用任务,兼有调频、调相和黑启动任务,是电网的“稳定器”、“调节器”。

电站规划装机容量240万千瓦,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工程装机容量120万千瓦(4×30万千瓦),工程总投资70.52亿元。电站一期建成后预计年发电量15.7亿度,几乎等同广东省内所有手机的一年充电量,可满足1000万户家庭用电。电站预计每年为当地带来税收近亿元。

南方+ 何森垚 拍摄

值得一提的是,梅蓄电站总库容位居全国抽水蓄能电站第二,是国内为数不多能够实现周调节的抽水蓄能电站。电站全面投产后,将大幅提升粤港澳大湾区电网调节能力,推动广东建设成为全国绿色低碳发展的先行地、示范区。

梅蓄电站项目主体工程2018年6月开工至今,2000多个日夜交替,2800余名建设者奋战不休,他们克服疫情影响,攻坚克难,最终实现电站主体工程开工至首台机投产仅41个月,创造了国内抽水蓄能电站最短建设工期纪录。梅蓄电站提前投产建设经验可总结并推广至后续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建设,对我国“十四五”“十五五”期间抽水蓄能电站建设规划目标具有重大意义。

针对梅蓄电站建设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部位,梅蓄业主项目部党支部与参建单位联合成立五支党员突击队充分发挥各参建单位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通过“守安全、抓质量、促进度”,为工程的顺利推进保驾护航。南方电网调峰调频公司充分发挥在工程建设管理上的专业优势,积极应用新工艺、新技术,通过优化水道转弯半径,节约水道工期60天,降低了施工安全和质量风险;通过对下水库副坝、尾水主洞衬砌灌浆等13项较大设计优化,共节约工程投资5293万元;引进了大坝碾压监控系统、碾压混凝土智能温控系统等先进技术手段,保证施工质量完全受控、在控。

电站建成后,每年可节约标准煤17.1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2.8万吨,减少二氧化硫及粉尘排放0.15万吨,优化电网系统电源结构,降低燃煤火电调峰率,改善系统内电源的运行工况和电网运行条件。促进粤港澳大湾区核电、风电等清洁能源及西部水电消纳,进一步保障能源健康发展和电网运行的安全稳定。

记者采访了解到,梅蓄项目能够快速推进,离不开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全力配合和周到服务,更得益于五华县为移民群众妥善解决好了安置问题。用地保障是梅蓄项目建设的最关键要素。根据项目建设需要,黄狮村全村521户、2300多人需要整体搬迁,其中涉及房屋292座。

在项目移民安置方面,五华累计投入7.69亿元先后完成了黄狮新村(县城工业园三坑安置区)和梅蓄新村(龙村镇断掌凹安置区)建设,去年1月底前,521户2300多名移民群众全部住进移民新村。值得一提的是,两个安置区还配套解决或妥善解决了移民子弟上学问题、移民群众搬迁后就业创业、看病就医、文化娱乐等问题,进一步提高了村民的幸福指数。

【全媒体记者】汪思婷 何森垚

【通讯员】张炳锋 郭思敏 王耀广 丁卯

编辑 罗蔚然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