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中国政府网消息,国务院发布《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修改版条例》)的决定》,增加新内容:“电子烟等新型烟草制品参照本条例卷烟的有关规定执行”。
深圳一家电子烟工厂现代化产线 南方+ 李荣华 拍摄
从2003年开始,电子烟产业在中国快速发展,尤其是电子产业大市深圳,一度占有全球电子烟产值九成,但是电子烟法律法规一直欠缺。上述消息意味着电子烟行业正式纳入烟草监管体系,获得合法定位,行业发展变得有法可依。
“关于电子烟监管的公告,非常必要也非常及时,希望新的电子烟国家强制性标准也能够早日出台并发布实施。”电子烟行业组织中国电子商会电子烟行业委员会表示将积极拥护监管,同时也呼吁有关部门在制定电子烟监管细则方面,考虑我国作为全球电子烟的生产制造中心,拥有完整的全产业链优势,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形成以出口为主的新兴产业等情况。
分析人士认为,未来监管细则落地及未来电子烟国标出台后,电子烟行业的管理将更加规范化,行业门槛也将抬高,亦可推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更稳健发展。
产业领先,法律规范及时补位
现代电子烟是以减害替代烟草产品为初衷而设计的,并非完全无害。由于缺乏针对性的监管措施,行业曾长期处于鱼龙混杂、野蛮生长的状态。
行业数据显示,中国是全球电子烟最大生产国、出口国,全球90%以上电子烟是深圳制造。据中国电子商会电子烟行业委员会介绍,近几年来中国电子烟出口量增长迅猛,今年更是创历史新高,预计达到1000亿人民币。以深圳为主的中国电子烟产业,从自主品牌到发明专利,在全球拥有绝对的优势,并具有主导权、话语权,尤其在就业方面,直接和间接带动了近300万人就业。
深圳一家电子烟工厂现代化产线 南方+ 李荣华 拍摄
但是,过去18年电子烟法律法规一直缺位。直到2021年,一则条例修订征求意见的消息,将中国电子烟的监管风暴卷起。
3月2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上述《修改版条例》的《征求意见稿》,拟定在《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附则中增加一条,作为第六十五条:“电子烟等新型烟草制品参照本条例中关于卷烟的有关规定执行。”到11月26日,国务院发布《修改版条例》,电子烟正式进入有法可依时代。
法律法规、标准、政策等一直是行业规范化建设的重要工具。
就在近期,电子烟国家标准也出现进展。11月22日,全国标准信息服务公共平台显示,电子烟国家标准状态变更为“正在起草”,而《电子烟液烟碱、丙二醇和丙三醇的测定气相色谱法标准》状态仍为正在批准。
而在11月25日,国家烟草专卖局也发布《关于深化“证照分离”改革,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实施方案》,提出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实行包容审慎监管,量身定制监管模式。这或将为未来电子烟监管细则确定方向。
全球来看,目前包括美国在内的多个电子烟消费大国都在推进电子烟法治化监管的进程。10月12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发布了首个烟草上市前申请(PMTA)的许可产品,授权英美烟草旗下一个系列3个电子烟产品在美国市场可以合法销售。
“参照”管理,增强电子烟监管效能
实际上,监管层对于电子烟的意见,已在3月份《修改版条例》的《征求意见稿》的说明中明确下来。
这份说明介绍,主要考虑是:
(一)推进电子烟监管法治化。近年来电子烟等新型烟草制品市场监管领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社会各方面非常关注。此次修改主要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电子烟监管法治化的要求,明确电子烟等新型烟草制品的监管法律依据,并做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衔接,发挥好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重要作用。
(二)符合电子烟产品特性以及当前国际监管的通行做法。鉴于电子烟等新型烟草制品与传统卷烟在核心成分、产品功能、消费方式等方面具有同质性,对电子烟等新型烟草制品应当参照《实施条例》中关于卷烟的有关规定执行。这也与国际上主要国家和地区对于电子烟等新型烟草制品的监管方式一致。
(三)增强电子烟监管效能。将电子烟等新型烟草制品参照《实施条例》中关于卷烟的有关规定执行,将大幅度提升电子烟监管效能,有效规范电子烟生产经营活动,解决电子烟存在的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虚假广告等问题,切实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
8个月后,《修改版条例》正式发布。业内分析,根据要求,电子烟等新型烟草制品的监管,要“参照卷烟的有关规定执行”,是“参照”不等于“依照”,这将给既有的电子烟产业格局预留了一定的发展空间。
深圳一家电子烟工厂现代化产线 南方+ 李荣华 拍摄
未来,电子烟具体细则将成为关注焦点。一名业内人士表示,未来在相关监管细则及国标出台之后,市场依然会发挥重要的资源配置作用,行业的创新潜力将会进一步释放,而电子烟产业也会逐渐走上强监管的规范路径,在未成年人保护、产品质量安全、消费者保护等方面有所提升。
去芜存菁,电子烟行业强监管落地
在电子烟的自主品牌定价权、全产业链集聚效应、专利及知识产权布局等领域,中国特别是深圳企业的先发优势十分明显。随着行业规范化建设落地,深圳优质合规企业或将提升全球竞争力,扩大市场份额。
“在任何领域,监管和行业发展都不是对立关系。过去几年,电子烟行业交织着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消费者利益得不到保障等行业乱象。只有依法监管,良币才能驱逐劣币,讲规矩、重创新的企业才更有‘底气’稳健发展。”一名上市公司电子烟业内人士表示。
近年来,相关部门加大了对行业的监管力度。2020年11月,《关于进一步保护未成年人免受电子烟侵害的通告》要求关闭电子烟互联网销售通道;6月1日,新《未成年人保护法》首次明确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电子烟;6月18日,国家烟草专卖局、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启动保护未成年人免受烟侵害“守护成长”专项行动,防范电子烟市场乱象“死灰复燃”。
因此,从趋势来看,参照“参照卷烟”管理新规,是电子烟行业强监管落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举措。
深圳一家电子烟工厂现代化产线 南方+ 李荣华 拍摄
对此,位于深圳的电子烟企业龙头雾芯科技表示,坚决拥护电子烟条例修订。后续将积极落实监管要求,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为用户提供高品质产品,切实履行社会责任,努力为行业长远健康发展和社会多做贡献。
电子烟行业组织中国电子商会电子烟行业委员会称,将坚决拥护关于推进电子烟法治化监管的要求,严格贯彻执行上述发布公告对电子烟实施的相关监管政策,积极引导全体会员配合有关部门做好相关工作。
该会认为,此时国务院公布上述关于电子烟监管的公告,非常必要也非常及时,希望新的电子烟国家强制性标准也能够早日出台并发布实施,有效规范电子烟生产经营活动,解决电子烟存在的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等问题,切实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
同时,该会也呼吁有关部门在制定电子烟监管细则方面,应充分考虑我国作为全球电子烟的生产制造中心,拥有完整的全产业链优势,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形成以出口为主的新兴产业等情况。对于以出口为主的电子烟产业,出台监管细则涉及出口方面,在符合国际监管要求和我国海关监管的条件下,应实现简化和便利,鼓励和支持企业出口创汇,有利于维持我国电子烟产业在全球的竞争力和电子烟产业的长远发展。
【撰文/摄影】李荣华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