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永平在投资问答录中说,每个人都应该建立起自己的stop doing list(不为清单),“如果你不知道或者不清楚什么是对的事情,那么你要清楚地知道什么是错误的事情,然后避免去做那些错误的事情”。
无独有偶,投资大师查理芒格也说过类似的话,“如果我知道自己会死在哪里,那我就永远不会去那个地方”。
这点对于我们非专业投资者而言更为重要,我们买基金,很多时候不做一些事情就会有很好的结果,大多数人投基不赚钱也是因为自己的非理性操作而非产品本身。
今天我就来分享下我自己投资的「不为清单」,供大家参考。
1、不买冠军基金
我不喜欢某个阶段相对排名特别好的基金,因为排名好必然意味着本身风格极致,又恰好与市场相匹配,无论是运气还是实力,都很难一直保持。
不买冠军基金,包括历史上某个年度表现前几的基金,我更喜欢那种一直都不是很出彩,但年年表现中上的基金。
2、不追热点、不炒题材,谨慎投资窄基
市场总是不缺乏热点,有些热点也确实有基本面支撑,最终会演化成长期的投资机会,但我自认为没有能力去把握热点,甚至没有能力研究行业。
因此,我不会去碰纯概念的题材板块,对于行业/主题基金也非常谨慎,更多的关注点还是放在宽基指数和全市场选股的主动型基金。
3、不满仓、不空仓,更不会加杠杆
仓位由概率和赔率决定,我不相信100%的事情,包括100%的上涨和100%的下跌,对于权益类资产,我奉行永不满仓(更不会加杠杆)、永不空仓的原则,时刻保持一个让自己舒服的仓位。
4、不单纯考虑短期市场表现
我不会以一支基金/一位基金经理近几个月、甚至近一两年的表现来评判好坏,收益只是结果,更重要的是理解创造出结果的背后原因,如果非要衡量结果,我也会尽量看更全的数据,时间上起码经历过一轮牛熊,并且要结合市场环境看各阶段的表现。
5、不考虑管理年限较短的基金经理
基于上面一条,我需要很长的历史业绩才能更全面地衡量一位基金经理的水平,区分运气、风格和硬本事带来的影响,因此我不会考虑管理年限太短的基金经理(比如5年以下),即便这会让我错失很多明日之星。
6、不主动追求赚交易对手的钱
投资获利来源主要源于两方面,一方面是企业成长的钱,另一方面是交易对手的钱,前者是正和游戏,后者是零和(甚至负和)游戏。
好资产内在价值增长带来的收益是企业成长的钱,好资产从低估到高估的估值提升和短期波动是交易对手的钱,坚持好价格买好资产,通常会赚到这两笔钱,我不会拒绝某一笔,但也不会单纯做投机博弈赚交易对手的钱,不是我多高尚,而是知道自己没能力。
7、不过度集中持有某个品种
即使再看好,我也会让持仓尽可能地分散,原则上单一品种持仓不超过10%,行业/主题基金等窄基更加严格一些,一般不超过5%。
8、不追求神操作
以一辈子的时间维度看待投资收益,几次惊为天人的神操作并不会给你带来多大的收益提升,正所谓大棋士通盘无妙手,高手之所以是高手不在于某次发挥出色,而在于每次发挥都稳定,不需要追求神操作,平平淡淡才是真。
9、不做空
如果画出一条人类发展指数,拉长时间看这条指数一定是持续向上的,中途可能会有“回调”,做空相当于在长期上涨中把握这种短期下跌的机会,或者根本不相信人类长期会更好,这种操作难度大,于人于己都不利。
当然,这里说的不做空指裸空,不包括建立部分空仓来和持仓做对冲。
10、不给任何人提供具体交易指导
每个人面临的情况各不相同,汝之蜜饯很可能是彼之砒霜,我永远也不会比对方本身更了解对方,我最多只会提供一些大方向的投资建议,对于具体的买卖操作我不会提供指导。
这条适用于任何人,包括至亲,如果他们有需要,我会让他们把钱交给我投资,而不是给建议他们来操作。
未完,可能有续...
「凡选择必有代价」,选择不怎样、要怎样,都会有相对应的代价。比如我不追热点、不考虑管理年限较短的基金经理,也必然会错过很多机会。
因此,每个选择都应该是在衡量利弊后做出的,而不是做完寄希望于事情往好的方向发展,也正因此,我的「不为清单」未必就适合每个人,请酌情食用,也欢迎大家留言分享自己的「不为清单」。
▼
欢迎关注且慢陪伴公众号,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本文仅为作者个人投资验证,所述观点不代表且慢官方。市场有风险,投资者应独立思考、独立决策。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