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农业科技帮扶助力贵州农业现代化加速发展

广州创新
+订阅

科技是农业发展的根本动力。近年来,广州市认真贯彻落实深化东西部协作和定点帮扶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利用东西部协作机制,发挥广州农业科技优势、产业优势,帮助贵州省安顺市、毕节市和黔南州突破农业生产技术“瓶颈”、研发新产品新工艺、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提升农产品“三化”水平、培养农业科技人才,为贵州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中的“农业现代化”贡 献了广州智慧、广州力量,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主要做法

搭建一个平台,促进农业科技资源大聚集

广州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简称广州国家农业科创中心),是全国五个国家级农业科技创新与产业孵化平台之一,现已汇聚华南地区 12000 多种农业种质资源、全球 40 多个国家12 万家企业法人、3.2 万名专家教授、3000 多个种质资源库、330 多亿元农业发展基金的农业科创综合性平台。在粤黔协作工作队广州工作组的牵引下,2020 年底广州国家农业科创中心在黔南州设立了分中心,成为在西南地区的第一个分中心。广州国家农业科创中心分中心成立之后,充分发挥了聚集效应,成为牵引广东(广州)农业现代化发展要素向贵州协作地区聚集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广州国家农业科创中心、广东省农科院、广州市农科院等广东(广州)农业科研单位积极作为,抽调专家和技术骨干深入贵州考察调研,与协作地区签订科研战略合作协议,按照“贵州所需、广州所能、突出特色”的原则,明确在农业科技协作攻关、新品种新技术引进推广、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人才培训、科技信息交流与服务等领域开展全面合作。2021 年 8 月,广州大气候农业科技公司与安顺市签约投资 6000 万元建立“智慧农业大数据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打造农产品溯源认证体系,实现农产品精准种植、精准监管,从种植到分拣加工、从品控到销售全链条数字化管理。9 月,广州艾米人工智能农业集团与安顺市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利用艾米集团数字农业技术优势,推动安顺市全域水稻产业数字化升级,实现产销智慧对接,培育数据融合新业态。

东部地区先进的农业科技,为贵州农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技术攻关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中国工程院钟南山院士领衔与贵州省呼吸疾病研究所、广药集团共同成立“刺梨防治呼吸疾病产学研联合攻关组”,举办贵州刺梨产业发展云论坛,深入研究和挖掘刺梨功效,研发刺梨果脯、原液、保健品等系列产品。在安顺市,中科院华南植物园与贵州南山婆食品加工有限公司、华南理工大学与春归保健科技有限公司联合申报了《辣椒中黄曲霉毒素控制技术和辣椒保鲜技术研究与应用》和《刺梨冻干粉的关键技术研发》等重大科研项目,已于 2021 年 9 月正式立项。在毕节市,帮助纳雍县建设食用菌工程技术中心,加强食用菌生产种植技术攻关,已取得受理专利 22 项,授权专利 8 项,在液体菌种研发、菌棒生产质量控制等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投入广州协作资金规划实施寨乐现代农业产业园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在黔南州,广东省农科院专家帮助贵州本土刺梨加工企业完成了刺梨果脯(糕)传统加工工艺提升及其产业化示范推广项目的研究。

引进一粒种子,保障粮食安全生产大增收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自古以来,粮食安全就是治国理政的 头等大事。党的十九大报告旗帜鲜明地指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贵州有大量海拔 1000 米以 上的冷凉山区,因地势高、气候冷、雨雾天气多,秋风冷害及稻瘟病一直是粮食安全生产的“紧箍咒”,水稻低产长期困扰。

2018 年起,广州市科技局和农科院依靠种业科技和人才优势,投入资金、种子在黔南州惠水县开展了优质冷水稻引种示范项目,通过引入“滇杂 31”“滇禾优 615”等水稻良种,加上科学种植技术,成功打破冷凉山区水稻长期低产的“魔咒”,创造了每亩 580 多公斤的高产记录,实现每亩增产近一倍,人均增收3000 多元。2021 年,广州再次安排专项资金在黔南州贵定、惠水、平塘、三都、都匀等 5 个县(市)推广种植高产冷水稻良种7000 多亩,惠及农户 2773 户 11092 人,新增经济效益 1296 万 元,500 多名基层农技人员和农户掌握了优质稻栽培技术,解决了高山冷凉地区水稻种植难题,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广州投入 45 万元支持黔南建立特色农作物种质资源库,为保存少数民族地方特色农作物种质基因,开发利用原生态作物和培育新品种提供支撑。

研发一款饮品,引领贵州刺梨产业大发展

刺梨是中国西南山区特有的一种野生水果,贵州野生刺梨资源分布居全国之首。为充分挖掘刺梨潜在价值,形成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根据广东贵州两省党政联席会议提出的要求,广州市迅速行动,组织市属国企广药集团全力科技攻关,仅用 98 天就研发出以刺梨果汁为原料的“刺柠吉”饮料,并在黔南州惠水县投产。据统计,2019 年“刺柠吉”饮料累计销售超过 1 亿元 2020年累计销售超过 5 亿元,2021 年 1 至 10 月累计销售超过 7 亿带动贵州刺梨产业发展整体增收 30%以上。

随着刺梨产业的发展和以广药集团为首的企业大力推广,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刺梨、喜欢刺梨,贵州本土刺梨加工企业也获得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带动大批刺梨种植农户脱贫增收。以广药集团原料供应商恒力源公司为例,公司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的运营模式,大量收购农户刺梨鲜果,使农民受益。仅恒力源公司生产基地就覆盖农户 2300 户 5300 人以上,其中贫困户超过50%,户均增收 6000 元以上。在广州持续帮扶下,刺梨这个曾经无人问津的“山野果”,正逐步变身为“百亿级时尚产业”,成为贵州产业发展的“第四张名片”。

建立一个基地,加快良种良法良技大推广

粤港澳大湾区对优质蔬菜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协作地区则有生产绿色有机、无公害蔬菜的资源禀赋。受市场青睐的品种如何引进协作地区种植?为解决这个问题,广州投入专项帮扶资金300 万元,依靠广州国家农业科创中心和省、市农科院等科研机构的技术支持,与黔南农科院合作建立了“东西部协作良品良种示范引种基地”,2021 年正式运营。该基地引入广州先进的农业基地管理理念和运作模式开展运营,现拥有 9 块高标准化种植试验田、1000平方米玻璃种苗繁育温室和一系列自动化设施系统,集“试验示范、人才培训、教育研学、农旅开发”等功能为一体,首批示范引种的蔬菜优良品种 243 个,其中 75 个品种来自于广州。现已成为广州和黔南蔬菜优良品种的集中展示窗口和农业技 术推广观摩学习的优质载体,大批新品种在基地引种示范、驯化栽培并适应黔南气候条件后,再大面积推广,产品可直供粤港澳大湾区市场,比如在引种试验过程中表现突出的广州玉米新品种“广黑甜糯”已推广到多县种植并取得成功。

建设一县一园,推动农业集约发展大提升

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农业生产,是广东省推进农业集约化发展的成功经验。在东西部协作机制的牵引下,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的模式正复制推广到协作地区。截至 2021年 11 月,广州已在三市(州)合作共建粤黔协作现代农业产业园 23 个,有蔬菜、水果、牛羊、石斛、茶叶、禽业等各类农产品。三市(州)已认定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 54 个,另有 57个基地已通过初步认证正在公示。

广州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多、实力强的优势,牵引江楠集团、海大集团、越秀风行农牧集团、港华集团、温氏集团等企业到协作地区建立农产品生产基地和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完善种养植基地、冷链仓储物流、加工厂等产业链条,破解当地农业产业碎片化、同质化、粗放化等难题。比如,在毕节七星关区、纳雍县和黔南荔波县、瓮安县等地打造的现代农业产业园,种植反季节畅销时令蔬菜、食用菌和茶叶、石斛等农特产品,助力当地由传统农业走出现代化农业发展之路。越秀风行农牧集团在毕节大方县打造的生猪养殖全产业链体系项目,港华集团在赫章县打造的“云海花田”田园综合体项目等,充分利用广州技术和经验,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江楠集团在毕节威宁县打 造的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已成为集农产品育苗、种植、分拣包装、仓储物流等一体化科技园区。其中,蔬菜育苗基地采用全自动化水肥一体系统、播种系统、降温系统等,采用高架无土栽培技术方式,移栽成活率可达到 90%以上,成熟后的蔬菜品相好、味道好、个头适中。

培养一支队伍,促进农业科技人才大交流

科技创新靠人才,人才培养是关键。广州与协作地区的农业科研机构和农业专技人才之间,实现了交流培养常态化。一是建立起定期交流互访制度。广州市农科院等多所农业科研单位与黔南州、安顺市农业科研单位建立了联合协作机制,根据当地农业产业发展需求,定期开展产业发展调研,提供科技帮扶。二是建立人才挂职培养机制。黔南州农科院先后派出 10 名干部和科技人员到广州市农科院和广州国家现代农业科创中心挂职学习,参加农业科技培训和研讨会等 20 多场次,将挂职培养纳入科研人员、机关干部考核评价,促进广州农业科技与黔南农业产业发展紧密结合。三是建立多元参与机制。引导广州各类学术社会团体、高校、企业等参与农业科技协作工作,努力构建社会各界共同参与东西部协作的体系和网络。四是开展农业科技大讲堂活动。广州农业科技专家深入田间地头,手把手指导科技人员和专业农户疏花、疏果、追肥、防治病虫害等工作。广州国家农业科创中心在黔南专门举办东西部协作“科创链动要素”培训班,为全州农业、科技部门业务骨干和农业科技企业管理人员授课。

下一步,广州将以更高标准、更大力度、更实举措,坚决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充分发挥广州农业科技优势,以科技助农兴农为重要着力点,全力做好东西部协作工作,实现“产业互补、人员互动、技术互学、观念互通、作风互鉴”。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