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12日,广州市智慧教育巡展活动暨体育东教育集团能力提升工程2.0成果展示活动在体育东路小学隆重举行。
多年来,体育东教育集团在“做最好的自己”办学理念的引领下,持续探索信息技术支撑下的新课堂、新学习。本次活动展示围绕“微能力认证支持教师专业素养提升,融合创新课堂促课堂教学提质”的中心议题,精心设计,通过一个微报告、一节课例、一组微能力综合应用案例,提出了富有创造性的主张,为广州市智慧教育巡展献上了一场高水平、高质量的成果展示会,线上线下近八千人参与了此次活动。
游彩云副校长以“厚植信息素养,赋能课堂增质”主题微报告,拉开本次活动的帷幕。在报告中,她分享了通过 “四融合”整校推进模式的构建,调动教师学习技术的主动性,形成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内生动力,促生课堂变革的经验。
接着,聚焦“探究型学习活动设计”,展示了一节课例和四个案例。
杨毅老师与五年(4)班学生为我们展示了课例《将相和》。借助全景平台,杨老师设计在线阅读测试,对学生的阅读速度与质量做全面测评、精准分析;学生借助技术工具,直观呈现自己的思维过程和阅读收获,打破了传统“盲教哑学”的课堂状态,提升了课堂效能。
天河区教师发展中心陈燕老师对本课例做了中肯点评,为技术赋能语文教学指明了方向,也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路径。
围绕“如何设计探究性学习”,林晓兰老师以课例《示儿》为例,分享了如何通过问题导学、任务进阶、支架支持、元认知反思,帮助学生经历完整、真实的学习过程;司徒敏老师的“做磁铁玩具”案例,以技术支持下的探究型活动促进学生运用各种知识和资源来解决实际问题,实现知识的再建构,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潘琪雅老师以《图形的旋转》为例,分享如何设计有层次的探究问题,并选用恰当的技术及资源,有效支撑探究型活动的开展;陈茜老师的《坚持才会有收获》案例,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创设真实情境,拓展课堂的时空,激发学生不断探索自我、认识自我、提升自我,获得生活智慧。
孙颖副校长阐述了以应用微能力创造新学习,为“双减”课堂赋能,实现课堂教学深度变革的举措,指明了“双减”背景下“减负增质”的信息化教学新航向,为本次活动画上圆满的句号。
体育东教育集团将继续在微能力深度应用中切实提升教师信息素养,赋能高效课堂,助力学生做最好的自己,为推动广州教育向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着力构建公平卓越、活力创新、开放包容的广州教育新体系,贡献体育东智慧和力量。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