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界丨“速度与激情”!这才是大学生该有的样子

视界
+订阅

▲点击查看视频

速度与激情,校园里的赛车梦

穿上赛车服,戴上防火头套、头盔、手套,罗胤龙熟练地跳上赛车。“三、二、一!”一声令下,他绕过一个个桩桶,开启高速避障测试。 

车手罗胤龙驾驶参赛车辆在赛道上测试。

车手罗胤龙驾驶参赛车辆在赛道上测试。

罗胤龙是广东工业大学(下称“广工”)FSAE方程式车队车手。明年春季,广工FSAE方程式车队将带着自主设计制造的A09无人驾驶赛车、E29电动方程式赛车,第12次角逐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FSEC和FSAC)赛场。

2017年,广工FSAE方程式车队获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总成绩全国第一;2018年,代表中国前往日本参赛;至今,车队已经连续5年保持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总成绩全国前十。

“去年,车队取得了全国一等奖、全国第八的好成绩。这次我们的目标是闯进全国前三!”广工FSAE方程式车队指导教师敖银辉信心满满。

车手组组长罗胤龙正在穿戴赛车服。 

车手组组长罗胤龙正在穿戴赛车服。 

方程式赛车内部结构精密,经常需要多人配合才能完成部件的装配。 

方程式赛车内部结构精密,经常需要多人配合才能完成部件的装配。 

备赛:不断试错迭代的过程

最近,广工FSAE方程式车队正忙着对两辆赛车开展调试,以做好参加2021年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的充分准备。

“车子绕桩的时候发出转速很快的声音,由电控组复现情景,排查诊断……”11月24日,开展赛车调试后,广工FSAE方程式车队队长黎浩斌组织队员优化设计。

车手罗胤龙驾驶参赛车辆在赛道上测试。 

车手罗胤龙驾驶参赛车辆在赛道上测试。 

这将是广工FSAE方程式车队第12次参加2021年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

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并非是比谁跑得更快,而是要求参赛团队设计制造一辆小型休闲单座方程式赛车,让赛车在加速、制动、操控性方面都有优异的表现且足够稳定耐久。赛程包括赛车设计、成本分析、营销报告等静态项目,以及八字绕环、直线加速、高速避障、耐久测试、效率测试等动态项目。

因此,这不仅是一场“速度与激情”的角逐,更是一场专业与实力的较量。

出发试车前,车队成员为赛车安装上车鼻。 

出发试车前,车队成员为赛车安装上车鼻。 

“汽车工业是各学科交叉的工业结晶产物,是高新技术集成的产品,一辆赛车从开发、设计、制造到最后落地驾驶,都需要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顺利驰骋赛场并非易事。”敖银辉说,广工FSAE车队吸纳了计算机、信息工程、材料、机电、车辆工程、经济管理以及市场营销等多个专业的80多名学生,设置车架组、车身组、制动组、转向组、传动组、悬架组、电控组和专门为无人车设计的感知规划组等8个技术组;同时设置传媒组以及商业组,负责车队的日常运营。成员各尽所能,发挥优势,齐心协力造好一辆车。

随着赛车迎夕阳冲线跑回起点,一整个下午的试车也就结束了。 

随着赛车迎夕阳冲线跑回起点,一整个下午的试车也就结束了。 

无论是电车还是无人驾驶车,每辆车都有上万个零件,且每种零件都有不同的连接方式,设计好每一个零件,拧好每一颗螺丝,都不容出错。

广工FSAE方程式车队底盘总监张浩川说,在将理论变成实践产品时,常有各种突发情况发生。今年,广工FSAE方程式车队一次次迭代方案,推倒重来,最终才设计出赛车。“针对电车动力轮边系统的设计,我们就迭代了上百个方案。设计赛车没有捷径可走,只能不停试错,不断改进。” 

今年11月,原定的比赛时间临近,广工FSAE方程式车队却发现电动方程式赛车的一个电机损坏了,需要寄到德国的厂家进行维修。受疫情影响,寄修的周期过长。车队另找渠道,向其他的学校借用电机,才解决了难题。

杨浩森正在向其他成员讲解车辆底盘的构造与所应用的技术。 

杨浩森正在向其他成员讲解车辆底盘的构造与所应用的技术。 

2019赛季,广工FSAE方程式车队的电动方程式顺利过检,而无人驾驶方程式赛车在制动测试环节,赛车经过淋雨测试后出现无法正常上电的问题,最终无法上赛道。这成了黎浩斌心中的遗憾。

本届赛事,广工FSAE方程式车队做了更充足的准备,设计制作的两辆赛车相比往年均有所突破。电动方程式赛车升级了电控电池系统,综合性能更为优异;无人驾驶方程式则改进了无人伺服系统输出响应较慢的问题,算法方面实现了从局部路径规划到全局路径规划的整体突破。 

黎浩斌期待,本届赛事能填补两年前的遗憾。

指导老师敖银辉与队员们探讨新车目前的性能。 

指导老师敖银辉与队员们探讨新车目前的性能。 

逐梦:“赛车是从小的梦想”

黎浩斌加入车队已经3年。舍友都调侃他,除了上课、吃饭、睡觉,其他时间都泡在车队、实验室里。

黎浩斌说,为了让赛车达到极致的状态,他们愿意夜以继日泡在实验室,奔波于学校和加工厂、测试场之间。去年,受疫情影响,赛事准备有所滞后,回校后,队员们在实验室里通宵加工、装配、调试,才顺利完成赛车的装配与下地测试。

赛车每一次从实验室开去操场测试,都要有10名左右的同学一起“保驾护航”。 

赛车每一次从实验室开去操场测试,都要有10名左右的同学一起“保驾护航”。 

“可能每个男孩心中都有一个赛车的梦想,从小我也有一个赛车梦。” 黎浩斌说,坐上赛车时,他可以心无旁骛地驾驶赛车,攻每一个弯,刷零点零几秒……“全身心投入奋斗,是很纯粹、很快乐的。”

而张浩川则把自己定位为“技术控”,更热衷于赛车的设计和制作,更享受充当工程师的角色。

在他眼中,设计赛车就像拍电影之前先写好剧本,需要深层次思考、全局性考虑。“竞争对手的赛车是怎么样的,我们的赛车有什么目标,需要如何统筹设计,出现问题如何改进,这些都是需要提前谋划的。”

车架组成员张博文浩穿戴着装备,正在焊接车架上的部件。 

车架组成员张博文浩穿戴着装备,正在焊接车架上的部件。 

“去到赛场,其实就像做好充分准备去参加高考一样,很多突发情况的解决要依靠平时的训练和积累。”张浩川说,打好基础尤为重要。为了做好赛车设计和制作,学习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张浩川自学了空气动力学、力学、材料学等知识,虽然艰难,却也乐在其中。

一群热爱赛车的人聚在一起,已成为志同道合的朋友。在闲暇时光,他们也会相约一起去卡丁车场跑圈。

黎浩斌说,车队、赛车不仅是一个平台,更是他们青春的见证。

安装轮胎前,传动组成员吴敬铭正在作最后的检查。

安装轮胎前,传动组成员吴敬铭正在作最后的检查。

育才:培养学生不能闭门造车

“如果有性能差不多的国产电机,以后是不是能优先考虑?这样方便维修……”11月23日,敖银辉在实验室指导车队学生。

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和提升自己,是敖银辉一直坚持的理念和做法。

黎浩斌课余时间在车间模拟器上练习车技。 

黎浩斌课余时间在车间模拟器上练习车技。 

“培养汽车类人才不能‘闭门造车’,造车的过程就是实践的过程。”敖银辉说,汽车的设计、制造、竞赛等过程是完全工程化的,学生若不训练工程能力,则不能胜任这些工作。 

正因如此,广工于2011年成立FSAE车队,这是由机电工程学院面向全校学生组建参加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FSAE)的科技创新团队,并被列入为学校“大学生创新行动计划”资助项目。

赛车穿越整个校园最后抵达操场试车,车队成员沿途一路护送。 

赛车穿越整个校园最后抵达操场试车,车队成员沿途一路护送。 

车队成立第二年,便成功打造了华南地区第一辆纯电动方程式赛车;2017年,打造了华南地区第一辆双电机驱动的电动赛车、华南地区第一辆四点级驱动的赛车;2018年,代表中国大学生方程式,走出国门,前往日本参加比赛;2019年,成功研发出华南地区第一辆四轮分布式驱动电动方程式以及华南地区第一辆无人驾驶方程式赛车。

随着汽车产业的发展,广工FSAE方程式车队设计制造的赛车类型也在更新:成立之初,车队主要设计制造燃油赛车,2015年开始转战电动赛车,2019年开始尝试无人驾驶赛车。

试跑5圈后,黎浩斌询问车手罗胤龙行驶情况。 

试跑5圈后,黎浩斌询问车手罗胤龙行驶情况。 

“相对于汽车工业的技术需求,学校本科教学是较为滞后的,因此,特别需要一些平台和赛事让学生接触新技术、把握新方向。” 敖银辉说,车队、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有效地促进了汽车工业和汽车产业教育的融合,适应了人才培养的需要。同时,赛事也涌现不少有潜力的汽车人才,企业可以通过赛事物色不少人才。不少从车队走出去的学子,毕业后都从事了汽车相关的行业。

广工FSAE车队部分成员合影。 

广工FSAE车队部分成员合影。 

受疫情的影响,2021年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将推迟至明年春季举行。黎浩斌说,目前车队已完成了两辆赛车的设计制造工作,后续将继续开展下地测试并不断完善,期待在赛场上有更完美的表现。

【拍摄】姚志豪 梁钜聪

【剪辑】何志豪

【文字】马立敏 实习生 郑涵

【通讯员】卢迪 吴静婷

【海报设计】谭唯

【校对】曾慧雯

【审核】王良珏

编辑 何志豪 许舒智
校对 曾慧雯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