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纪录|脑瘫患儿有个作家梦,2根手指敲出5万字小说
“赵赢得了一等奖!”
11月初,在东莞市康复实验学校,赵赢在全省征文比赛获奖的消息传开了,他也成了学校的新闻人物。采访的时候,赵赢告诉记者,我们是第4家来采访他的媒体。
11月19日,东莞市康复实验学校,赵赢在课堂上。南方日报记者 吴明 摄
对于接受采访,赵赢觉得是一种新奇而特别的体验。他是一个健谈的孩子,思维敏捷、逻辑清晰、阳光开朗,也乐于跟我们分享他成长的故事。
两根手指敲出5万字小说
“作为一名中重度多重残疾的脑瘫学生,我的梦想是长大后成为一名自由撰稿人,尽管这个目标离我似乎很遥远,但我的心一直在,努力也没停止过。”
11月19日,赵赢用他弯曲的食指在键盘上敲出一部五万字的武侠小说。肌肉的不协调,打字的速度比较缓慢。
11月19日,夜里,赵赢在家里写着小说。
在2021年广东省少年儿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征文活动中,赵赢的一篇《奋斗》从39.7万篇文章中脱颖而出,获得初中组一等奖,这也是全省唯一一个特殊教育类一等奖。
对于获奖的事,赵赢有些惊讶,但在他的指导老师黎志梅看来,却在情理之中。
“文章前后修改了5次,这里体现的也是赵赢的奋斗人生。”黎志梅说,虽然被确诊为脑瘫,但是赵赢的心智并未受到影响。平时赵赢就喜爱阅读和写作,时常拿自己的作品给她看。
“去年年初疫情期间,赵赢在家待了几个月,回来之后拿出了几万字的小说给我看。”黎志梅边看边感叹赵赢的成长,坚持写作,让赵赢原本稚嫩的文字成熟了不少。
两年前,受到印度电影《巴霍巴利王》的启发,赵赢开始写武侠小说《龙游九天》。
小说有5万多字,是赵赢靠仅能控制的两根食指敲出来的。“1分钟只能打不到20个字,因为慢,输入软件给我的称号是‘一指蜗牛’”赵赢笑称,这个称号很贴切。
11月19日,在东莞市康复实验学校,赵赢对父亲说;“这个拉筋动作像是小说里王子给国王请安的场景”。
11月19日,赵赢在父亲的陪同下完成了拉筋训练,父子俩累瘫在一起。
赵赢是受父亲赵仲曦影响,喜欢上武侠小说的。《绝代双骄》里的江小鱼、《欢乐英雄》里的郭大路是赵赢喜欢的武侠人物。他们乐观、洒脱的性格,吸引着赵赢。赵仲曦希望这些性格特质能成为儿子披荆斩棘的“武林秘籍”。
“明星的回头率也很高”
父母对赵赢的期望,也蕴藏进了名字里。
赵仲曦记得,儿子一出生就被抱进了保温箱。一次,他守在保温箱外,看见儿子正望向自己,“他好像在告诉我,爸爸,我想活下去”。赵仲曦坚持给儿子治疗,40多天,面对一个个关卡,儿子一路赢了下来,“希望以后儿子面对困难,可以一直赢下去”。
16岁的赵赢开始关注别人的眼光。“明星的回头率也很高”父亲的一句玩笑逗乐了赵赢,欢乐间,赵赢的心结也被解开。坦然面对自己,他告诉记者:“正常看待我就好”。
11月19日,赵赢双腿肌肉萎缩,不能正常行走,出行需要坐轮椅,父亲为了锻炼他的协调能力,教会他游泳。
11月19日,赵赢喜欢游泳,他觉得可以抛开轮椅,在水里自由游动。
媒体陆续来报道,赵仲曦不希望人们将关注点过多放在孩子脑瘫这件事情上,尽管这将是儿子生活中一个不小的障碍,但谁又没有短板呢?
而且,赵赢和家人、老师们都正一起努力弥补这块短板。
姨妈教赵赢学会了骑三轮单车,这成了他上学、放学的交通工具;他是学校硬地滚球队队员,他努力训练,期望可以参加明年的省残运会;父亲还用3年的时间教会了他游泳,他可以连续游100米。
在赵赢所在的东莞市康复实验学校,有400多名像他一样的孩子,正在不断学习、锻炼,努力克服身体的障碍。
11月20日,赵赢在户外看书。
11月20日,赵赢脸上常挂着笑容,他喜欢《绝代双骄》乐观、洒脱的江小鱼。
11月20日,田间的小路上,赵赢步履蹒跚地往前走。
周末是赵仲曦父子俩的欢乐时光。他会载着儿子回麻涌镇的家,天气好的时候,他会推着儿子去公园逛逛,冬日暖阳照在父子俩身上,他们漫无目的地畅聊,有时赵赢会哼起父亲教他的歌:
“穿过幽暗的岁月,也曾感到彷徨。当你低头的瞬间,才发觉脚下的路。心中那自由的世界,如此的清澈高远......”
【摄影】吴明
【文字】李业珅
【海报设计】潘洁
【校对】刘珺
【审核】王良珏
【统筹】曾强 张由琼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