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后真实生活是怎样?2021中国博士后创新发展(横琴)峰会开幕在即,南方+推出“对话博士后”系列短视频栏目,一起走进博士后的别样生活。
迎着初秋的暖阳,走进位于横琴的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座拔地而起的现代化写字楼,绿地环绕的园区环境让人倍感舒心。记者来到园区时,陈承瑜早已到达。
博士毕业于澳门科技大学的陈承瑜,于2019年来到横琴,成为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开发有限公司的一名博士后,不久前才刚刚出站。和想象的不同,85后的陈承瑜,生活中爱听摇滚乐、喜好健身打卡,青春热血的时候还剃过光头。
点击视频,了解你不知道的博士后
顶着晨光出门,踏着星光回家,在横琴这浪漫又现代的地方,有这么一群从五湖四海汇聚而来的有志青年,他们怀揣着斑斓的梦想,希望在这块创新的热土上实现自己的价值。陈承瑜也是其中之一。
“我每天大概在实验室工作12个小时左右。”陈承瑜告诉记者,他博士后从事的课题是传统中药“鲜竹沥”的质量标准研究,通过简单的办法迅速分辨这种药材的真伪是技术的关键,“从我自身出发,我认为在科研工作中,投入越多的时间,就有机会获得更好的实验数据。”
陈承瑜在做实验。 南方+ 关铭荣 拍摄
形容自己的三个优点时,陈承瑜用了三个词:勤奋、低调、务实。
许多人认为科研是重复且枯燥的,并非所有人都能耐住寂寞坚持下来。陈承瑜并不否认,但对他而言,科研也是在探索新的领域。“发现前人没走过的路,我反倒很享受。”他告诉记者,偶尔凌晨从实验室出来,伴着月光赶路的生活,回想起来也很充实。
陈承瑜 南方+ 关铭荣 拍摄
聊到自己做过最刺激的事情,陈承瑜提到自己曾经剃过光头。“那时候比较率性,还是个喜欢听摇滚乐、在音乐节Pogo的热血青年,对形象这事儿看的没那么重。” 一面说着,一面又沉浸其中,他说,即便是现在工作这么忙,有空也还会去珠海乐坊听听live解解压。“痛仰乐队、万年青年旅店是我歌单出现频率最高的名字。”
陈承瑜 南方+ 关铭荣 拍摄
眼前的陈承瑜,体形健康匀称。但他告诉记者,结婚后加上工作的忙碌,不知不觉体重飙到了170斤。为了重塑形象,他开启了健身减脂的运动模式。每个周末空隙,在园区的健身房,不出意外都能看到陈承瑜的身影。
陈承瑜在工作间隙 南方+ 关铭荣 拍摄
“现在大概160斤了,现在主要目标已经从减脂更换到增肌。” 陈承瑜说,“不过减下来之后,就变懒了一点,估计达成有腹肌的目标还要再过一段时间。”眼前他的头等大事,是抽时间学开车,“说来也惭愧,横琴这么漂亮,因为不会开车还没带老婆自驾四处转转。”
谈及接下来的目标,陈承瑜表示,粤港澳大湾区是科研工作者的绝佳选择,未来希望自己能出更多高质量的科研成果,有足够的能力去迎接万种可能。
【文字】 吴枫
【视频】关铭荣
【图片】关铭荣
【统筹】梁涵 王韶江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