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埔街:强健“轴心”,固为民之本

南方+ 记者

创新“综合指挥调度中心+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双中心模式、党群服务中心升级成为“五星级”疫苗临时接种点……

这里是黄埔区云埔街。

作为广州科学城扩容提质的重要承载区,云埔街面积达46.78平方千米,面积比广州一个区还大。辖内人口约23.7万,堪比一个地级市一年增加的户籍人口数。作为有20多年工业发展历程的工业重镇,云埔街是黄埔区、广州开发区的经济大街,规模以上企业达649家,有捷普、西门子、蓝月亮等企业,以及广州加速器、中科院长春应化实验室、黄埔实验室等国家级创新产业园。

但与此同时,云埔街也是该区社会治安复杂、社会治理难度大的街道之一。近日来,广州黄埔区委政法委引领开辟新思路,探索新路径,将云埔街道作为黄埔区基层治理的试验田,发挥党建引领“轴心”作用,织密社会治理组织体系,筑牢党建之基。

“打造引领粤港澳大湾区基层社会治理的亮眼品牌,需要创建更适宜人居的社会土壤、更开放包容的创新环境、更高瞻远瞩的创新平台,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关键就是让基层组织动起来,让基层治理平台搭起来,让基层治理品牌亮起来,让基层治理活起来。” 黄埔区委常委、区委政法委书记兼云埔街党工委书记陈鸿钦表示。

“沉”下去,动起来

一个电话就可以免费预约专车接送完成集体疫苗接种;便民车招手即停,直达疫苗接种点;在接种留观区,大屏幕播放反诈宣传片,警民互动宣讲反诈常识……

这是云埔街的党群服务中心(“赶考广场”),在今年5月“摇身一变”成为“五星级”疫苗临时接种点。

今年5月底,广州疫情防控升级,疫苗临时接种点的设置成了难题。云埔街道压实责任,安排布置接种工作。成为疫苗临时接种点后,云埔街党群服务中心每日可满足接种3000人次,为企业集体、社区群众接种提供便利,在留观区开设宣教环节,切入反诈、消防、交通整治等六大宣传内容。

“员工如果零散接种的话,由于人数不好控制,对工作安排多少都会有些影响。现在街道提供了免费接送服务,企业只需提出需求,街道就会提前安排大巴车到公司楼下接送员工,接种完疫苗后再送回来。我们企业可以根据工作安排,组织不同部门和岗位的同事错峰接种,提高了效率。”广州开发区科技企业加速器园区党委副书记、广州五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公司总裁谢高辉说。

不仅如此,在全员核酸检测中,云埔街迅速集结23支党员先锋队,约1560名党员奔赴一线,全覆盖推动企业员工和社区居民核酸检测同步完成。

这是云埔街围绕深化构建“令行禁止、有呼必应”党建引领基层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的成效之一,该街道坚持发挥基层党组织、党员下沉居住地的作用,织密社会治理组织体系。

“党建品牌不仅能够提升基层组织凝聚力、向心力,而且能够让基层治理更有温度,更有高度。”云埔街道办事处主任赵必荣表示。

街道党组织是联结辖区内各领域党组织的“轴心”,是推进城市基层党建的“龙头”。云埔街打造系列“党建红色品牌矩阵”,将“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与“赶考精神”深度融合,建立多功能、全景式党群服务中心——“赶考广场”;重点打造加速器园区党委党建品牌,推动形成“区域化”党建格局;推动笔岗、火村、刘村、沧联4个转制社区修改村规民约,助力在社区形成“党建红、暖人心”的党建服务氛围。

治“难题”,亮“样板”

高空抛物监控摄像头、电动车智能充电桩、种植科普园……在黄埔区云埔街道新东社区,建于2000年左右的明悦居小区有别样风景。形成了在党建引领下的业委会自治管理新模式后,明悦居一改往日落后的管理模式,居民的生活质量也随之得到大幅提高。

“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我能够们准确了解、及时反馈群众困难,居民的需求也有了倾诉的途径。”梁女士是明悦居的一名下沉党员,她平日里常通过线上微信群收集问题,线下还定期入户走访。在这一过程中,她发现电动车充电一直是困扰小区居民的一大难题,停在路边或者楼道充电更是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于是,梁女士向明悦居小区的楼长反映,向所在楼栋居民确认该问题的难点、痛点。为化解“电瓶车充电难”问题,小区党支部主动出招,联系企业安装小区智能充电桩。

“居民骑电单车的多,为了避免乱摆乱放以及消除消防隐患,我们在围墙这里安装了智能充电桩。居民扫码就可以充电、缴费,可以设定充电时间,到时间就自动停止了。” 明悦居业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在智能充电桩的对面是划停车位,在墙角处,业委会还贴心地设置了“儿童车停放区”。学步车、婴儿车、滑板车都整齐地摆放在区域内。

于是,“电瓶车充电难”问题迎刃而解。

社区是基层基础,只有基础坚固,国家大厦才能稳固。社区党组织是离群众最近的一级党组织,是城市基层的“堡垒”。明悦居整合街道、社区、下沉党员等各类资源,联动业委会和小区楼栋长,构建“小区党支部+业主委员会+楼栋小组长+下沉党员”四级联动体系,筑牢“堡垒”。

居民诉求也被划分为“小区自治单”“业委会协助单”和“共管重点单”等类别,有利于因地制宜地研判民情,确保矛盾纠纷及时化解,做到“小事不出家门楼道,大事不出小区社区”。

像这样的精细化治理不止在明悦居。云埔街辖内有城中村、老旧小区和回迁小区等,存在安全隐患突出、公共设施配套不完善等“治理难题”。云埔街道锚定“民生难题”,聚焦群众身边事,推行精准化、精细化社区治理。

今年10月,刘村新村幼儿园(广州市幼儿师范学校附属黄埔幼儿园)正式开学,孩子们在家长陪同下进入了崭新的校园。

黄埔区刘村新村小区是早期规划回迁安置用房,规划住户1202户。小区前期因规划不足,缺乏停车位、天然气管道规划,同时生活水管网也存在设计问题。

云埔街道着力解决刘村新村小区居民生活需求,推动停车场升级改造,投入443.72万元实施环境提升工程,主要改造2处小区出入口、地面停车位、人行道、绿化景观升级等。针对小区西三街有6栋高楼在用水高峰期时、水量偏小、影响上百人的生活问题,2021年,小区增加了水管和设备。

伴随着居民需求升级,刘村新村小区的为民服务工程不仅仅聚焦于升级原有规划设计,而且还着力打造现代化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造了智能化垃圾分类设备、电瓶车充电桩等等。同时,刘村新村小区配备的篮球场、肉菜市场、低层房屋电梯已移交使用。

实体化,搭平台

充分发挥“侦查员”和“信息员”的作用,网格员小陈每天都利用“黄埔区社会治理智慧平台”上报网格事件,成为他日常巡查的一部分;

在云埔街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引导台,接访人员熊姐认真接待着来访群众,当群众来访后,在迅速了解群众诉求后,熊姐将其分流到相应窗口接待群众;

每周三下午,云埔街道值班领导轮流接访群众,成为云埔街重要的民意表达渠道……

为了提升社会治理效能,云埔街优化街镇级各项工作流程,依托智能化治理平台,创新“综合指挥调度中心+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双中心模式。

“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要切实建立健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格化治理体系,强化网格‘小治理’,做好社会治理‘大文章’。”云埔街道党工委副书记马阳全表示。当前,云埔街配置了56个基层网格,装备了465个监控探头,智能化网络有效覆盖全域,立体化治安防控网已初具雏形。

网格员是通向基层的重要“触手”,“中枢神经系统”——云埔街综合指挥调度中心24小时值班运转,快速整合网格员上报、轮巡视频发现、派出所上报和党政机关、社区直接致电等4大渠道收到的信息,与8个街道科室、14个社区、5个驻街单位建立联勤联动机制,实现信息处理快速流转、指挥调度灵敏高效、事件处理闭环管理。

为实现让群众矛盾纠纷化解“最多跑一地”,云埔街整合资源,打造“一站式”矛盾纠纷化解平台——云埔街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力争实现“小事不出街,矛盾不上交”。

中心整合街道综合治理办(禁毒办)、公共服务办、城市管理办(含环保中队)、执法办、劳监中队、征地拆迁事务中心、云埔司法所等7个部门进驻,在多个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成功调处重大矛盾纠纷46宗,累计涉及当事人数1085人,涉及金额约2569万元,调解成功率高达100%。

此外,云埔街还“激活”多元化基层治理策略,开展社会治理“五大整治”行动,对涉电诈、交通、环境开展专项整治。

“整治工作要聚焦难点,情报先行,对症下药。” 云埔街道综治协管领导李增杰表示,毒情监测评估由以往的跑腿调研转向如今的人力评估、技术评估、数据评估,毒情分析研判变得更准确。云埔街组织城市生活污水毒品滥用检测,对辖区内14个社区进行毒品滥用检测,精准掌握全街毒情,有针对性地开展禁毒整治工作。

云埔街开展“警政”联合,发挥基层治理联动力。截至11月15日,云埔街电诈警情和立案数同比双下降,电诈警情716宗,同比下降21.92%,立诈骗案586宗,同比下降29.23%。

“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实施城市功能蝶变计划和共同富裕行动,狠抓环境整治和城市精细化管理,进一步提升辖区城市面貌软实力。”陈鸿钦说,未来云埔街统筹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强化法治思维,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云埔、法治云埔,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人民幸福家园。

【南方日报记者】吴雨伦

【通讯员】周木秋 朱珍慧

编辑 尤丹娜
校对 居伟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