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家住英德的邹阿婆面部无故多了三处黑褐色皮疹,起初邹阿婆误以为这只是普通的老年斑或者只是色素痣,不痛不痒没什么感觉,邹阿婆就没怎么在意。可是渐渐地,这三处皮疹不断扩散增大,反复破溃结痂。邹阿婆才引起重视,到医院一查,竟是“基底细胞癌”。
凑巧的是,在听闻邹阿婆的病情后,住在阳江的哥哥对自己面部的两处“老年斑”也立马重视起来,到医院进行皮肤镜检查提示也“考虑是基底细胞癌”。最终兄妹二人在当地医院皮肤科进行了门诊手术切除治疗,术后愈合良好。
一块黑皮疹竟是癌,基底细胞癌是什么样的疾病?听听清远市人民医院皮肤科主治医师刘付华怎么说。
生长缓慢,较少转移
刘付华介绍,基底细胞癌是发生于皮肤基底细胞层的肿瘤,是常见的皮肤恶性肿瘤,好发于老年患者。据统计,小规模人群中基底细胞癌患病率为440/10万,发病中位年龄58~65.39岁,男女比例相当。
“基底细胞癌的发病原因尚不明确,但它与日光照射有密切相关。”刘付华介绍,紫外线暴露是最重要的环境危险因素,浅色皮肤、年龄较大、长期暴露在紫外线环境下的人群易发生基底细胞癌。此外,皮肤癌家族史、免疫抑制、电离辐射和化学致癌物等,也是致病的危险因素。
基底细胞癌早期多呈现为深浅不一的褐色素丘疹、斑块,与老年斑、色素痣较为相似。随后发展形成溃疡,腐蚀性溃疡常侵犯并破坏深部的软骨和骨质。
基底细胞癌虽然生长缓慢,较少转移,但高危型的基底细胞癌可破坏组织和器官,甚至危及患者生命,所以基底细胞癌不容忽视。
良性or恶性?
那么如何区分老年人身上的黑褐色皮疹,是良性的还是恶性的表现呢?其实,通过3个信号可初步辨别:
破溃不愈合:皮肤上的斑或痣,出现破溃后迟迟不愈合,即使用药也不见好转。
卫星现象:普通痣,在数月时间突然变黑变大,且周围同时冒出好几颗痣,因此形成卫星痣时,就要提高警惕了。
形态变化:边缘不规则,形状不对称,且直径多>5mm,同时颜色出现变化,颜色不均匀或者多种颜色变化。
刘付华表示,如果有频繁日晒史、经常户外劳动的,面部曝光部位出现黑褐色丘疹、结节、斑块,有破溃、出血,有伤口不愈合超过3个月以上的人,建议到医院皮肤科门诊就诊。医生通过皮肤镜检查仪初步判断是否为基底细胞癌,以及病变的良恶性,是一种无创、无疼痛的检查方式。
做好保护,避免暴晒
“虽然叫癌,事实上基底细胞癌并不太恶。”刘付华说,一听到癌大家都会感到很恐惧,但基底细胞癌基本只在局部浸润,极少有远处转移的病例。可即便如此,如果长期不处理,其局部浸润不断扩大,将会影响到重要部位。如面部的基底细胞癌侵入眼睑,可能导致眼球不保,手部的基底细胞癌侵入肌腱,或许需要截肢。
只要皮损不是特别大,没有破坏到重要组织和器官,可以通过门诊手术进行治疗,切除的组织送病理检查,检查出是否有残存,整体切除病灶并环周切缘评估,若手术切除彻底,则无须再放化疗。
如果病变发生部位临近重要组织器官或病变范围较大者,就要住院进行评估治疗,手术创伤较大,恢复时间较长。因此,刘付华提醒,怀疑自己患有基底细胞癌的,应尽早就医,避免基底细胞癌侵蚀重要组织和器官,术后出现明显的后遗症。
要注意的是,基底细胞癌患者在治疗后的前5年每6个月随访1次,此后每年1次,终生随访。
如何预防基底细胞癌?刘付华建议,尽量避免长期烈日下工作和活动,户外工作者应保护好皮肤;避免皮肤直接接触石油、沥青、焦油及砷等化学物质;积极治疗如溃疡、炎症、烧伤瘢痕等皮肤慢性病症。
【撰写】陈之瑜 刘秋宜
【通讯员】彭可明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