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种善良,传递正能量

大岭山政法办
+订阅

近期,大岭山镇高素质“东莞义警”队伍誓师大会顺利举行

其中,大岭山镇第二小学

获得“优秀义警先莞队”的称号

作为大岭山镇义警先莞队的排头兵

自今年以来

大岭山镇第二小学

积极组建并建设本校的义警先莞队

招募了一批又一批热心肠的家长

上周

大岭山镇第二小学举行了

“优秀义警”表彰会

下面

一起来看看“现场”的情况吧

@副校长刘法球

善良可以传递

“在我的眼里,你们是一支充满活力,充满爱心,充满正能量正义感,能给人带来安全感的队伍。”会上,大岭山镇第二小学副校长刘法球向义警先莞队表达了自己的感谢之情。

刘法球

大岭山镇第二小学义警先莞队成立于今年4月初,现有义警130多名,是大岭山镇的优秀义警先莞队。在本月的高素质“东莞义警”队伍誓师大会中,该校的家长孙冯梅还获得了“优秀义警代表”的称号。

大岭山派出所副所长何中信为孙冯梅颁发“优秀义警代表”荣誉证书。

“做好事不难,难的是一直做好事。而我们的家长,都在坚持做好事。”刘法球表示,在他的手机里,有几百张义警护学的照片。照片里,有的义警在雨中疏导交通,有的义警为学生打伞,有的义警抱着哄着别人家的孩子打疫苗……每一张照片的背后,都是一颗颗炽热的爱心。

大岭山金桔村社区民警尹新源和刘法球副校长为家长们颁发“优秀义警”荣誉证书。

“在尹新源警长的指导下,在学校家委主要成员邓少龙、孙冯梅、周笑容等同志的带领下,经过学校的组织,由家长组成的义警先莞队,积极投身到学校的护学岗工作。”在刘法球看来,身兼义警及志愿者义务职责的家长们,不怕辛苦,坚守岗位,传递着一份份正能量。

大岭山金桔村社区民警兼大岭山第二小学法制副校长尹新源。

“善良可以传递。”义警先莞队的善举,不仅影响了许多家长,也影响了孩子们。现今,越来越多的家长加入义警先莞队,义警先莞队逐渐壮大。而对孩子们而言,善良的父母是最好的榜样,这看似简单的善举,其实一点都不简单。

下面

一起来听听这些家长(义警)的故事吧

@

丁小红:“我们家有5名义警。”

丁小红今年50岁,是大岭山镇第二小学的一名义警。对她而言,义警是一份有爱心的“副业”,既为社会做贡献,也能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让孩子成长为一个有爱心的人。

“我们家有5名义警。”原来,丁小红及其丈夫、儿子、儿媳、表妹,都加入了东莞义警先莞队。同时,她也是大岭山镇志愿者队伍的一员,经常参加各类志愿活动。“只要需要,我都会加入。”丁小红表示。

@

郑君:“会把这份工作一直做下去。”

“看,这是我爸爸。”郑君9岁的孩子指着正在执勤的他,向同学“炫耀”着。在每一个上学日里,郑君都会和其他义警一起,帮孩子们提东西,维持交通秩序,保护孩子们的安全。

平日里,郑君会带上孩子,积极参加各类志愿者活动。他希望孩子耳濡目染,能够成为一个善良有爱心的人。“如果可以,我会把这份工作(义警)一直做下去。”他表示。

@

舒福君:“我现在是孩子的偶像。”

舒福君是大岭山镇第二小学第一批参加义警的家长。其实,早在4年前孩子入学的时候,她便开始参加学校的义工服务。在孩子的心中,身穿义警马甲的妈妈,是偶像般的存在。

“我们主要的工作内容,就是保护孩子们的安全。”一天,一位学生过马路时,后方的车辆没有减速而是继续前行。所幸舒福君反应及时,拉回了该名学生,才避免了事故的发生。

@

王海涛:“能够给孩子正能量的引导。”

2001年,在深圳工作的王海涛,加入了当地的志愿者组织。参加了20年志愿活动的他,看到学校义警先莞队的招募信息时,便果断报名参加。

“能够给孩子正能量的引导,也能为社会做一些贡献。”提起参加义警先莞队的初衷,王海涛表示,义警身上的体现的自律、自爱的精神,也深深吸引了他。

现在,大岭山镇第二小学义警先莞队已经成长为一支较为成熟的义警力量。不光是日常的护校安园,还外延承担了一些其他社会责任。比如在疫情防控期间,每一次核酸检测,每一次疫苗接种活动,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