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联动 多措并举 | 广东援藏全面助推林芝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广东援藏
+订阅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青藏高原独特的生态环境赋予了林芝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进藏以来,广东省第九批援藏工作队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新一轮广东对口援藏工作统一部署和要求,围绕林芝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重点工作,充分利用广东经济大省、旅游大省的客源优势和林芝旅游资源优势,加强粤林旅游文化交往交流交融,进一步助力增强林芝旅游发展的内生动力,持续增强“造血”功能,更好实现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2019-2021年,全市旅游经济数据持续逆势增长,尤其是2021年全市接待人次有望突破1000万,对全市GDP的贡献率达23%,旅游业已成为林芝增长最快、成效最好、活力最足、带动最强的主导产业。

一、注重旅游项目援藏 助力林芝旅游产业提质增效

通过援藏资金的持续投入,助力推动林芝优质旅游资源开发、景区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和系列文旅项目,形成了以鲁朗国际旅游小镇、柏树王园林景区、巴松措等重点旅游项目为核心,带动全域旅游发展的旅游产业格局。

1、着力推动市区周边旅游资源提档升级、连片打造。以工布公园建设和世界柏树王园林景区提档升级工程为核心,整合比日神山、尼洋阁、藏族村落等旅游资源形成市区及周边拳头旅游产品。

2、大力支持重点旅游项目改造提升。集中力量推动米林县彩门旅游示范村、米林雅江桃源、赛马场、麦觉单庄园布展、西噶门巴村民俗文化展览馆等项目建设;提升墨脱县果果塘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开发拉贡公园、“三香一链”观景台等乡村旅游项目;完善工布江达县巴松措景区和阿沛庄园配套服务设施。

3、引进珠海华发控股集团打造商贸物流产业园,建设兼具行政服务、生活服务、旅游观光、休闲养生等多个功能的综合航空特色小镇。

4、通过对口援藏招商平台成功引入成都山泽居公司,计划在察隅县建设山泽居自驾游汽车营地,进一步提升当地游客接待能力和接待条件;引进波密天麻+文旅项目开发,打造农业休闲旅游项目基地。

5、推荐鲁朗国际旅游小镇、波密县桃花沟、华侨城南山国际汽车营地、朗县勃勃朗冰川等旅游开发项目参加广东文化和旅游产业投融资对接会,吸引了全国旅游投资商的广泛关注。

二、注重旅游宣传援藏 助力完善林芝旅游营销体系

围绕建设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目标,重点擦亮"人间净地·醉美林芝"旅游总体形象、四季旅游主题产品和"三节一季"旅游节庆品牌,打造林芝旅游品牌体系。

1、策划举办系列文旅特色活动。创新开展林芝桃花旅游文化节系列活动,进一步提升林芝旅游品牌形象。疫情期间组织了全国首个由援藏工作队联合当地政府主办的旅游消费券发放活动,助推林芝旅游复工复产。策划打造工布新年响箭旅游文化节,有力拉动“冬游林芝”旅游消费。举办“100年廿七载 粤藏心连心”文化旅游系列交流、澳门首届林芝松茸节、金秋林芝旅游主题推介会等多场活动,深度拓展了旅游客源市场。

2、充分利用线上线下平台推广林芝旅游。推动设立粤港澳大湾区“7+2”西藏特色产品和文化旅游交易推广中心,打通线上线下营销渠道。充分依托粤港澳大湾区市场优势,在广州、深圳和佛山策划了地铁“醉美林芝”沉浸式广告宣传。整合广东旅博会、广东旅游文化节等节庆展会平台资源,以图、文、影、书、画等形式,将“人间净地·醉美林芝”的旅游形象推向全国。支持林芝旅游在多家广东媒体开辟宣传专栏,同时借助微博、微信、网站、抖音等平台持续开展林芝旅游专题推广活动,立体、广泛、全面地展示林芝旅游和文化资源。

3、千方百计扩大游客援藏规模与成效。积极促成广东省文化旅游部门和重点旅游企业与林芝市旅游发展局签署一系列旅游援藏协议,为广东游客援藏奠定坚实的基础。扎实做好“进藏第一站”文章,协助开通深圳、珠海、武汉等多条航线,畅通林芝与华中、华南地区主要客源市场的快捷交通大动脉。2021年,广东成为林芝第一大旅游客源地。

三、注重旅游设计援藏 助力林芝旅游产品多业态融合发展

以“旅游+”和"+旅游"为手段,着力推动文化旅游、红色旅游、康养旅游、体育旅游等旅游新业态融合发展,重点加强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战略研究和机制设计。

1、开展非遗文创产品和民族服饰设计。组织广东非遗民族服饰设计师采风团设计推出一系列林芝非遗民族服饰原创设计作品,举办林芝非遗民族服饰专场发布会。实施非遗文创及传统手工艺文创设计项目,在传承活化非遗传统手工艺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提炼林芝非遗文化旅游符号,丰富林芝消费援藏产品体系和旅游产业文化内涵。

2、开展林芝文旅IP设计打造。创新以旅促文、以文彰旅的文旅融合宣传理念,通过对林芝特色文化基因进行解码和提取使用,打造林芝独具特色的旅游文化品牌。引入广东设计力量,为林芝旅游形象大使暨第六届桃花仙子大赛设计主题logo和主题服饰,为活动增色添彩。

3、开展文旅演艺产品设计打造。投入援藏资金260万元,引入社会资本,组织培训近60名农牧民打造《天路鲁朗》民族文化演艺项目,以民俗演出盘活鲁朗旅游小镇夜经济;投入50万元扶持波密红楼舞台剧演出项目,填补林芝红色旅游演艺项目空白。

4、开展特色文旅品牌设计打造。深入挖掘林芝红色旅游文化,整合全国援藏纪念馆、易贡将军楼、波密红楼等红色旅游资源,设计推出首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策划拍摄首部红色旅游专题宣传片。结合体育及户外越野市场需求,策划举办高原马拉松、“雪山英雄汇”越野赛、响箭比赛和赛马节等活动,进一步丰富林芝旅游业态。

四、注重旅游规划援藏 助力夯实林芝旅游产业发展基础

充分借力粤港澳大湾区旅游规划与科研资源,深入调研普查林芝文化旅游资源,协助做好旅游业发展顶层设计,指导完善全域旅游发展规划体系,助力做好旅游重点功能区的规划工作。

深入实施巴宜区大柏树景区规划编制工作,开展巨柏的人文历史及科普阵地研究策划。编制《朱拉河国家湿地公园旅游发展规划》,推动大巴松措旅游产业带科学发展。规划提出墨脱县“三香一链”农业旅游发展思路,打造雅江稻香、茶香、果香旅游经济带和雅江特色农业产品珍珠链;研究提出《波密县旅游规划建议项目库》,为波密县“十四五”期间文化旅游发展指明了方向。组织深圳有山有水旅游规划公司帮助朗县千年核桃林景区作规划提升、文化挖掘、品牌打造、文创产品开发。结合5G网络等“新技术”,推动林芝智慧旅游大数据平台规划建设。引入国内顶尖专业团队规划设计工布公园、湿地公园3D灯光秀,打造城市园林景观与夜间旅游景观。规划建设结巴村美丽乡村田园综合体项目,着力推动巴松措景区与民宿、餐饮、民俗文化等乡村旅游体验项目共同形成最美乡村旅游线路。

五、注重旅游智力援藏 助力增强林芝旅游产业“造血”功能

援藏工作队不断深化广东与林芝两地文旅行业交往交流交融,采取挂职锻炼、送教上门等方式进一步创新旅游智力援藏方式,精准对接林芝文旅系统队伍建设需求,加大智力援藏力度,有效促进增强林芝旅游产业“造血”功能。

1、深入实施“双百计划·工布英才”,增强本地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精准性,多次选派林芝当地文旅系统干部人才赴广东省对应行业系统跟岗学习,为林芝提供相关行业领域的重点人才储备。

2、注重组织专项培训。安排林芝市红色旅游景区相关负责人、讲解员赴广州观摩学习并实地调研学习,进一步提升红色旅游人才队伍综合素质。组织林芝旅游执法队伍赴广东参加旅游市场集中办案培训活动,通过“理论授课+以案施训”的方式提高林芝旅游执法人员办案能力。支援鲁朗藏式手工艺旅游产品开发与培训项目,通过手工艺培训,进一步丰富鲁朗旅游产品,拓宽增收渠道。有序组织重点旅游企业负责人、乡村旅游致富带头人、县区旅游管理工作者前往广东旅游企业参观考察和短期培训。协调开展文艺类学生定向委培行动,开展校企联训、技能培训,文旅从业人员业务能力持续提升。

3、注重开展智力援藏活动。筹办西藏林芝雅鲁藏布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论坛,邀请区内外专家对林芝旅游发展形势与潜力、文旅融合相关模式等问题进行探讨交流;邀请国内知名非遗民族服饰设计师、职业香艺师、国家级评茶员、摄影师、文化作家、制片人等专家学者赴林芝开展培训交流活动,深度探讨非遗传统手工艺,以进一步推动非遗融入旅游、融入现代生活。举办“全域旅游背景下的旅游业态融合发展”和"文化创意赋能乡村旅游.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两期6场专题巡回讲座,为林芝全域旅游目的地打造、旅游目的地营销、旅游文创开发、乡村旅游等工作把脉问诊、出谋划策。

编辑:李凡  谷立辉

广东省第九批援藏工作队

建队口号:

向林芝人民致敬,

做光荣的林芝人,

用实效回报林芝。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