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荔湾区西关培正小学,始于1889年。
●老校名片
学校:广州市荔湾区西关培正小学
创办时间:1889年
地址:广州市荔湾区恩宁路41号
校训:至善至正
11月3日下午,在粤剧艺术博物馆少儿粤剧传承基地,广州市荔湾区西关培正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正在上粤剧课,8名“小红豆”双手叉腰、昂首挺胸,跟着老师一起练习唱词。
学生正在上粤剧课。
在粤剧艺术传承方面,西关培正探索对青少年有效的推广方式,培养青少年鉴赏粤剧、表演粤剧的能力,这也成为学校的特色之一。
西关培正秉承培正“至善至正”的校训,以“至善至正育英才”为办学理念,为广州培养出一批批多元发展的人才。“展望未来,学校将全力打造一系列品牌提升项目,通过创客中心、未来学校与传统校园文化特色课程的有机融合,树立素质教育典范。”西关培正小学校长陈容说。
培正书塾牌匾。
百年风骨求善求正
1889年,名为“培正书院”的书塾开办,以倡新学。3年间,书院在三迁校址后定名为“培正书塾”。当时的学生们除了诵读四书五经外,还可以学到格致(自然科学)、算术、英文等新课程。随着废科举、兴新学之风,1903年,学校改称“培正学堂”。
培正校友黄启明毕业后,于1918年返回母校担任校长,将西方先进的教育经验和课程引进培正学校。十年间他先后三度赴美国、古巴、澳大利亚等地筹款,以整顿及扩展校务。在应邀赴印度出席亚洲教育会议后,1931年,他着手筹建西关分校。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为了进一步调整教育资源,提高办学效益,1998年和2002年,恩宁西街小学和十五甫正街小学先后并入西关培正小学。2003年,学校实施综合改造工程,扩大了校舍场地和办学规模。学校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育教学设施设备按省一级学校标准配置,满足教育教学需求,现代信息技术在学校得到了普及。
开发地域性校本课程
在学科与资源融合的本土化课程体系方面,学校初步确立了数学、语文、科学、道德与法治等八个学科知识点与永庆坊地域资源的整合点。
每周五下午,学校会开展以永庆坊地域资源探究为基础开展的项目式校本融合课程。
以语文学科与传统文化的结合为例,“西关童谣大家唱”培养学生诵读本领,“小小讲解员”锻炼学生语言艺术,“永庆坊里的对联鉴赏”则培养学生文学修养。
从数学学科角度入手,则开设有以下课程:“李小龙祖居里的数学秘密”研究地砖密铺问题,“设计荔枝湾出游线路”思考一笔画问题。这些学习版块,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用处。
学生的设计作品。
“通过实施校本课程,学生素质得到提升。自主活动和深度探究,增强了学生的自主性。”陈容说,“他们还可以从中学会分工合作、积累资料、调查研究、设计活动方案、学习撰写调查报告等,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此外,学校还建立了校本课程资源包,实现教师间的资源共享。例如,将各位教师实践的案例进行整合、完善,由教师本人编写课例交由学校统一编制成资源包,发给其他教师选用。每学期坚持上研讨课、验收课、写典型案例、写经验总结,组织评奖活动,给教师搭建展示成果、相互交流的平台。陈容具体介绍道。
一年级学生练习画脸谱。
培养唱响粤剧的“小红豆”
成立于2005年的“小红棉粤剧社”,涵盖了一至六年级的学生。为普及粤剧文化,学校还将每年五月定为“粤剧文化推广月”。
“目前,学校已逐步形成粤剧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建设体系,还被评为广东省粤剧粤曲文化(荔湾)生态保护实验区特色学校、广州市首批粤剧特色学校、首批高水平学生美育团队。”陈容说。
一年一度的艺术节是全体师生期待的活动,“粤剧文化节推广月”上,学校会开展各种粤剧主题活动。例如,征集粤剧艺术博物馆馆标设计、制作粤剧脸谱活动、DIY粤剧人物头饰活动、粤剧故事比赛、创作粤剧手抄报比赛、粤曲校歌PK 大赛等。
学校还与粤剧艺术博物馆少儿粤剧传承基地建立馆校合作模式,“粤剧的传承离不开新一代的‘小红豆’,在课上看到孩子们越来越自信,我也非常高兴。”粤剧艺术博物馆少儿粤剧传承基地主任唐沛文说。
学校还以教学改革引领特色发展,以特色项目为依托,形成多重特色,例如“善正”课程与“善正”课堂特色、互联网+教育特色、德育特色、馆校及社区与学校合作特色、“善正”校园文化特色。
●校长对话
广州市荔湾区西关培正小学校长陈容:
全力打造一系列品牌提升项目
广州市荔湾区西关培正小学校长陈容。
南方+:在落实“双减”上,学校探索了哪些措施和做法?
陈容:学校开展全方位、全覆盖的课后服务体系,以“基本托管”+“特色课程”的课后服务体系,把“双减”政策落到实地。我校“基本托管”以辅导学生作业、阅读服务为主。“特色课程”整合校内外资源,如永庆坊周边的粤剧、南狮、武术、打铜等非遗物质文化资源,把优秀资源请进来,让学生走出去,拓展学生素质,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发展,传承西关文化精神。
学校的课后特色课程之一。
南方+:站在建校百年的新起点上,学校如何“再出发”,有什么规划目标?
陈容:百年培正,以其“至善至正”的红蓝精神,培育了万千俊才,被誉为“英才的摇篮”。据不完全统计,遍布世界各地的培正校友约7万多人,世界各地共有76个同学会。 展望未来,西关培正小学将全力打造一系列品牌提升项目,通过创客中心、未来学校与传统校园文化特色课程的有机融合,树立素质教育典范。
【记者】刘佳荣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