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肺康有道”专栏旨在让大家更多地了解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及胸部外科手术相关的中、西医肺康复知识,教会患者自我管理,还患者一个更畅通的呼吸。
临床案例
患者李某,69岁女性,平时自觉身体硬朗。可在一次例行体检时,发现右肺中叶有一个直径约1cm磨玻璃样结节,可见分叶,至胸外科行微创手术,术后病理提示早癌,未见明显转移。医生告诉李阿姨手术很成功,复查胸部CT没见明显异常,但手术后李阿姨却经常感觉胸部憋闷,说话就气喘,步行100多米即需休息。那怎样才能科学地进行肺康复锻炼呢?
肺康解迷
肺部手术后对肺的影响
目前肺部结节的首选手段为肺部胸腔镜手术,尤其是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手术切除的5年生存率高达80%,甚至根治。
由于是微创手术,对患者的创伤性相对比较少,术后恢复时间也比较短,但仍有相当比例的患者,尤其年龄偏大的患者在手术后第1个月至2年内,生活质量会明显下降,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咳嗽、运动耐力下降等肺功能下降症状,这时候需要及时积极的肺康复锻炼,使肺功能尽快恢复到术前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肺康复也称呼吸康复,是提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间质性肺病、肺手术后等一系列疾病肺功能下降的一类康复手段的总称。
在中医角度来看,虽然肺部结节已切除,但手术时不可避免出现失血,“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和血是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的一种关系,手术伤口会耗气伤血,且手术对肺脏的毁损也会影响肺脏司呼吸、朝百脉的生理功能,从而发为上述症状。那如何科学进行肺部手术后肺康复锻炼?我们来一一道来。
术后尽快行咳嗽排痰锻炼
术后患者需要多咳嗽咳痰,通过有效的咳嗽排痰锻炼,可尽早排除呼吸道内的分泌物、胸腔内的积气、积液,早日拔除胸腔引流管,避免术后引起肺部感染,而且促进肺复张,促进呼吸顺畅。
一般在术后24~48小时内,如无特殊不适即可进行咳嗽排痰锻炼。每隔一两个小时,肺癌患者应该主动咳嗽5~10次。术后3天内,每天排痰4~6次。
具体方法为:
主动咳嗽法:病人在坐位或卧位,先进行5~6次深呼吸,然后深吸一大口气,短暂的屏气(2秒左右)后用力将气呼出,在呼气末张口连续咳嗽多次,这样高速的气流会使气道分泌物移动到咽部,再将咽部痰液咯出。患者家属可在患者呼吸和咳嗽时,用双手轻按患者术侧胸壁,减轻胸壁震动及切口张力,缓解患者疼痛;
被动刺激法:此方法应用于患者自主咳嗽及排痰能力较弱者,家属一人双手按压术口,另一人在患者呼吸末时,用一手指在环状软骨下缘与胸骨之间用力按压刺激气管咳嗽,也能收到排出痰液效果。
呼吸锻炼
1. 腹式呼吸法:仰卧,两手分别放于胸部和腹部,膝关节屈曲。深吸气时,尽可能使腹部膨起,放于腹部的手随着腹部的隆起而抬高,被确认为吸气有效。然后将空气慢慢地吐出,放于腹部的手向内上方压,帮助膈肌上移。使用腹肌咳嗽,双手合拢放于上腹部,帮助用力。
2.缩唇呼吸:以鼻吸气,缩唇呼气,呼气时将唇缩成吹口哨形,使气体通过缩窄的口形缓慢呼出。一般吸气时间2秒,呼气时间逐渐延长及保持到10秒左右。
3.吹气球法:先深吸一口气,对着气球口缓慢吹,直到吹不动为止,每日锻炼5~6次,量力而行。
运动锻炼
肺部手术患者在麻醉清醒6小时大部分已可以开始康复锻炼,则需要在医生专业指导下进行。术后第3天后如病情允许,可行床上锻炼,如蹬腿、坐起等。待到可下床锻炼时,可使用患侧上肢进行梳头、端碗、手指爬墙等动作。出院后即可进行居家康复锻炼,如散步、快走、打太极拳、八段锦等,运动量由轻到重逐渐增强,不可勉强。
饮食注意事项
患者在手术之后的两天内要进食容易消化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的食品,多吃一点粥或者是水果以及新鲜的蔬菜。
在手术之后的3~4天,患者的体能已经基本恢复,此时饮食要注意补充高蛋白的食物,例如牛肉、羊肉、鱼,增加高蛋白或者是高营养的食物,促进手术后愈合。同时患者也要多摄入一些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促进患者术后的康复,增加免疫力。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生冷、难消化的食物,忌烟酒等。在出院后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至正常,可采用药食同源的方法进行食疗,针对患者术后气血不足、肺脏受损,可搭配白果猪肺汤、人参炖鸡、无花果瘦肉汤等益气补肺补血。
配合中医特色治疗
根据患者体质及辨证,给予如中药汤剂口服、针灸、推拿、刮痧、拔罐、中药熏蒸、传统功法等,能减轻肺部手术后患者的不适感,加快肺功能及运动耐力的恢复。
【一起学中医】
如《素问·调经论》说:“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景岳全书·血证》又说:“人有阴阳,即为血气。阳主气,故气全则神旺;阴主血,故血盛则形强。人生所赖,唯斯而已。”气与血都由人身之精所化,而相对言之,则气属阳,血属阴,具有互根互用的关系。气有推动、激发、固摄等作用,血有营养、滋润等作用。故《难经·二十二难》说:“气主呴之,血主濡之。”气是血液生成和运行的动力,血是气的化生基础和载体,因而有“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的说法。而肺脏有着司呼吸、朝百脉、通调水道的作用,肺脏受损,故见气血亏虚,痰湿中阻,正气不足,邪气乘之。故治标方面促进痰液排出,去除痰湿,治本方面补益气血,强壮阳气,使病去而体健。
【团队介绍】
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医院肺康复团队主要开展慢性气道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支气管扩张等)、心胸外科术后及围手术期(如肺移植术、肺减容术、肺部肿瘤手术)等的肺康复工作。
【医学指导】
李际强,主任中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师从晁恩祥国医大师以及广东省名中医刘伟胜教授。
现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热病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呼吸病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中西医结合肺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感染病(热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肺系病分会委员,中国睡眠研究会睡眠呼吸障碍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胸科疾病学会呼吸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中西医结合老年呼吸病、急危重症、中西医结合热病(感染性疾病)的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
本期作者简介
叶康杰,男,主治医师,医学硕士,世界中医药联盟热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民族医药学会科普分会理事、广东省针灸学会针药结合专业委员会委员。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痛风性关节炎、代谢综合征、骨质疏松等内分泌代谢疾病。
联系方式:020-39318650,020-39318654
联系地址:广州市番禺区大学城内环西路55号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医院住院部3号楼6楼。
供稿: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医院综合三科
(老年医学科呼吸专科)
执行编辑:曾梦芸
审核校对:庄映格
责任编辑:宋莉萍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