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东莞市石碣镇首条城市精细化管理示范村梁家村完成村居环境提升改造,通过“建筑立面升级”“道路升级”“三线整治”“开展垃圾分类”等专项行动,打造成为村民喜爱的美丽乡村。
建筑立面升级,融入本土元素
为提高村民人居环境质量,梁家村村聚焦老旧村落建筑外立面问题,着力打造有颜值、有气质、有内涵的古村落,同时融入乡村本土元素,共改造升级15处,形成有现代气息的美丽乡村。
改造前和改造后
道路升级改造,村民安心出行
针对梁家村村道路使用时间长,道路残缺、破损等问题以及人行道上非机动车道与路面连接梯级存在高低差问题,梁家村村修复了破损路面,全面改造主干道铭华路。同时,清理了镇内各主干道路的废弃设施基础、通讯井口、标牌、线杆等各类人行道上的设施,为村民提供一个安全有保障的出行环境。
改造前和改造后
开展“三线”整治,建设美丽乡村
为切实整治乡村电力线、通信线、广播电视线(即“三线”)私拉乱接和违章交越、搭挂现象,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提升美丽乡村品位,梁家村村积极响应上级要求,进行“三线整治”。长期以来,电力线、通信线、广播电视线因为分属不同的单位,实际工作中整治难以形成合力。为了推动“三线整治”工作,由梁家村村委会牵头,联合电信、电力统一推进整改工作。
改造前和改造后
做好清洁卫生,推动精细化管理
同时,石碣镇围绕镇委、镇政府努力实现“全镇美丽”、打造“至美石碣”部署要求,巩固石碣镇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推动城市精细化管理。村范围内无积存垃圾、无卫生死角等,村水域保持水面清洁,岸边无垃圾,确保村容村貌整洁有序。
改造前和改造后
整治“六乱”问题,维护市容市貌
六乱问题一直是城市管理的一大问题,石碣镇重点抓好乱堆乱放,乱摆乱卖,违规乱建等影响环境卫生,市容市貌的问题,打造干净、整洁、文明、有秩序的乡村。落实城市管理制度,建立长效管理机制,达到秩序常态化。依法严厉打击违法违规建房等。
改造前和改造后
美化市政箱体,点睛城市文明
梁家村对市政箱体进行美化提升,通过箱体修复、清洁、在箱体上彩绘各色图案,令陈旧单调的市政箱体穿上“新衣”,色彩缤纷的箱体让过往路人眼前一亮。彩绘融合了文明礼仪、交通安全、垃圾分类、环保等元素,图案有趣、丰富多彩,既有教育意义,又提升城市形象。
改造前和改造后
改造闲置地块,打造街头小景观
曾经,闲置地上杂草丛生、垃圾遍地,不仅影响城市环境,更存在安全隐患。为提升村社区颜值,紧紧围绕打造美丽乡村的目标,在梁家村村的同一规划下,对梁家村荒废空地提质改造,将“四小园”及街头小景和村社区融合。
改造前和改造后
进行明渠覆盖,提升村民满意度
过去乡村排水设施条件普遍较差,排水沟基本上都是明渠围绕在房屋四周,污渍和脏物都暴露在外面。一到下雨天,污水横流。到了夏天,更是容易滋生蚊蝇,臭气熏得人不愿意走近。为了补上这一乡村基础设施短板,有效改善村民的生活环境,梁家村村决心覆盖村庄街道、小巷明渠,还给村民一个干净、卫生、美观的生活环境。
改造前和改造后
照亮回家路,温暖群众心
为让市民群众安心出行,梁家村村聚焦城市照明暗区问题,提升市政设施管理,对梁家村社区以及中心碧道等进行照明“暗区”整改,共新装路灯18处,使原本昏暗的地方瞬间“亮堂”起来。
改造前和改造后
开展垃圾分类,推动低碳生活
梁家村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或培训活动,合理配置垃圾分类投放容器,签订可回收物、厨余垃圾分类收运协议,有害垃圾单独投放,建立垃圾分类工作台账,建立责任公示牌追踪责任人,生活垃圾实现分类收运处理。
改造后
突出城管元素,提升城市品质
石碣镇城管负责人表示,今后将结合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做好街道整体规划,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提质城市“小品”,提高广告设置档次和品位,注入城管文化元素。
【记者】李玲玉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