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档案
詹安泰
詹安泰(1902年-1967年),字祝南,号无庵,广东省饶平县新丰镇人,我国著名的古典诗词研究家、文学史家和书法艺术家,尤精于诗词创作和研究,其诗词作品及词学论著在海内外影响颇深,素有“南詹北夏,一代词宗”、“岭南一大家”之美誉。他任教数十载,桃李满天下,不少当年入室弟子,而今已是诗坛、词坛的名流宿将。
詹伯慧
詹伯慧(1931年—),詹安泰长子,当代著名语言学家,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首届优秀社会科学家。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人,现任暨南大学汉语方言研究中心名誉主任,从事语言教学与研究70年,主攻方向是汉语方言学。在汉语方言、汉语辞书、汉语应用和汉语规范等领域做了大量的研究、教学工作,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就。2020年,其将50万个人积蓄捐赠给暨南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设立“暨南大学詹伯慧语言学奖”。
一幅幅珍贵的图片、一行行生动的文字、一本本意义深远的书籍、一段段精彩的故事……昨天正式对外开放的詹安泰、詹伯慧父子事迹展示馆,向人们展示詹安泰、詹伯慧的不平凡的人生。
展馆面积近300平方米,总投入近180万元。展馆从文化资料的编辑整理、展品的收集,詹安泰事迹的视频拍摄,展览馆的装修设计、布展历时近三年。展示区由詹安泰“生平经历”、“学术成就与历史地位”、“书艺赏析”以及“詹伯慧展区”四部分组成,展示了詹安泰先生生前的经典著作、手稿翻印等,以及詹伯慧的工作照片、荣获的证书、用过的物品等,这些实物、图片、文字、书法作品,系统展示“一代岭南词宗”詹安泰先生及其长子、著名语言学家詹伯慧教授的生平事迹和学术成就。徜徉其中,不禁令人赞叹詹氏父子学识之渊博、成就之卓越。
据了解,2018年,经詹伯慧先生倡议,在中共饶平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县委组织部牵头各部门,经多方研讨,决定在新丰镇文化中心广场建设詹安泰、詹伯慧父子事迹展示馆。项目得到了市、县相关领导,以及中山大学、韩山师范学院、饶平县苏区红色文化公益促进会、广东力诚文化集团等单位的大力支持。
广东力诚文化集团董事长李跃城介绍说,收集相关资料过程中,因詹安泰先生生前的部分物件散落各地,在多方动员和努力下,才将这些珍贵的物品找回;展示馆中许多关于詹安泰先生的资料和文稿的编辑整理,都由詹伯慧教授亲自把关。“筹备过程中,我多次与詹伯慧教授接触交流,教授耄耋之年,仍初心未泯,我被他的认真、敬业深深感动。”
多年来,广东力诚文化集团积极致力于饶平文化公益事业的发展,从创建饶平民间艺术馆,参与张竞生文化公园与麦贤得事迹陈列馆的建设,到筹建詹安泰、詹伯慧父子事迹展览馆,该集团始终不遗余力。在昨天的展示馆揭牌仪式上,该集团得到了詹伯慧教授的点赞:“饶平有这样的企业和企业家,是饶平的骄傲。我要特别为力诚文化集团的董事长点赞。”
李跃城说:“我们做这一切,志在为家乡的文化事业添砖加瓦,刻画更多属于潮人的城市标签,坚守饶平人自己的文化使命。借此机会,我也希望能有更多的朋友支持我们,帮助我们,为促进饶平文化发展,建设美好家乡共同奋斗。”
后出转精 向时代学习
——对话詹伯慧教授
“云山苍苍,珠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11月23日,在詹安泰先生诞辰119周年之际,詹安泰、詹伯慧父子事迹展示馆开馆揭牌仪式暨詹伯慧书法展开幕式在饶平县新丰镇举行。在活动期间,90岁高龄的詹伯慧教授拨冗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记者:詹安泰、詹伯慧父子事迹展示馆今天揭牌开馆,请您谈谈感想?
詹伯慧:在我的印象中,我的父亲一天到晚都在做学问。事迹展示馆展示了父亲的生平事迹和作品,是慎终追远的具体表现,也是为了增强文化自信,传承和弘扬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潮州文化做贡献。
记者:您是潮州人,也是著名的方言学家,请问您对潮州方言的传承和发展有何见解?
詹伯慧:我很早之前写过一篇《潮州方言》。潮州文化、潮州方言有很多东西,我那时候还来不及做那么多研究。方言研究要做田野工作,我80岁的时候出了一本《田野春秋》,在这以前,我跟他们一起深入田野进行调查。我现在已经90岁,不能做很多研究,只能看看他们调查的成果,给大家出出点子。后出转精,这是规律,现在的人肯定比我们当年要强得多、要好得多。现在的人对潮州方言的研究,比我的研究更丰富多彩,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我的宗旨是“活到老、学到老、干到老”。那向谁学习?向年轻人学习,向时代学习,永远跟着时代走。
记者:请您谈谈对饶平县未来的期望?
詹伯慧:饶平大有前途,饶平人要努力、要追赶、要走在时代的前面,不能让饶平落后。饶平县在文化方面取得了不少成就,我相信饶平一定能不断发展,为文化更加繁荣、为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做出应有的贡献。
□ 文/本报记者 吴冰 丁玫 □ 图/本报记者 庄园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