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岭南荔枝种植系统(茂名市)入选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茂名文旅
+订阅

近日,农业农村部公布第六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单,共有21项传统农业系统入选,包括20个新增项目和1个扩展项目,其中,广东新增1个项目,为广东海珠高畦深沟传统农业系统(广州市海珠区);新拓展1个项目,为广东岭南荔枝种植系统(茂名市)。

为保护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进一步促进农业农村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我国于2012年正式启动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发掘工作,截至目前已认定了六批138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广东省已累计有4个项目获得认定,除了本批次新增的1个项目外,还有广东潮安凤凰单丛茶文化系统入选第二批名单、广东佛山基塘农业系统及广东岭南荔枝种植系统(增城、东莞)入选第五批名单。

据了解,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人类与其所处环境长期协调发展中创造并传承至今的农业系统,具有丰富的农业生物多样性、完善的传统知识技术体系和独特的农业生态景观。经过六批发掘认定,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数量稳步增加,涉及的农业品类不断丰富,生态类型更加多样,区域和民族分布持续优化,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多项特色传统农业系统纳入保护范围,更为全面地展示了我国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的优秀农耕文化。

农业农村部要求,各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所在地农业农村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强化遗产保护与发展规划落地实施,提升遗产地居民保护传承意识,在严格保护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合理利用的有效途径,推动遗产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繁荣进步。

那么问题来了

为什么茂名荔枝能被列为

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呢

接下来小编就带大家了解一下

茂名荔枝

广东省茂名地区是全国最大的水果生产基地,世界最大的荔枝生产基地,全市水果种植面积达430多万亩,其中荔枝面积176.57万亩,是世界第二大荔枝生产国印度的荔枝面积(84.3万亩)的两倍多,约等于中国以外世界各国荔枝面积的总和,荔枝年总产量占全国25%,占全球20%。

茂名素有“荔枝之乡”的美誉,种植荔枝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年平均气温21.8。C,冬季绝对低温在5。C左右,平均霜日少于5天,年均日照2000—2200小时,年降雨量1800—2100毫米,雨量充沛,水质优良,没有污染厂矿,无水质和土壤污染;土壤属花岗发育砂壤土,含多种矿物质,有机质3%以上。所产荔枝果实色泽鲜红。糖分含量高,肉脆香味浓,品质极佳,是汕头市内最有名荔枝产区,深受上海、北京、天津等各地客商的青眯,香港、澳门等海外侨胞也推崇备至。

茂名种植荔枝的历史悠久,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唐朝,茂名荔枝已成为朝廷贡品,高州根子镇柏桥村有一个老荔枝园叫贡园,唐朝进贡给杨贵妃的荔枝就出自该园。除了贡园外,茂名地区还有不少上百年的荔枝林,而且不少的村庄自古以来就以“荔枝”命名,如化州合江的荔枝垌村,化州中垌的荔枝根村和荔枝塘村,化州林尘的荔枝埒村,信宜镇隆的荔枝村和新堡的荔枝垌村,高州分界的荔枝山村和长坡的荔枝坡村,电白林头的荔枝山村等。

茂名荔枝共有6个品种,分别是三月红、白糖罂、妃子笑、白蜡、黑叶、桂味。

三月红

5月中上旬已有售

三月红是最早熟的品种。果心形或歪心形,果大,果皮鲜红,肉厚而脆,果肉蜡白色,质粗韧,果汁多,味甜带酸,果核大,品质非一般,但由于上市时间早,尝鲜的人们也多会购买。

白糖罂

5月下旬少量上市

白糖罂又名蜂糖罂,主产广东省茂名市,约有二三百年的栽培历史。果穗成球,果歪形或短歪心形,果顶浑园,果皮薄,鲜红色,龟裂片部份平滑,肉质清甜汁多。

妃子笑

6月初大批量成熟

妃子笑又名落塘蒲,广东著名品种,茂名、高州栽培历史悠久。传说当年唐明皇为搏杨贵妃一笑,千里送的荔枝就是妃子笑。近圆形或倒卵形,肩一边高,一边平阔。皮淡红色,花枝细小,果子大且皮薄肉厚,白腊色,清甜多汁,种子较小。

白蜡

比白糖罂迟7-10天

禾荔又称白蜡,几乎所有能种荔枝的地方都有,产量多,价格便宜。果实近圆形,果顶钝,果皮鲜红色,薄而软,龟裂片突起,裂纹明暗显。中等大,甜度一般,有特殊香,果核中等。

黑叶

6月中旬大批量成熟

这广泛种植品种,因为叶子绿得发黑,故名黑叶。果皮比较红,薄而韧。皮薄肉甜、有清香,核也是一般大小,幸运的话偶尔会出现醮核。可鲜食,干制和制罐头,是较适合加工的荔枝品种。

桂味

6月中下旬

广东传统名优品种,果大核小,果肉白腊色,有透明感,风味清香,口感极佳,特点是有桂花味。果近园形,中等大,果皮浅红色,皮上的裂片峰尖刺手,皮薄而脆。桂味中有一种叫”鸭头绿”,有墨绿色的斑片,是特佳的品种。当年荔枝最不值钱卖到5毛一斤的时候,桂味仍能卖出8元一斤的批发价,可见其量少质优。如今栽培渐广,但仍是上品。

附:农业农村部关于公布第六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单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村(农牧)厅(局、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农村局:

为深入实施农耕文化传承保护工程,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我部组织开展了第六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发掘认定工作。依据《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管理办法》,在市县申报、省级推荐的基础上,经过初审、评议、公示、综合评估等程序,认定山西阳城蚕桑文化系统等21项传统农业系统(其中20个新增项目,1个扩展项目)为第六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单见附件),现予以公布。

经过六批发掘认定,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数量稳步增加,涉及的农业品类不断丰富、生态类型更加多样、区域和民族分布持续优化,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多项特色传统农业系统纳入保护范围,更为全面地展示了我国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的优秀农耕文化。各省级农业农村部门要按照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要求,坚持保护优先,加强工作指导和宣传展示,督促遗产地认真落实遗产保护与发展规划,及时总结遗产保护传承实践中的经验做法。第六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所在地农业农村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加强部门协同配合,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遗产保护传承事业,提升遗产地居民保护传承意识,强化遗产保护与发展规划落地实施,在严格保护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合理利用的有效途径,以文育人建设文明乡风,产业创新支持农民就业增收,推动遗产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繁荣进步。

附件:第六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单

农业农村部

2021年11月12日

编辑/陈紫琪

初审/曾群芳

终审/曾欢彬

出品/市文广旅体局融媒体中心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