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1月23日召开的陆丰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陆丰市代市长高火君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报告指出,要全面推进民生事业发展,夯实裂变发展基础。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宜居,是市民最大的民生幸福。未来五年。陆丰如何提升“宜居度”?南方+记者为您梳理!
①学有优教——持续发展教育事业
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强人才招聘,开展专业化教师及校长培训,提高教师思想道德素质和专业水平。
推动陆丰市与深圳优质教育资源合作共享,建立深汕师资(含技工学校师资)互动长效机制,开展与深圳市教师双向挂职交流,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加快实施学前教育“5080”攻坚工程,补好乡镇公立幼儿园短板,推进龙山中学二期、陆丰市高级技工学校等项目建设。
进一步做好公校改扩建谋划,完善新楼盘幼儿园、小学等配套建设,全面增加公校学位。
加强非遗特产的传承与弘扬。
②病有良医——强化医疗卫生保障
围绕“病有所医、就近就医”目标,持续加大医疗卫生项目投入,加快推进市人民医院传染病区、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基层医疗机构配套设施等医疗卫生项目建设,力争每千常住人口病床数超过5.8张,努力实现卫生事业走在汕尾各县(市、区)前列。
建立省帮扶医院医生挂职和县镇两级人员交流机制,促进市人民医院与市第二、第三人民医院组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推进县级公立医院信息系统二期“智慧医院”建设,发展远程会诊、远程教育培训等便民服务。
加强公共卫生人才队伍的引进和建设,全力引入公共卫生服务人员特别是基层乡村医生,提高公共卫生队伍的整体素质。
促进市人民医院与市第二、第三人民医院组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
③老有颐养——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全面推进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健全社保待遇确定和调整机制,实现城乡、区域、群体间保障水平合理衔接。
抓好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推进基础制度整合和完善,完善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制度。
落实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的价格临时补贴政策。
健全退役军人工作体系和保障制度,落实好符合条件的三红人员、烈士老年子女、满60周岁农村籍退役士兵等人群优抚待遇。
健全老年人、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和设施,完善帮扶残疾人、孤儿等社会福利制度,加快推进综合养老、居家养老服务和爱心食堂(长者食堂)建设运营工作,逐步完善养老服务体系。
深入实施“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等人才培训工程,多方面提高就业率。
加快推进爱心食堂(长者食堂)建设运营工作。
④住有宜居——推动城市精细化管理、推进平安陆丰建设
统筹推进市政道路、背街小巷升级改造,继续实施“四化”工程,坚持高标准规划建设“城市客厅”“城市展厅”“城市阳台”项目,加快推进陆丰市新时代市民广场项目、中心公园、运河两岸、螺河东西两岸万米绿道等一批绿化休闲空间规划建设,展示“城在螺河边、人在花园里”。
以推进系统防范化解道路交通安全风险和“创文创卫”为主要抓手,全面落实“楼长制”“路长制”“巷长制”“网格长制”,重点抓好交通秩序整治、市容市貌整治。
加快公共设施优化升级,推进垃圾中转站、农贸市场、污水管网、停车场、公共厕所、人行道、标志牌等建设,疏浚城市水体、治理城市内涝,不断完善城市功能。
建立完善环境保洁特别是公厕保洁长效机制,深入推进垃圾分类,完善陆城“撤桶”后续管理工作。
通过“微改造”促进城市有机更新,细化“绣花针”式管理,打造“数字城市”“智慧城市”,促使城市焕发新活力。
大力推进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完善和效能提升,加强镇村综合文化站建设管理,争取实现陆丰市所有镇(区)文化馆图书馆分馆全覆盖。
坚持高标准规划建设“城市客厅”“城市展厅”“城市阳台”项目。
加大公共体育场馆和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快陆丰市体育场的升级改造,进一步推广全民健身活动,争当全国群众体育示范县。
积极与“双区”城市进行赛事交流和体育联合办学,推动陆丰足球与手球项目做大做强。
加强正字戏、陆丰皮影戏、英歌舞、滚地金龙等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弘扬,规划建设陆丰碣石麦秆画、碣石木雕、甲子贝雕等传统特色文化产业园区,推动传统特色文化和乡村振兴、民宿经济融合发展。
持续保持对涉毒违法犯罪活动的严打高压态势,巩固禁毒整治成果,争创全国禁毒示范城市。
加强社会面管控,持续深入开展“1+N”专项打击行动,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加大对“两抢一盗”、 涉黄、赌、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持续净化社会治安环境。
健全完善整治走私经营“洋垃圾”长效机制,防止“洋垃圾”死灰复燃。
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对道路交通、消防安全、建筑施工、水上交通、食品药品等安全事故易发领域的排查整治,坚决防范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发生。
筑牢海防线,抓好打击走私贩私工作,维护沿海繁荣稳定。
开展非法集资、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
以“党建+”为引领,进一步完善横向镇村组三级智慧化管理架构、纵向“大数据+网格化+群众路线”的“田字形”基层社会治理体系。
加强农村纪检监察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监督作用。
以“民情地图”平台为载体,以联勤指挥中心为枢纽,充分发挥全市2470名网格联防队员在禁毒、打击制假售假、消防安全、防灾减灾、社会治安等工作的重要作用,滚动排查化解社会矛盾,集中力量解决重点领域、重点利益诉求群体的突出矛盾,筑牢基层社会治理防控网,勇当基层现代化治理示范。
站在新起点上的陆丰,正接过“幸福”的接力棒,勾勒一幅幅色彩斑斓的民生“实景图”,你最期待哪幅图?
陆丰人,你最期待哪幅图?(可多选) 学有优教图 病有良医图 老有颐养图 住有宜居图 提交
【记者】陈欣欣 莫凡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