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戛纳:把握文化会展业的时代红利

南方文化产业智库
+订阅

近两年,因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实体经济受到冲击。期间,大量的线下会议和活动取消。国际旅行面临着各国的防疫政策,变得困难重重。在家办公,线上会议,在一段时间里成为了日常。数字会议,为防疫期间的会议提供了临时解决方案。

会展的商务环节能连接买卖双方,提供展示与交流的平台。新型的数字化展会,正帮助业务恢复过来。在法国戛纳,文化会展业是重要的经济形态。戛纳创新会展形式,结合人工智能技术,以线上线下混合的模式开办展会;与Laval Virtual 合作,举办线上国际电影节。这既能保证人们的社交距离,又能维持商务活动,尽量减轻疫情对当地经济的影响。

数字会展的设计,正表明戛纳在文化产业上力求创新。

回顾戛纳的发展,其借着国际电影节的契机,把文化经济打造为城市发展的命脉,提升了戛纳的国际知名度,并促进了旅游和关联产业的繁荣。

戛纳的经验证明,文化创意产业的价值,不仅在创意内容本身,而且涉及文化与社会的层面,对经济和社会大有裨益。

除了历史和文化的因素外,戛纳文化会展业的繁荣,离不开地方政府多年的支持。

而今,许多城市正着力发展创意产业和旅游产业,却困惑于创意经济的成长方法。戛纳的经验,提供了历史蓝本和创新思路。

因此,提炼戛纳的文化发展亮点,讨论其发展的优势和原因,能为着力发展文化经济的地区提供借鉴。

一、文化产业的布局与生根

戛纳位于法国东南部,地处蔚蓝海岸;属于地中海气候,温暖宜人。

最初创办于1939年的国际电影节,是戛纳文化会展业的起源。当时,威尼斯电影节受意大利法西斯政权控制,电影风格偏向政治化。英、法、美三国联手,意图举办一个新的电影节,以彰显电影美学,并与威尼斯电影节形成区别。

因第二次世界大战,戛纳国际电影节直至1946年9月才办起来。得益于当地政府的远见与资本的支持,戛纳逐渐登上了世界的舞台,并带动了整个蔚蓝海岸的发展。

作为欧洲三大电影节,戛纳国际电影节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电影盛会之一,同时也是欧洲最大的电影市场之一。20世纪50年代,媒体对著名与会者的报道,确立了电影节作为文化试金石的地位。

电影节的举办,让戛纳一时名声鹊起。自此,戛纳开始成为各大世界级展会的举办地,如新媒体产业大会、戛纳国际创意节、戛纳国际音乐博览会、国际房地产交易会等。此外,汽车、信息技术、旅游等多个经济领域的会展也纷纷在此落地。

戛纳国际电影节(资料图)

会展业务的集聚,加速了会展服务业的繁荣,为当地的中小企业提供了经营机会。据维基百科数据显示,戛纳一半以上的企业是贸易商、工艺业和服务提供商。

此外,戛纳把各式各样的节日当成城市的特色,在镇上,全年不间断地举办各类活动。文化节日和会展活动,逐步融入城市的经济体系,文化创意与旅游产业在此生根。

二、文化经济,价值何在?

文化的潜力,不仅能影响居民和游客的思维观念,还能拓展地区的形象内涵,为城市品牌增加情感价值。当城市的形象建立起来,能吸引投资和旅客,刺激城市消费,形成内循环。

戛纳国际电影节是地方品牌的象征。每年五月,戛纳为电影搭建起展示平台和交易市场。此外,戛纳的四季都在举办各类展会。密集的颁奖典礼、创意展会和交易市场汇聚了全球的创意精英,让戛纳成为创意销售市场。在这里,商户能展示商品,提升品牌知名度,也获得了解竞争对手,与客户交流的机会。

逐渐地,戛纳形成成熟的会议举办模式。当地专业的会展服务机构帮助来访者安排新闻发布会、酒会、晚会、会议和住宿。据戛纳展览会(Cannes Exhibitions)官方网站信息显示,他们具有丰富的组织经验,参与过戛纳游艇节、TFWA展览会、戛纳国际电影节、戛纳国际创意节、全球电视市场等。通过有序的策展安排,商务人士可以知道戛纳各大场地的实时使用情况,包括会议室,酒店,海滩,屋顶露台,别墅,放映室,电影院,餐厅等。同时,会展服务人员可以帮忙举办活动,包括专业服务、场地、人员、餐饮、住宿等。就各会展服务机构而言,各类展会的举办,为戛纳本地的关联产业带来了营收。

戛纳为文化行业搭建了交流平台,那么,戛纳得到了什么?

戛纳的旅游业、会展服务和商贸业之间联系紧密。实际上,展会只是戛纳经济的缩影,商务活动可以带来客源,除了会展服务业,还能促进当地的酒店和餐饮服务业。旅客在当地消费,能刺激本地经济,为当地带来税收。

对于许多当地人来说,节日和展会是一座金矿。

电影吸引了从世界各地慕名而来的旅客,他们当中有电影明星、创作团队、发行团队、记者、影迷等。旅客的增长,带动了周边的旅行消费。

在展会期间,酒店需求剧增,价格通常翻倍。酒店服务员Herve曾对法国新闻社的记者表示,“一旦电影节举行,他所在的二星级酒店的房间从每晚40欧元涨到260欧元。”

据网站Insider报道,戛纳国际电影节的消费,大致来源于三项: 举办活动、明星参与和电影制作宣传公司。其中,据 The Hollywood Reporter 报道,海滩派对场地(包括饮料、食物、摄影师和音乐)的平均费用为15万美元。

此外,新闻记者的报道,正把戛纳的故事传播在世界各地,不仅提升了戛纳的国际知名度,也在为蔚蓝海岸积累更多潜在旅客。就会展商务业而言,戛纳举办世界级展会的经验为更多行业所知,能为其树立品牌名声,带来更多商务机会。

展会期间的戛纳夜景(资料图)

进一步来说,戛纳的文化会展业是如何带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展会带来了客流,也带动了当地的文化商品消费。法国以时尚著称,法国香水、时尚服装和奢饰品市场庞大,丰富的文化展会为文化商品带来市场。在戛纳 Boulevard de la Croisette 沿岸,只有800米,大约有70个顶级品牌在此开设了店铺。除了巴黎,戛纳的奢侈品商店比法国任何地方都多。

文化休闲需求的增加,繁荣了戛纳的夜经济。入夜时分,城市各处纷纷亮灯,人们在酒吧和法式餐馆逗留。旅行网站Culture Trip显示,戛纳的酒吧风格各异,娱乐活动包括:潮流派对,音乐演奏和马戏团等。

本地文化创意活动增加,促成了商业与艺术融合的城市文化氛围。

而今,相比起昔日的浪漫与奢华,在疫情防控时期,展会的举办变得更加审慎,要恢复疫情前的繁荣,还需要等待一段时间。

正值产业的冷静期,可以思考的是,文化氛围的培育需要注意什么?

不可否认的是,文化氛围的培育周期长。比起商贸和工业,文化对于地区的税收贡献显得薄弱,难以获得即时性的经济效益,却对当地的产业具有带动价值。

戛纳国际电影节,从1946年发展起来,迄今有七十多年的历史。虽然每年仅在五月的两个星期里举行,但能吸引大批从业人士参与;会展经济带来大量关联业务,客流的增长促进了地区旅游业的发展。

数十年的努力,戛纳才得以形成行业集聚,以会展经济为城市发展的定位。由各大世界级展会的建立时间,可见一斑。1954,戛纳国际创意节开始举办;1965年,国际电视节目交易会开始举办;1967年,戛纳国际音乐博览会开始举办。大大小小的展会在这里举行,形成规律,形成规模。戛纳才得以积累起名声,获得“世界最重要的会展城市之一”“世界三大电影节之一”“世界最大的电影交易市场”等称号。

1982年,戛纳影节宫的建立,为举办各大展会提供了场所,戛纳国际电影节也开始了市场化的进程。随后,戛纳以电影节为中心,辐射会展产业,培育起城市的文化氛围。

文化产业培育周期的特性,意味着财政支持必不可少。

戛纳国际电影节实行政府和企业的合作模式。资料显示,戛纳国际电影节每年的运营资金约为2000万欧元,大部分由国家影视中心及政府承担,其余部分由协会和企业赞助。据戛纳国际电影节官方网站显示,官方合作伙伴包括,法国航空公司,高端电影镜头制造商 Angénieux,巴黎欧莱雅,还有技术合作公司,如杜比实验室等。

有的展会以出售参展门票来盈利。戛纳创意节是全球最权威的广告奖项之一,在2004年由英国的媒体信息服务公司 Ascential 买下,据Ascential公司的报告,门票和参赛费占到了戛纳创意节总收入的 83%,剩下的部分是9%的收入来自于企业赞助费(比如摆展台),8%的收入来自其他部分的服务费(如获取戛纳历届线上档案库的费用)。

蔚蓝海岸和法式文化,吸引着世界各地的商务人士与旅客。戛纳的经验表明,文化产业的发展,是长期的过程。其需要龙头项目带动,也需要与发展环境和商务模式的相互适应。文化产业的价值,并不局限在它带来的即时收益,更关键在于其对其他产业带来的辐射作用。城市的建设者需要摆正心态,避免把发展文化当成是一蹴而就的事,而忽略了长远的利益。同时,建设者也需要意识到文化创意产业的周期性,并逐步建立起短期、中期、长期的目标,耐心等待文化对地区带来的变化。

三、后疫情时期,戛纳复苏

流行病带来国际旅行限制,对戛纳的经济形成直接打击。来访旅客的增长停滞,商店营业额下降,加剧了旅游业的不确定性。

根据法国银行的数据,2020年1月至8月累计的国际游客总收入与2019年相比,录得188亿欧元的损失(-46.8%)。资料显示,2020年1月至10月底,蔚蓝海岸各类住宿记录与2019年同期相比,下降了60%。

时任戛纳市长David Lisnard,在2020年接受Variety杂志的采访时说,“这场大流行正对当地社区造成灾难性的影响。”据他估计,戛纳各大会议,包括法国戛纳国际电视影视展览会(MIPCOM),以及其他会展关联业务,包括保险、音乐和法律等重点行业,约占戛纳年收入的85%。

此外,所有活动的取消,导致酒店和餐饮服务商的经济损失,对当地经济形成巨大的压力。

为了应对危机,戛纳正调整城市发展的战略,商议如何应对风险。于是,“戛纳复苏”(Cannes Résilience)计划应运而生。这项计划是由政府牵头,邀请学界和产业界的人士前来参会,就“戛纳复苏”战略等问题提供见解。研讨会是开放性质,相关专业人士可以自行申请参加。

“戛纳复苏”战略拟组建一个短期的前瞻性框架,重建戛纳的吸引力和影响力。该战略旨在向所有利益相关者开放,把戛纳定位为“活动举办地”。其目标是:“以集体的方法为指导,以应对负面情况,挽救、重启商务和休闲旅游。”

“戛纳复苏”战略关注策略层面,关注到商业实现数字化转型的可能。“我们正在经历的危机是一场经济和社会灾难。这加速了变化,促使我们更快、更有力地采取行动,将承诺和战略举措具体化,特别是在环境和旅游业的数字化转型方面。” 戛纳市长David Lisnard在一则采访中提到。

此外,戛纳市政厅及影节宫建立了广泛的协商机制,项目并由MKG咨询公司协调,引入外部专家资源,鼓励专家参与到重启当地的工作中来。自2020年11月,戛纳各行业的专业人士通过视频会议,参与地区工作的讨论。外部专家的意见丰富了研讨的内容,为戛纳重启带来了新思路。

“我们需要询问客户和活动组织者,是因为我们的策略是建立在他们的真实需求之上,这很重要。这项咨询是基于各领域的经验总结,并得到国际研究的支持”,戛纳影节宫总经理Didier Boidin说。

后疫情时期,戛纳正在重启,其以数字化战略和科技手段,改良会展的形式。政企磋商,形成适合业界的意见,以帮助企业更快地恢复过来。从戛纳的经验看来,其文化会展业的发展,离不开城市开放包容的特质,也离不开建设者与时俱进的理念和支持。当城市找准文化发展的定位,并勇于面对时代的挑战,才得以彰显其文化活力,收获文化发展的红利。

参考文献:

Cannes, Wikipedia.

Sheena Scott,Cannes Film Festival Can Face A Year Without Revenue In Case Of Cancellation, But Can The Local Economy?,Forbes.

Cannes partners up with academia for the recovery of city centre, The MAYOR.eu.

Cannes Film Festival’s crazy boost to the local economy, L'Agence France-Presse.

Cannes Résilience : un plan d’actions concret et concerté pour sauver et relancer le tourisme d’affaires et de loisirs, mgbmag.fr.

【撰稿:研究员 莫止霞】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