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心声 | 汕头最早开茶餐厅的香港居民“翡翠郑”:今年特别想念香港

今日香港地
+订阅

翡翠郑从香港来广东做生意已经二十多年,今年格外牵挂香港。

二十年前,他抱着要把香港美食发扬光大的想法来到汕头:“二十几年前这边是一片空白,我就是想把香港的餐厅文化带到这里。”这一做就是二十几年,他的餐厅成了当地人的经典回忆,他也见证了内地经济的发展与物资的日渐丰富。

二十年后,他原本生意不错的餐厅受疫情影响,被迫关掉了分店,而他自己也因为香港闭关无法回去。“已经一年多还没有回去”,他说自己真的很牵挂在香港的家人,也感慨疫情带来的改变。不过二十年间改变的事太多,有疫情这样的坏事,也有社保政策这样好的改变,而他正是亲历这一切的人。

餐厅、疫情和“闭关”

之所以自称“翡翠郑”这个名号,是因为他付出巨大心血的餐厅的名字就叫“翡翠”。这间“香港翡翠茶餐厅”在广东汕头开了快三十年,已经成为当地官方认证的老字号。

翡翠郑算是汕头最早开港式餐厅的人,别人都说他是“汕头港式茶餐厅鼻祖”,他说自己只是一心想把香港的美食文化带到内地。为了做出正宗的香港美食,最开始开餐厅用到的食材原料都要靠翡翠郑从香港一趟趟运回。不过情况早已出现改变,“现在这些原材料本地都有了,广州、深圳、汕头都可以买到”。但即使不需要回香港买食材,翡翠郑依然会每个月回香港和家人团聚。毕竟,他的家还是在香港。

这种浓浓的香港情怀在他的餐厅里也体现得淋漓尽致。店内的装饰都是经典港式茶餐厅的风格,干净朴实又带着烟火气,走进这里仿佛时间和空间都一下回到了老香港。来这里吃下午茶的客人常常会点上一份经典的菠萝油和冻奶茶,而晚餐过来则会被推荐干炒牛河和招牌的湿炒海鲜河粉。坐在这样充满港式风情的老店里,品尝传统的港式味道,对于在内地打拼的香港人多少会有种回家的感觉,而内地客人也被香港美食所征服。翡翠郑的梦想逐渐实现,“香港翡翠茶餐厅”也开出了一家又一家分店。

然而新冠疫情暴发后,虽然食物的味道和质量不变,但难免人流减少关掉几家分店。由于隔离检疫难以如常通关,他再也没回过家,“已经一年多了,一直没有回去”。他说自己的妻子和孩子都在香港,只有自己在汕头,“平时见面只能靠电话和微信了”。回去一趟耗在隔离的时间就差不多一个月,他没法把店里的生意放下不管这么久。

“我这样年纪大了的人还算好,那些年轻夫妻这样分开,真的是要家变了”。翡翠郑说自己已经六十六了,家里没有需要照顾的长辈,自己的孩子也大了,算是不那么麻烦的情况。而他听说同被分隔两地的一些年轻港人夫妇,家里的情况就更加难以处理。“年轻人分居两地,孩子也小,容易出问题。但是一回去隔离就要好久,你说他们工作、生意怎么办?”

社保、医疗和“长者津贴”

除了家人,翡翠郑的病也是他必须回到香港的理由。“我已经失约两次,政府医院已经不让我预约了”,他讲到这里很是无奈。翡翠郑患有糖尿病,原本想要回香港看医生,但因为疫情影响,他被迫失约两次。“我提前两年去轮候预约的,那个时候还没有疫情呢”。然而当翡翠郑两年的队排到头后,他却因为闭关问题无法赴约。在申请推迟一次后,两地仍然没有通关,再次失约的翡翠郑失去了这个轮候两年的机会。

而如果不能回到香港,在内地就医翡翠郑几乎需要完全自费。“二十多年前我们开店,香港人是没法在这边买社保的”。近些年来,两地合作加深,社保政策逐渐完善,港澳人士也能在广东省购买社保。翡翠郑这几年也给自己买了医保,“其余的我这个年纪已经没法买啦”。谈到这个,翡翠郑还是有些遗憾。但好在积极的改变已经出现。今年以来,广东省一直在实施“社保通”工程,目的就是推动粤港澳三地社保服务双向延伸。现在,港人足不出户就能在线办理湾区社保。

除此之外,疫情还让翡翠郑错过了“长者津贴”。“本来超过65岁,我是可以回去领长者津贴的,但是现在都回不去了。”作为年满65岁的长者,翡翠郑可以领取政府发放的长者生活津贴,即俗称的“长者津贴”。然而因为无法像往年一样每月回港居住,翡翠郑无法满足一年内离港不能超过56天的要求,因此错失福利。

通关、防疫和“安心出行”

香港闭关后,翡翠郑身边的朋友渐渐都放弃了内地的生意,被迫回了香港。“太麻烦了,来回一次就要两边隔离二十多天,现在很多在广东开厂的香港人都回去了。”翡翠郑的生意与生活也不好过,但是他还想再坚持一下。也许,接下来就通关了呢?

“真的希望两边尽量做到通关”。翡翠郑说,他觉得香港要通关就得让防疫措施和内地看齐,“你要回来内地,你就要和这边一样,就要打针、做核酸。内地城市之间通行不也是这样吗?”谈到香港最近推行的“安心出行”,他也是这个观点,“内地有健康码,所以香港人要到内地来,肯定也要有一样的要求。”他相信只有港府在防疫措施上下足功夫,通关才会水到渠成。

“香港人现在在内地的,真的太多人了,不能通关给大家造成很多不方便。”翡翠郑说,他希望两边能够早日通关,不要再全部去隔离很长时间,这样真的耽误很多事情。他还想回香港去和家人团聚,去医院处理自己错过的预约,身边的朋友也有这样或那样的事情要往来粤港两地。“我们说的最实际的事情,还是要通关”。

在被问到接下来的打算时,翡翠郑坦陈自己只能尽力而为。“没有什么打算,能做就做,不能做就收掉了。现在计划赶不上变化,只能尽力去做。”翡翠郑说。不过努力的同时,他还是在期待着一切会变得更好。因为过去二十年,确实许多事情逐渐走向更好。

【记者】李心迪 

【策划】王勇幸

编辑 麦小华
校对 刘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