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大良鱼灯“遇上”山海经,非遗玩出新“花样”!

在大良
+订阅

当大良鱼灯“遇上”山海经

非遗玩出新“花样”

大良传统鱼灯技艺与《山海经》中的百灵瑞兽,会碰撞出什么样的艺术火花?

11月20日,“造就”凤城艺术季——“山海绘梦卷”大良鱼灯创新展暨鱼灯工作坊活动在顺德华侨城欢乐海岸PLUS不期馆举行,以新方式向市民展现鱼灯魅力。

在本次展览中,除了传统的鱼灯,现场展出的以鱼灯技艺制作的鸾鸟、文鳐炫彩夺目,吸引了众多市民驻足欣赏。据介绍,此次展览以《山海绘梦卷》为主题,由大良鱼灯传承人潘智江与设计师联手合作打造,尝试打破幻想空间的边界,从《山海经》中选取与顺德特色相关的百灵瑞兽,结合传统制灯工艺及现代材料对经典著作进行全新的诠释。

大良街道升平鱼灯协会会长刘铿介绍,期望非遗文化大良潘氏鱼灯与《山海经》产生奇幻化学反应,借助华丽的敦煌艺术元素进行表达,并将顺德本土精神文化贯穿其中,来一场跨时空东方美学水乳交融的浪漫旅程。

顺德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潘氏大良鱼灯传承人潘智江表示,希望通过此次新尝试,让更多人认识、喜欢大良鱼灯,使大良鱼灯文化得到传承、发展。据悉,为推广大良鱼灯技艺,潘智江积极推动鱼灯技艺制作培训进学校、进社区活动,还大力发展培养传承人。

在当天下午举行的工作坊活动中,潘智江向参与活动的20组市民朋友分享了制作小文鳐鱼灯的技巧,并进行指导制作。大良鱼灯创新展江持续展出至2022年1月31日,有兴趣的市民可于周一至周五(16:30-21:30),周六、周日(11:00-21:30)前往欣赏。

大良鱼灯 

大良鱼灯制作技艺盛行于清代民国时期的顺德大良。在顺德机器缫丝业兴旺发展、时和年丰之际,大量艺人投身鱼灯制作,大良(凤城)鱼灯名闻遐迩,有“妙制传来近凤城”的美誉。据民国《顺德县志》记载,大良鱼灯“以薄纱为鱼龙曼衍之属,燃烛其中”,其时举办的鱼灯会”夜行舞之,鼓乐喧阗,一如日景”,成为与佛山秋色、沙湾飘色齐名的盛会。

2013年,大良鱼灯制作技艺被列入顺德区第四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9年大良鱼灯制作技艺被列入佛山市第七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来源:佛山+、珠江商报

图片:珠江商报、广州日报

视频: “顺德生活网”视频号

编辑:融讯新媒体 李健英

审校:大良街道宣传文体旅游办公室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