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歌行》与《横槊赋诗》赏析
秋意浓浓,碧空如洗。由深圳市文联主办,深圳市文艺家协会服务中心、深圳市文化艺术专家联谊会、深圳市学生文联承办的“到人民中去”深圳文艺名家驻校园活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11月10日下午,龙城高级中学迎来了本次活动的特邀嘉宾许石林老师,他为同学们带来了精彩的讲座——《短歌行》与《横槊赋诗》赏析。
许石林老师简介
国家一级作家,深圳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深圳市杂文学会会长,深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中华吟诵学会理事,中国古琴学会专业委员会会员,中国传媒大学客座教授,中山大学客座研究员,海口经济学院影视学院人文导师,中国戏曲学会理事,腾讯追梦计划特聘民俗文化专家。
在许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慢慢走进戏曲的世界,领略《横槊赋诗》片段中蕴含的曹操《短歌行》的文学力量,深刻体会中国戏曲的魅力。
讲座一开场,许石林老师便和同学们互动起来。他抽一名同学上台背诵《短歌行》,并让同学们跟着一起背诵。随后许老师点评道,同学们的背诵有点像“剁饺子馅”,没有平仄起伏,没有感情曲折,体现不出诗歌的韵律美和情感美。许老师告诉同学们,读诗要像戏曲一样有“套路”,在套路的限制中表现自己独特的气质。学诗、读诗都可以提升我们的气质。
接着,许老师给同学们介绍了曹操《短歌行》的写作背景,他告诉同学们,读透一首诗,要做到格物致知。在讲述的过程中,许老师亲自给同学们演绎了与诗歌背景有关的戏曲片段,边讲边演,声声有情。同学们热情高涨,现场掌声不断。
许老师建议同学们在唱腔中感受文字的魅力。戏中有文,文中有戏,识文者观文,不识文者看戏;音中藏调,调中藏音,知调者审调,不知调者听音。中国的每一个文字都可以唱出来,每一个文字都饱含力量,戏曲的唱腔可以将这种力量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从而更好地帮助我们体会诗歌中作者的情感变化。
随后,许老师给同学们播放了京剧《横槊赋诗》片段,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跟随许老师的讲解,仿佛穿越回三国时期,回到赤壁之上,看一代枭雄曹操率领83万大军,大战之前豪饮、横槊赋诗的场景。这对于同学们来说是一次不一样的体验,在戏曲唱腔中寻找文学的美,探寻诗歌的魅力。
许老师告诉同学们:作为中国人,我们伟大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宝藏,文字、诗歌、戏曲都是祖先给我们的宝藏,我们要不断地寻宝,这也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来源。
讲座最后,许老师还现场演唱了一首戏曲,声情并茂,余音绕梁。这不仅让同学们从戏曲的角度赏析了诗歌的美,更让同学们从戏曲中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本次讲座为龙城高级中学
第六届校园文学艺术节系列活动之一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