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先进模范】2021年上半年肇庆市敬业奉献类身边好人——黄娟珍

怀集发布
+订阅

敬业奉献类身边好人

黄娟珍

用梦想注释青春,用行动谱写赞歌。她是广东省第二批万名援疆教师中的一员,是肇庆队最年轻的援疆支教老师,也是伽师县第三小学教研室的副主任。她就是肇庆市怀集县桥头镇中心小学黄娟珍老师。

教育托管 教研当先

2020年3月,三小支教组结合受援学校的需要,通过钉钉启动了师训活动,黄娟珍主动承担了小学语文教学分析的培训任务。

2020年4月进疆后,根据伽师县委、县政府的决定,伽师县第三小学被确立为广东援疆驻伽师支教团第二批万名教师援疆计划的唯一一所小学托管学校,结合老师的实际表现,黄娟珍被校党支委推荐为教研室副主任。接到任命后,她除了做好英语教学工作,还深入三小课堂,探索教学改革路线。为落实规范教学工作,她配合学校开展大科组的组建工作,并以科组为单位规划学科管理,做到了有效备课、优化备课和创新备课相结合。同时,率先垂范,主动承担示范课例,以教研组为单位定时开展教研活动,实现了集体备课,在三小形成了听评课的风气,营造了良好的教学研讨氛围。4月28日,黄老师在校内展示了四年级语文《绿》示范课,受到学校领导与全校语文教师的一致好评。

伽师县第三小学是一所开办只有两年多的学校,学校的教研工作处于零起点。为带动学校的教研工作,打造一支“带不走的队伍”,她以身作则,成立了广东援疆石榴籽教科研名师工作室,担任主持人,带头开展教师培训专题讲座——《课题研究的基本要素与注意事项》,并邀请其他工作室共同组织开展了系列教研活动,启动校本培训周,帮助伽师三小青年老师成长。

此外,她带头申请立项了伽师县“以校为本”小课题以及佛山市教育局与伽师县教育局联合开展的跨区域“可视化教学研究与实践”课题;带动伽师三小共立项了五个小课题、四个可视化课题,创县课题立项之最;先后起草了《伽师县第三小学巡课制度》《伽师县第三小学教研周》《幸福阶梯 助力成长》校本培训周,推动学校教研工作进一步发展。

黄娟珍老师课堂上与学生互动

勇挑重担 笔耕不断

应急之需,主动担当。在三小支教组急需负责宣传和文稿工作的老师时,黄娟珍勇挑重担,主动承担起了支教组所有通讯稿和相关文稿的起草及撰写工作。渐渐地,她成为了三小的“一支笔”,一年多时间以来,累计撰写通讯稿近90篇,起草了多项管理制度与活动策案。每一次活动她都亲力亲为、积极统筹组织,所组织的活动在县级、自治区都获得了好成绩。

教下乡 辐射影响

本着立足三小、辐射周边学校的想法,她积极配合援疆支教团、县教育局教研室开展送课下乡活动,组织三小支教组开展下乡活动共4场,送上课例16节,举办讲座8场,扩大了广东教育援疆的影响力。2020年9月,在学期初首次送教下乡活动中,她主动承担一节三年级英语课《Lesson5》,示范课例得到了县教育局领导和乡镇学校的一致好评,起到了很好的表率作用。

黄娟珍老师 伽师县学生写书法比赛合影

送助力脱贫 文化融合

她积极参加教育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利用周末下乡参与帮扶庭院整治,为农户送去爱心与温暖;发动企业为帮口扶贫村捐款8000元,个人捐款1000元,为脱贫攻坚、民族团结贡献自己的力量。2020春节来临之际,她还到伽师县周边学校开展福满伽师写春联、送春联活动,为学校师生送上新年祝福,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使命铸造梦想,青春谱写担当。一年多以来,黄娟珍始终坚持在祖国西部边陲开展援疆支教工作,用行动书写教育的梦想,用汗水灌溉南疆美丽的“花朵”,诠释了人民教师的责任与担当。

身边好人们发挥着模范带头作用,

带动周围群众见贤思齐,

形成崇德向善的社会风尚,

为促进社会文明增添内生动力。

让我们为他们点赞,向他们学习!


资料来源:怀集县文明办

发布:怀集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植敏仪

编校:植敏仪

审核:李光吉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