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乡村振兴,产业是支撑,群众是基础,依托什么优势、发展什么产业、打造什么定位,主要看“带头人”。近年来,围绕“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总要求,横沥镇坚持高站位统筹、高质量谋划、项目化实施、全域式推进,举全镇之力推动乡村振兴工作取得实效。
作为基层工作“头雁”,村(社区)一把手在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中发挥的作用至关重要。他们通过不断探索和尝试,群策群力推出了多种创新实践,不断激发基层对乡村振兴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在莞邑大地谋划建设了一批批美丽特色精品村,有力助推打造乡村振兴的“横沥探索”。
横沥镇北环路与金牛路相交处,有一处红蓝相间的门楼特别显眼。从门楼拐入一条不知名的巷道,一路沥青路面,两边是建于七八十年代的建筑,略显老旧。行至尽头,豁然开朗,左右墙面上,唯我柠檬茶、超级玛丽、魂斗罗、飞人乔丹的彩绘,总能让人眼前一亮。这里是横沥新四油炸村“678艺时代”项目所在地。
有别于一般的旧村改造,新四油榨村这个从2020年底开始“动工”的乡村振兴项目,从无到有,硬是将一个没有历史文物、缺少名人故事、闲置率达九成的普通小旧村,初步打造成了一个每日吸引近万人、超八成是年轻人来打卡的“网红地”。
从无到有,旧村激发新活力
新四村位于东莞东部横沥镇的东北面,由油榨村、小田头、小坑尾、黄塘四条自然村组成,户籍人口2366人,外来人口接近30000人,2020年村组两级总收入4010.9万元。
如今,每逢傍晚,油榨村内人流如织,而在去年的这个时候,这里还是空置率近90%的旧村。
“油榨村项目可以说筹谋已久。因为新四村历史资源匮乏,村内几乎没有历史文物和名人典故,文化底蕴相对薄弱。”新四村党委书记周学伦直言,乡村振兴要留住乡愁、留住记忆,更要有产业的支撑。如何在资源匮乏的乡村打造创意产业、激发旧村活力,是多年困扰发展方向的问题。
自2014年当选村党委书记以来,周学伦围绕美丽乡村建设多次组织干部群众座谈交流,积极动员村民组建“项目创始团队”,并前往深圳、顺德等地区调研,最终决定以油榨村为试点,打造一个现代乡村振兴的艺术商业综合体。“678艺时代”由此而来:20世纪六十年代的建筑、七八十年代的风格、文艺创意的商业业态。
据悉,油榨村“678艺时代”项目在一开始就专门成立了“678艺时代公司”,并实行股份制。由村集体、创始人和项目运营团队占据公司51%股权,以便于项目的决策和运营,其余股权则进行招股。
“这样的优势是既充分让村民参与其中,提升其积极性,又可以保障运营团队相对独立的决策权。”周学伦坦言,该模式下村民不仅仅是房屋出租方,更成为项目的其中一分子,而运营团队也不仅仅只是运营,团队也有股权投入,可以避免因项目团队“只拿钱不投入”出现半途而废的现象。
“要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在采访过程中,周学伦多次提到这一点,这也是“678艺时代”一直坚持“村民参股成立公司进行市场化运营”的原因。
如今,“678艺时代”已成为横沥乃至东莞一个特色网红景点,高峰时期一天就有近2万人前来“打卡”。一个“无中生有”的678艺时代,让沉寂多年的新四油榨村,焕发生机与活力。
探索不停,留住记忆与乡愁
正值饭点,“678艺时代”文创街区里,小熊游乐场迎来了短暂的平静。
今年7月,嫁到新四油榨村的村民郑葙庭租下了这块过千平方米的地,做成了小朋友们喜爱的游乐园。“一到周末,这里可热闹了,最受欢迎的还是卡丁车,总是排起长龙。”郑葙庭指了指旁边的小型赛道说,“因为人气,所以我们选择了这里,作为本村的村民,也对这个项目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接下来,她还将引进更多游乐设施,打造一个藏匿于旧村中的“儿童乐园”。
郑葙庭是新四油榨村众多回流年轻人中的一位。“678艺时代”“火”了,村中的年轻人们也回来了。相关负责人介绍,“艺时代一期项目有24间铺面,其中有5档都是本村的年轻人在经营。”“678艺时代”项目注重强化对本地年轻力量的“回流招引”,在业态招引、运维管理等方面对本村人才都会有一定优惠。
今年30岁出头的周美玲“B姐”也是其中一个受惠者。
午饭时分,“B姐”照例在店里忙碌着。原本在其他地方经营茶饮摊档的她,在村干部的动员和自己的多次考察下,最终拿下文创街区的一间临街铺面,店铺面积不大,但生意很好,招牌菜“B姐柠檬茶”在最高峰时段一天能卖四五百杯。“这里人气越来越好,除了给我们提供半年的免租期,还会控制同一业态的数量,避免恶性竞争,比我在其他地方开店好太多了。”周美玲说。
年轻人的加入焕发了旧村的“活力”,而潮流酷玩文化也正持续融入“678艺时代”的发展。“有文化才能留住人。”“678艺时代”创始人之一周志伦向记者介绍道:“东莞是“篮球城市”,所以我们正计划在文创街区里打造篮球文化一条街,接下来将引进影视与电竞文化,同时完善配套的基础设施,将这里打造成潮流文化的聚集地,吸引更多年轻人。”
【采写】何绮莹 刘远忠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