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专访新晋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徐政和:科研是为了让人类更幸福

南方+

徐政和:科研是为了让人类更幸福 

11月18日,2021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结果公布,南方科技大学工学院院长、讲席教授徐政和当选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知道消息的当天,徐政和刚好回母校中南大学参加一个座谈会,有人跟他开玩笑说,“这是直接给母校送去一个院士的大礼。”

事实上,作为矿物资源加工与高效利用领域的世界著名科学家,徐政和早在2008年就已当选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在2015年当选为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这次收获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的荣誉,徐政和坦言非常开心,“评选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一个很重要的指标是看科学家对中国的贡献,这体现出国内同行对我在中国科研贡献的认可。”

5年前,放弃加拿大高校的“铁饭碗”,徐政和选择来到深圳,加盟尚属年轻的南方科技大学,梦想在这里建设国际一流的工学院,并希望自己的科研成果能更好的服务深圳乃至中国的创新发展。

5年来,他的梦想生根、发芽,并结出初果。

日前,徐政和接受南方日报、南方+专访,详谈其科研、成长故事,在他看来,科学研究的目的不是只发论文,而是为社会服务,让人类生活的更美好、更幸福。

1  南方+ 朱洪波 拍摄

从木工、钳工到世界著名科学家

从事30多年的科学研究工作,获得诸多成果与荣誉,徐政和最大的感悟就是做科研一定要打好打牢基础、勤奋,且不浮躁,只要认准了方向,即便面临困难,也不要轻易放弃,要坚持下去,“我们这一代人经历过艰苦年代,比较容易吃得了苦,承受压力的能力也会相对比较高。”

徐政和的感慨来自于他年轻时的求学经历。徐政和高中毕业后没有直接上大学,先在家待了一年学习木工,之后作为知青到农村插队,插秧、收割、种树等农活是他当时的日常工作,他也曾梦想去当兵但并未成行。再之后他学过一年钳工,还和同大队的几位知青办厂做起稳压器。

1977年恢复高考,和无数想要改变命运的知识青年一样,徐政和参加高考,并最终考上中南矿冶学院(现中南大学)矿物工程系,“我记得从我老家江阴到长沙读书,坐绿皮火车坐了27个小时才到。”

回顾这段过往,徐政和坦言也是另一种人生磨砺,“在农村插队时一晚上就睡几个小时,经常顶着高温在水里插秧,对人的意志力是一种锻炼。学木工和钳工对我后来做工程和科研也有帮助,比如需要一些小零件时就可以自己动手做。”

1985年,徐政和赴国外深造,后在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并先后在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工作。

徐政和长期从事相关表面和界面化学领域的研究,他研发了多种表面功能化的原创技术,特别是在磁性颗粒表面功能化并应用于非常规石油资源开发、矿物分离及洁净煤燃烧等领域做出了杰出贡献,被誉为矿物资源加工与高效利用领域的世界著名科学家。他还首次提出了浮选水动力空化学说,为解决细粒浮选世界难题做出了重大贡献。

1  南方+ 朱洪波 拍摄

“我做研究的特点主要是围绕工业、产业的需求,去找里面亟待解决的一些关键技术问题,从本质上了解解决问题的途径,就可以开创更多的原创性技术。”徐政和说。 因为上述突出科研贡献,徐政和先后当选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

在加拿大本可以继续过优渥的生活、开展喜欢的科研,但徐政和却有更大的梦想要去完成。

梦想在南科大建一流工学院、服务中国发展

2016年,徐政和来到深圳,带着建设世界一流工学院的梦想,加盟南方科技大学,负责创办工学院。

“留在加拿大确实会很舒适很好,但到了我这个年龄,考虑更多的是怎样为社会、为中国做更多的贡献。”徐政和告诉记者,工学院的概念在中国还比较新,他希望在以改革创新立校的南科大,以全新的理念和机制建立一所工学院,这里能统筹学校多个工科学科的发展,打破学科间的壁垒,增强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可以更好的整合资源培养工程技术创新人才,也可以更好的瞄准国家重大发展战略需求发力,“比如我们机械与能源工程系、电子系、力学与航空航天系、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和微电子学院等都会从各自的领域从不同的角度研究机器人,那如果将他们的力量聚合在一起,就可能产生聚变。”

经历5年多的发展,目前南科大工程院已设有10个系(院),有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以及18个本科专业。同时拥有17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34个市级重点实验室。建立了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其中全职院士就达到16人。

1  南方+ 朱洪波 拍摄

南科大工学院的快速发展,与徐政和的努力与付出密不可分。

此次新增的两院院士,南科大工学院就有两人入选,除了徐政和外,新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的夏克青也来自南科大工学院,是力学与航空航天工程系讲席教授。一个学院一次产出两位两院院士,这在国内高校较为罕见,也从一个侧面印证着南科大工学院的实力。

“我跟年轻人会说老院士已经是过去时,未来的希望在他们身上。我也认为我们院的绝大部分老师将来都会非常优秀。”徐政和说。

1  南方+ 朱洪波 拍摄

在徐政和看来,做科学研究,尤其是工学院的研究,不能只以发论文为研究目的,而是要以为社会服务,为人类生活得更美好、更幸福为基础去做研究。在他的倡导和带领下,工学院的办学十分强调与产业界合作,“厉害的企业会知道社会未来需求的热点在哪里,通过和他们的合作,我们就知道未来行业的需求在哪里,需要解决什么技术难题,然后再根据我们做基础研究的优势,看能否帮助企业,从根本上做出一些原创性的基础研究成果出来,服务企业、服务社会。”目前工学院和华为、大疆、中兴等诸多国内顶尖企业都有相关项目合作。

徐政和说,5年的成长壮大,南科大工学院的发展目前已迈入正轨,他相信未来会越来越好,“我们的目标是5年后能够赶上甚至超过香港科技大学,进入全球排名三十名左右。”

聚焦重点领域,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11月20日,周六,位于南科大工学院大楼里的材料界面科学实验室内,科研人员仍在忙碌,徐政和不时和团队成员讨论交流。

1  南方+ 朱洪波 拍摄

5年前他选择来深圳,另一个梦想就是将自己的科研成果更好的服务深圳乃至中国的创新发展。

徐政和说,在加拿大他的研究主要围绕资源的高效、环保利用做贡献,在深圳、在南科大,他主要围绕新能源,特别是储能方面进行研究,“我认为碳达峰、碳中和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怎样把可再生能源利用起来。

中国已成为新能源汽车最大的生产国和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相关预测显示,到203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成为主流,占比达到50%以上。如何对废旧电池进行无害化处理,并且实现资源再循环利用,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徐政和团队目前的一个研究重点,就是围绕电动车废旧电池回收、综合利用展开。

“电动车的核心是电池,电池大概用5到8年后就会报废。我们的技术有几大突破,可以实现电池安全破碎,并且可以用物理分离的方法把不同的组分、正极负极材料有效分开,这样就有利于后续金属的回收,通过电池的回收,把它变成相当于一个零释放的资源利用全过程,这样对双碳的技术就会提供非常好的体系。”徐政和说,目前该研究还在小规模实验阶段,他预计有望在三到五年的时间运用到产业当中去。

电池特别是动力电池储能也是徐政和目前研究的一个方向,“通过我们的先进技术,未来可以让锂离子电池的寿命提高、容量及安全性加大,且在同样储能的情况下,还可以把电池体积进一步缩小。”

在徐政和看来,只有基础研究做好了,才会有原创性的技术突破,更好的支撑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更好的培养创新型人才,这也是南科大这样的研究型大学对深圳这所创新之城的重要作用,他也希望在其中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记者】孙颖

【摄影/视频】朱洪波

编辑 杨溢子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