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农人③ |吕建秋:农业高校当与“三农”结合才有生命力

南方农村报

“我们的重点研究方向包括六大方面:一是农村承包地、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改革,二是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美丽乡村建设,三是城乡融合发展,四是现代化农业产业园,五是农村集体经济,六是农民权益保护。”广东省农村政策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常务副主任吕建秋向南方农村报记者介绍该中心工作时表示,将积极为广东推动全面乡村振兴贡献“华农智慧”。

据了解,该中心成立于2005年,设在华南农业大学,致力于为省委省政府制定“三农”政策和省人大制定涉农法律法规提供决策咨询。吕建秋于去年7月调任该中心,专注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咨询、参考。他从事科技管理实践与理论研究27年,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创新方法、科技管理、战略规划、农村发展、农村政策。曾主持完成国家重大农技推广服务试点项目、国家软科学研究课题、国家创新方法工作专项、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面上项目等各级各类科研项目48项,获专利授权11项,其中发明专利8项,先后获得国家级、省级奖项33项。

高校应为乡村振兴提供“三大支撑”

支持乡村振兴,高校能做什么?在自1990年毕业以来一直留在华农的吕建秋看来,主要是提供三大支撑:人才支撑、科技支撑、理论支撑。“大学普遍被认为具有四大职能,即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其中人才培养是生存之本,科学研究是强校之路,而社会服务则是‘有职能无职责’,可有可无,社会评价也不占大学评价的主要因素。但是近年来,大学的社会服务职能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农业高校内部逐渐建立了一个完善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设立了一系列服务农村的平台。”

此前在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担任常务副院长期间,由华农副校长亲自带队,吕建秋曾赴高等学校中社会服务、科技支撑产业振兴方面做法较为突出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分别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调研学习。

“我国的农业推广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广之前是较成体系的,土地承包到户后,农业推广站的工作人员为了生存都去卖生产资料,有的甚至连机构都不存在了。后来,即使相关的推广服务体系恢复建设,结果也不尽如人意。”吕建秋介绍道,在此背景下,国家科技部、教育部等多部门提出盘活高校资源,将其社会服务的职能激活。

2012年,教育部、科技部下发通知,决定联合开展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工作,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服务,探索建立以高校为依托、农科教相结合的综合服务模式,切实提高高等学校服务区域新农村建设的能力和水平。在全国建立了39家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其肩负的核心任务之一是建立多种形式的新农村服务基地,包括综合性示范基地、特色产业基地以及分布式服务站。

2015年以来,国家财政部、农业部为了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改革现有农技推广体系,在全国10个省实施国家重大农技推广服务试点项目,华农成为广东省项目实施主体之一。其要求在校内建设科研试验基地,到区域建设区域示范基地,到镇村建设基层农技推广站点,形成全链条式、上下联动的完整体系。

吕建秋向记者介绍,在《“三高”农业科技服务平台与特色产业基地建设》《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现代农业基地建设》《国家重大农技推广服务试点项目》等项目的支持下,依托广东国家级农业科技服务平台-华南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华农在广州、罗定、阳西、云浮等地建成“三高”农业科技服务基地87个。“科学研究从实验室走向社会之前,在工业上叫做‘中试’,在农业上叫做扩大试验,那么从研究到区域示范、再到基层站点正是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以及国家重大农技推广服务试点项目的完整链条。”

“工作和项目不一样,项目有考核指标,验收完就画上句号,工作则具有延续性,需要久久为功。”吕建秋表示,无论是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分布式服务站还是国家重大农技推广服务基层站点,都需要长期坚持运维。“不是钱花完就结束,只要我还在职、团队还在,就永远沿着这条路走。”他认为科研院校设立在基层的服务站点,作为一个平台、中介,输送农村所需的科技、人才,能够更加有组织、有目标、有秩序地开展工作,还能统筹校内各学科的人才和科研力量。

农技推广要加大政策激励力度

吕建秋在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工作时曾提出工作方针,“事事有声音,处处见身影,时时想发展”。“我们在全省乃至全国的重大‘三农’相关事项上要积极参与,提出观点;在广东农村的每个角落都应该有华农师生的身影,既要顶天立地,又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在服务社会的同时也要谋划自身发展,想政府所想,推动乡村振兴发展。”

“在高校,人才培养永远是第一位,不重视社会服务,为了激发,必须改革。”吕建秋告诉记者,新农村发展研究院肩负四大重点任务,一是建立多种形式的新农村服务基地;二是开展新农村建设宏观战略研究;三是搭建跨校、跨地区的资源整合与共享平台;四是创新体制机制。“为了更有力有效地服务社会,我们对教师职称评定、人才评价等要进行一系列改革。此外,建立跨学科、跨院校、跨区域的信息平台,统筹资源,形成高等学校专家与村镇、企业、农户间的纵向联系,让老师们可以远程讲课,让农民可以端着饭碗听课。”

高等学校教师、科研人员科技下乡如何考核?他回忆道,“我们曾经到其他院校学习,交流发现他们的做法多为自己上报,大胆的报很多,胆小的根本记不住。就算面向全校公示,看的人少,即使看了也不愿意得罪谁去举报。”吸收总结经验,华农通过网络信息平台建设,能够实时现场记录教师、科研人员等的社会服务实践并进行审核、统计。在“华南农技通”平台,可以进行社会服务申请、佐证、送审、统计等,还设立了绩效管理板块,拥有绩效申请、统计的功能。将大学的社会服务量化,在人事的绩效考核、年度考核、职称评定、岗位聘用等各方面都可以纳入社会服务板块。

“华南农技通”平台

“华南农技通”平台

广东在各大重点工作任务中历来走在全国前列,争当“排头兵”,在全省的农技推广工作方面,相比于其他省份有哪些突出的强项及不足的弱点?吕建秋认为,“强项一首先是和企业、市场的结合度、紧密度高。比如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目前是广东省企业服务社会的一张靓丽名片。现在我们将要打造更多‘温氏’,复制推广它的成功经验。二是高校师生一体化的组织程度高。我们的老师在做社会服务、科技推广工作的同时,把学生带出去,让他们通过社会实践巩固书本知识,提高动手和实践能力。”

华农一直以来大力倡导和推广科技下乡活动,教师要“三进”,进政府、企业、园区,学生也要“三进”,进村头、田头、屋头。此外,还实行暑期大学生“三下乡”活动,包括文化、卫生、科技,博士生则参与博士团。社会服务由个体、分散式服务,逐渐走向有板块、有组织、有针对性。

吕建秋认为,“在弱点方面,一是政策激励机制不足。尽管我们做了一些工作,但和其他省份相比,差距还很大。比如在教师下乡补贴方面,还有推广系列的职称评定。华农于1998年设立推广型教授、研究员等,属全国最早,但是目前看来评价指标卡得比较死。比如对课题、论文要求较高,经费、奖励比较保守,且社会服务只占学校奖励性绩效工资的0.6%。”第二点是重复建设,同质化、无序竞争比较突出。比如华农和广东省农科院的学科设置至少有80%以上重合,缺乏互补和默契。

致力六大核心研究发挥智库力量

2014年,吕建秋从华农科技处调任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对他而言,虽然职位有调动,但负责的工作实际上也是科技管理的延续。直到去年的7月份,吕建秋的科技管理实践生涯正式结束,开始专注于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咨询、参考。

“职业生涯踏上了一个新阶段”。他认为,之前在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时决策咨询是他的“短板”,而在广东农村政策研究中心可以集中统筹、组织分散在各个学科的资源,专注于政策的研究。一路走来,个人的履职尽责逐步地聚焦,科技管理的整个工作链条得以完善。

对于未来的工作规划,吕建秋认为首先要把平台队伍建设强大、研究人员配齐,发挥中心平台作用、完成核心任务,组织开展“三农”政策研究,为省委省政府、省人大提供科技、法律理论支撑。目前,中心的内部分工为分线制,共有六个核心研究主线。一是“三块地改革”,农村承包地、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改革。广东省有6个国家级试点县,分别是龙门、斗门、南雄、南海、陆河、德庆。二是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美丽乡村建设。三是城乡融合发展。四是现代化农业产业园。五是农村集体经济。去年,中心承担了东莞的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课题。

吕建秋带领调研组在连江口镇连樟村调研 来源广东农村政策研究中心

吕建秋带领调研组在连江口镇连樟村调研 来源广东农村政策研究中心

“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是我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美好愿景。吕建秋强调,中心还有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为农民权益保护,即如何从政策、法律层面保护农民权益。今年的一号文件提出来,农业要提质增效、农村要宜居宜业、农民要富裕富足,但关于农民方面的政策研究仍不足。他认为,应该对农民权益的保护立法。“乡村振兴要破题,农民问题是关键,解决这个问题事半功倍。”吕建秋计划运用现有法律,如乡村振兴促进法、民法典以及总书记的一系列讲话精神做相关研究。

“聚焦这些方向去做,一年出不来成绩,2年、3年、5年,久久为功,一定能做出成绩!”他眼神笃定地说,其次是发挥人文社科、自然科学等各领域学科资源。按照华农党委书记王斌伟的话“把文章变文件”,要依托于华农三千多位教职工、四万多名学生的智慧和力量。最后要统筹运用从事科技管理研究以来积累的资源以及发挥社会上其他的“三农”力量。

关于近年来各大高校陆续成立乡村振兴研究院,吕建秋喜不自禁。“实现乡村振兴是全社会的使命任务,不是哪一家的事情,正如总书记所说,要举全社会之力推进乡村振兴。”华农乡村振兴研究院已于今年11月6日正式挂牌成立,整合全校力量,下设10个研究中心,全口径涵盖了乡村振兴的五大目标内容。“作为农业大学,应该更有责任、更有担当。我们的所有工作围绕乡村振兴才有出路,学术研究跟‘三农’结合才有生命力,这也是我们的优势!”

【策划】严亮 洪继宇

【统筹】王伟正 苏晓璇

【记者】戴弯弯

【见习记者】池奕霏

【来源】南方农村报

编辑 方壮玮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