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最佳慢综艺,我赌它!

南都娱乐
+订阅

本文原创自微信公众号“南都娱乐”,微信号:nanduent

你知道这种职业吗?跑山人。

今年哪位明星的事业粉最爽?提名谢霆锋。

他主演的暑期档电影《怒火重案》超过《拆弹专家2》,成为史上票房最卖座的港片。

破完记录,谢霆锋又当回厨子,录制《百姓的味道》,没想到播出后反响这么好,目测会成为年度最佳慢综艺之一。

第一期节目,就因为走进跑山人的日常,引发了要好好珍惜食物的讨论,原来我们餐桌上美味的松子是跑山人冒着极大危险采摘而来。

在长白山脉深处,跑山人每天要爬上三十几米的红松树,零保护措施,一只手抱着树,另一只手从腰间拔出工具,倾斜身体去打在树梢边缘的松塔,稍微不慎就会坠下。

大自然对跑山人而言,既是聚宝盆,也是危机四伏的深渊之地。

01

节目聚焦“跑山人”这个默默无闻的群体,谢霆锋和团队在365天内花大量时间精力到各地做前期调研,他亲身参与了《百姓的味道》的全过程制作,连后期工作他都紧盯着。

谢霆锋在社交平台中提到《百姓的味道》的定位:不止综艺,也不全是纪录片,而是将两者有趣和纪实的特点融合,有些电影感,有点像祖国大好山河的广告片。

宣传片上线后,因为电影级的质感赚足了期待。

节目中,谢霆锋将穿越中华大地,每期和一位嘉宾或走进山林湖海,或走进闹市,与美食背后的人群交流。

近期在网上刷到谢霆锋“四处跑”的路透,与高圆圆在上海弄堂里找葱油饼;在丽江“拜师”巩立姣;到理塘和丁真在草原上驰骋;与“村花”杨超越在卧龙潭上泛舟,其实都是在拍这个节目。

第一期节目请来首次上真人秀的苏炳添,来到东北,成片比宣传片更美,镜头下的祖国大好河山看得人蠢蠢欲动。

野生菌汤,雪蛤汤,砂锅焗大马哈鱼,桂花雪蛤冻等等等美食镜头.....是谁在屏幕前馋得流口水?是我~~~

一档好的美食慢综艺,打造视听上的盛宴只是其中一步,关键在人。《百姓的味道》深谙这点,节目视角“明星是配角,老百姓是主角”,讲的是食物食材的故事,也是人的故事。

02

透过美食讲“人情味”,既有下饭美食,又有温情故事。

第一期,谢霆锋和“飞人”苏炳添走进吉林省女性跑山人张文娟的生活。

开头我们已经知道跑山人有多危险,张文娟作为这个行业为数不多的女性,相当了不起。

她一天能走二三十公里,比苏炳添一天的训练量都多,最多一天爬十几棵树,背着一百多斤的货回家。

张文娟凭借这份工作撑起了一个家,供女儿读书,为支气管不好的丈夫挣医药费。跑山人是个多劳多得的职业。

每天起早贪黑地跑山,很累很危险,张文娟依然幸福自在。每次上山回来,老公会把饭端给她,如果赶上女儿放假回到家,一家三口一起吃饭是她最幸福的时候。

《百姓的味道》基调慢但不乏味,不套路,张弛有度。因为大自然随时会带来意外之喜,美食诞生的过程又有许多值得探寻的细节。近距离观察美食缔造者的日常,不是我们去一趟农家乐就能获得的体验,内容上很别开生面。

跑山人的日常,就是接住大自然不经意掉落的惊喜。

老张和谢霆锋、苏炳添摘到了有药效的植物“山姑娘”,还很幸运地遇到了野山参。老张现场教学,如何保鲜珍贵的野山参,用青苔裹住它,就能存上好几个月。

有时不得不折服于老百姓的民间智慧。居然能想到如此方便低成本有用的妙招,祖祖代代传下来的实用知识让人大开眼界。

节目安排挺巧妙的,没有条条框框的采访环节,直接让嘉宾跟跑山人一起干活。一来可以拉近嘉宾间的距离感,二来行动比语言更具象。看到苏炳添和谢霆锋背着几十斤松塔走山路的真实反应,一下子明白跑山人的工作量有多大,原来我们日常很便利就买到的食材,如此来之不易。

众所周知,中国人喜欢在饭桌上谈事,美食是增进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桥梁,会不知不觉从美食聊到其他话题。《百姓的味道》里嘉宾间的话匣子在享受菜肴的时候一下子打开,像朋友一样唠嗑,彼此能找到共鸣,舒服自在不客套的氛围,大概是节目的高级之处。

难得能逃离城市的喧嚣,苏炳添和谢霆锋的样子和大众印象中不太一样。

印象里,苏炳添在赛场上霸气十足,场下的生活则围绕训练。不少人都觉得顶尖运动员那么忙,没心思放在比赛之外,会木讷不解风情。

然而,看似直男的苏炳添有他的宠妻方式,这次瞒着老婆来东北学做菜,准备五周年惊喜;手机里还存着老婆做的美食;当年他拿到的第一份工资后,立刻给老婆买了一枚戒指。

最关键是他非常感恩老婆的付出,知道老婆已经为家庭付出很多,苏炳添对家里采取报喜不报忧的策略。老婆常常通过新闻报道,才知道他受伤了。

谢霆锋对家人也这样,他说拍摄危险动作戏时,会交代武行老师不要跟他家人说。

要不是看了《百姓的味道》,真没见识过如此细腻的谢霆锋。感觉到经过多年的美食修行,做饭令谢霆锋整个人变得愿意和人聊天,曾经的酷盖如此健谈,也更爱笑。

报喜不报忧似乎成了成年人心照不宣的默契,成年人的世界根本没有简单二字,我们总习惯于用刚强的一面示人,不给家里人平添担忧。《百姓的味道》既是一档关于美食的节目,也是一档关于“人”的综艺,尽力挖出成年人坚硬外壳下的柔软面,给嘉宾一个透气的机会,同时也给观众和身边人听听他们的心声的机会。

03

国内慢综艺经过四五年的发展,路子越来越窄?越来越难走心?

也不然。只是一些节目陷入套路化,加上今年来发生的一些明星事件,让一群明星“过日子”的综艺真人秀模式,越来越难令人共情。

相比之下,百姓真实的故事生动鲜活多了,平凡即伟大,平淡的美好。谢霆锋做《百姓的味道》初衷在于,把美食的光环,还给每个为美食付出的百姓,告诉大家食材是怎么来的,日常很普通的食物都是来之不易的,要善待食物。

民以食为天,一碗面,一道菜,都可以承载着情感,美食是最质朴表达爱的方式。亲人过生日,苏炳添老婆会亲手做蛋糕,把美食当成联系感情的载体。张文娟说丈夫最喜欢她亲手做的白菜头,虽然不是山珍海味做成的,但属于夫妻俩20年的记忆。

一档慢综艺的好坏,是无数细节积累起来的结果。

我们看到《百姓的味道》节目组为了保持真实的烟火感,打造人与人之间诚挚的沟通,十分尊重嘉宾的感受。张文娟的丈夫喜欢在角落默默干活,不爱出镜。正片里,大家没有硬cue老张的爱人出来说话,而是在不经意间捕捉他操持家务的样子。这样一来,素人嘉宾才不会感到压迫感。

《百姓的味道》给大家留下一个问题,关于幸福来源的思考。

老张一家人如此努力经营着小家,互相扶持,没有富裕的物质生活,同样能对生活保持热爱,知足幸福。幸福并不是一个多么庞大奢华的话题,只要一家人齐齐整整,一粥一饭,细水长流也能产生幸福感,正如我们在外面吃到多精致多昂贵的佳肴,心里依然惦记着家里妈妈做的菜。美食是人类共通的“语言”,让相隔四海的心灵产生共振,将“味道”和内心深处的记忆关联。

《百姓的生活》作为一档慢综艺,带着把美食的光环还给每位劳动者的初衷,和观众一起探寻、领略中华大地的风土人情、壮丽山河、民间百味。节目中,我们看到老百姓们对食物的敬重,其实也反映他们对未来抱有希望,踏踏实实过好日子的生活态度。过去一年,世界经历了一场历练,希望这档关于美食,关于人的慢综艺能让荧屏前的朋友们见到更好更温暖的世界。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